有关观后感作文300字
写观后感是一种记录个人成长的方式,可以帮助你回顾自己看过的电影和电视剧,总结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变化。优秀的有关观后感作文300字是什么样的?下面给大家带来有关观后感作文300字,供大家参考。
有关观后感作文300字篇1
20--年第一周,我读了心理学畅销书《终身成长》。
该书作者是卡罗尔·德韦克博士。她是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领域内公认的杰出学者之一。
她经常为《纽约客》、《时代周刊》、《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波士顿环球报》撰写文章。
在该书中,德韦克博士讲述了两种思维模式,固定型与成长型。
她说,我们获得成功并不是能力和天赋决定的,而是受到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展现的思维模式的影响。
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认为人的能力是先天的,失败是因为自身能力有限。
他们害怕冒险,害怕被评价,遇到挑战就会退缩。担心自己出丑,只做能力范围内的事,思想固步自封。
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对任何事情都充满好奇,他们不怕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任何困难和挫折,愿意接受挑战,而且会越 战越勇。
他们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而不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有多厉害。
书中有一段话描述了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大脑的发展变化:
很多人认为,一个人生来要么聪明,要么平庸,要么愚蠢,而且一生都不会改变。但是新的研究成果显示,大脑更像肌肉——
它会发生改变,而且你越使用它,它就变得越强壮。而且科学家已经证实,当你学习的时候,大脑会成长,会变得更强壮。
现实生活中,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比比皆是,随处可见。
我刚学习写作的时候,身边朋友经常对我说,“在单位,无论你文章写得有多好,没有关系,没人赏识,也是混不上管理层。
作为老员工,你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得过且过,就可以了。何必把自己搞得那么累,要知足常乐。”
开始,我还会反驳几句。后来,次数多了,我发现,之所以有分歧,其实是我们之间的思维模式不同。
我总是希望自己,多了解外面的世界,多学习一些知识,多掌握一些技能,希望通过学习,能让自己变得学识渊博,更具有竞争力。
尽管写作不能使我职位得到晋升,但是我发现,写作可以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的能力。
因为写作,我需要多看书。这样,使得我无暇顾及,生活中的鸡毛蒜皮,减少了家庭矛盾。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发现自己比以前平心静气,思维敏捷,观察事物,也细致了许多。
前几天,我收拾儿子掉在地上的几页故事书,忽然看到,上面有几句富含哲理的话语。
如果是以前,我可能看过之后,随手一放就算了。
但是,这次,我却毫不犹豫地把纸收起来,并把那几句话认真地抄在了笔记本。心想,没准儿,下次写文章,这些文字,或许会派上用场。
自从学习写作,我开始了持续不断的输入和输出。每当我写不出文章时,我就知道自己输入不够。这时候,我会更加疯狂地读书,读一些以前没有接触过的书,从中汲取知识。
人一辈子是不断学习的过程,如果我们过早放弃学习,那么,大脑反应会越来越迟钝,改变人生的机会,更不可能出现。
或许,有人会说,这个和思维模式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
德韦克博士认为,固定性思维模式,只是提供仅有专业技能或动力。或许,它能让我们取得暂时的成功,但,无法帮助我们尽可能维持成功。
而这成功,也包括大脑的成长。
成长型的思维模式鼓励我们,要持续不断的奋勇前进,要不畏挫折,不惧困难,要付出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要比别人刻苦,才有可能保持成功。
因为越努力,大脑成长机会越多,思考越快速。
越是爱学习的人,越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大脑越聪明发达,思维越清晰活跃,人越年轻有活力。
不知谁说过,人的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
学无止境,学海无涯。就让我们,从此刻开始,活到老,学到老。
有关观后感作文300字篇2
“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的人才知道。”“世界上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也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主席形象深刻地这样论述发展道路。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改革开放已经40周年。40年的风雨兼程、40年的接力奋斗、40年的春风细雨。中国的改革开放在党的领导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改革开放40的发展,让中国人民的生活从贫穷到温饱并即将迈进全面小康的新时代。我们现如今的好生活,都是来源于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体会最深的是人民生活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衣食住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也已经深深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作为一个80后的农村孩子,自身的成长过程也算是对祖国改革开放发展历程的一种见证。
【衣】
我记得小的时候经常穿补丁衣服,妈妈也会手工缝制衣服给我们家人穿,买新衣服要凭布票,且数量有限。在当时那个年代,我们小孩子最高兴的莫过于过年了。只有过年了,妈妈才会给我们做新衣服穿。也没有人会注意到衣服的面料、颜色、款式。对比现在。每当我们走在繁华的大街上,看着过往的行人,穿着是各样的衣服。真的是丰富多彩,五颜六色。现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也不在单单追求衣服的新旧,而是追求衣服是否个性,是否时尚。
【食】
小时候在我们农村,每个家庭吃的食物差不多,除了自家地里面长的或者集体统一供应的再无差异而言。在那个年代,没有大型超市,没有蔬菜批发市场。经常一年到头才能吃上一次肉,经常吃鱼吃肉那是梦中的生活。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超市,疏菜批发市场比比皆是,里面琳琅满目的食品应有尽有。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得饱、吃得好,还要吃得健康。
【住】
小时候我家里的房子是那种土毛坯房。房屋破旧,一到下雨就漏水,家里的锅碗瓢盆都能派上用场。但是当时的我们也没有觉得有什么,毕竟大家都是这样过的。到了改革开放的今天,大家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就算在我们农村,也很少在见到以前那种老房子了。乡亲们都住上了新型的两层小平房。人们也从居者“忧”其屋发展成为了今天的居者“优”其屋。这在以前是根本无法想象的。
【行】
在当时那个年代,我们农村的出行方式主要依靠“11号汽车”双腿出门。当时也有牛车、马车等牲口车出行,但是要等到农忙或者有什么大型活动的时候才能使用。所以步行是当时最普遍的出行方式。随着改革开放发展的不断深入,我们农村也逐渐有了自行车、摩托车、拖拉机,直到现在的家庭轿车也是屡见不鲜。
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是时代变迁的一种体现。回首过往,我们的祖国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艰苦奋斗与不懈努力,社会总体建设水平以及人民生活水平都有了显著提高。
有关观后感作文300字篇3
前几天我看了《狗十三》这部电影,看的过程中,心情一直处于低落状态,播完后也有一时回不到现实中。
这部电影讲述了女主人公李玩曲折的青春成长历程。女主人公跟中国的一些家庭一样,都是离异家庭且女主人公跟大多数青春“小透明”一样,长相普通,痩痩小小,满头的青春痘,自己有点掖着藏着的小心思,是骨子里倔的一个女孩。本片内容跟电影名差不多,都是围绕养狗,丢狗,找狗,再一轮把狗送走写的,但那不过是浅薄表面上的引子。我将用几个对我印象很深的片段讲一下我的感受。
爷爷奶奶爱李玩,却连李玩喝牛奶会吐也不记得,爷爷亲口说:李玩是女孩,名字是随便起的,男孩的名字可不能随便。重男轻女的思想依旧在脑子里。
爱你的人,偏偏就是折磨的你那个人。李玩喜欢物理,于是报了物理兴趣小组,但她父亲去学校擅自帮她改成了英语口语学习小组,因此两个人闹了矛盾,父亲为了哄李玩送了她一条狗,李玩迫于无奈最终妥协了。这里我想到了自己五岁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就一直坐在幼儿园门口望着右边的滑梯,当时就疯了似的想上去玩,但幼儿园教师就是不让,我在幼儿园好几天都没看见有人玩过,难道那就是个摆设?终于有一天我忍不住上去滑了一下然后就被老师教育了。回到家后的第二天我拼了命不想去幼儿园,一边哭一边抱着楼梯柱子,但迫于父母的威压,还是不得不妥协。骂你是恨铁不成钢,打你是为你好,逼你做不喜欢的事是因为爱你。这是很多家长解决问题的方式,先找借口,再不行还可以物质补偿。
爷爷弄丢了李玩的狗,却没有一句道歉。李玩只狠狠撂下一句“爷爷奶奶还不如一条狗”来证明自己的委屈。这时候如果继续坚持自己的想法,就要被扣上不懂事的帽子。“每一场成长都是凶杀案”,这场“凶杀案”,每个人都是涉事者。
大人们好像总是有各种招数来对待孩子,除了好好说话。只有看懂大人脸色的孩子才能在成人世界收到奖赏。就像李玩的堂姐,处事聪明,会察言观色,在长辈的世界里活得如鱼得水,大人一个眼色她就可以不再为李玩说话,慢慢地李玩也被逼成了这样。这里我想到了一个听了很多次的问题:“妈妈好还是爸爸好,不要问大人,要问小孩”。为什么要问小孩子?因为小孩子还保持着纯真,敢说,无所顾忌。因为小孩还没有收到大人世界的影响,因此小孩子的内心世界是最无邪也是很多人所向往的。
讨厌的家长也有自己的苦衷。在车上,爸爸捂着李玩的眼睛默默地流泪,就好像有什么苦衷,可有苦衷就该被原谅吗?不!明明有更好的办法来保护一个孩子受伤的心,可他们为了圆谎选择扩大了伤口。是生活让他们乃至我们变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孩子苛求的从来不是一个完美的家长,他们要的只是家长不要一边自私一边又说自己无可奈何。
成长是个中性词,但最后人们把它变成了贬义词,教育这两个字多么重要啊!人的一生都押在了这上面,却也剥夺了反抗的权利,这是我唯一一部不想看懂的电影。
有关观后感作文300字篇4
电影狗十三讲述了13岁初中生李玩因父母离异,从小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爸爸在婚后生了个儿子不敢告诉她,为了女儿开心买了一条狗送给她。
孤独无助的李玩在弱小的小狗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给小狗取名叫爱因斯坦与它同吃同住。在独自一人的青春时光里,爱因斯坦是李玩温暖的存在。
可惜有一天,爷爷在买菜时不小心把它弄丢了,李玩急疯了,一家一家的敲门寻找,全家人面对固执的李玩不知道怎么办?
继母出了个主意找了一个同品种的小狗冒充,大家一起演戏硬说是爱因斯坦,李玩否认,确被大家说她不懂事,逼着李玩承认这条狗是爱因斯坦。
李玩很绝望,学着大人的样子喝酒。爸爸很生气当着爷爷奶奶的面狠狠的打了李玩,在爸爸拳头下李玩低头认错了。从这一天起李玩像个大人一样藏起了自己的想法和脾气。
她学会了把棱角藏起来,所有情绪都深深埋在心里。(狗十三)的海报有这么一句话:每一场成长都是凶杀案。在李玩的青春里,有多数人成长路上的无奈和服从。她代表了中国家庭中孩子不幸的样子
教育是启发引导孩子自我发展之路。而不是让孩子按照既定的路线发展。给孩子足够的成长空间,让孩子实现真正的自我成长。孩子是父母血液的延续,但他们也是独立的生命个体,他们的选择需要受到父母的尊重,尤其是父母的尊重.
有关观后感作文300字篇5
追了一路《大江大河》,追得辛苦也投入,同悲喜共命运,说声再见,有些不舍,觉得着实是一部好剧。喜欢导演孔笙的作品,从《闯关东》《生死线》到《北平无战事》《琅琊榜》再到《大江大河》每一部都是值得一追的好作品。孔笙的大多数作品都是场面宏大,时间跨度大,人物众多,是众生戏。对场面的控制,对人物的把握,对故事的展开和叙述都挺到位。会讲故事,能抓住受众心里,能引领你一直追下去。注重大场面,同样不忽视每一个细节。着重表现主要人物,也不敷衍每一个小角色。记得导演张艺谋说过:没有不好的演员,只有不好的导演。足见导演在影视剧演绎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样是好剧本,好演员,怎样呈现一部好的影视作品这就要看导演的功力。
《大江大河》应该是一部正剧,但不失轻松幽默,比如小雷家大队,网友戏称:雷嘿嘿领衔的乡村版“德云社”小雷家日常真的可以追500集。雷东宝就是逗哏的,他的兄弟们就是捧哏的,就一群口,就这样演500集也不嫌多。朴实的生活气息,居家布置,一餐一饭,举手投足,就像生活的记录。鲜活的人物形象,可以感受到每位演员都投入了12分的力气,没有任何明星气,尽量抹去表演的痕迹,好像就是剧中的人物,把你带入剧中情境。比如雷东宝,从衣着打扮,到气质眼神,都没有跳戏感。感觉杨烁就是雷东宝,是个糙汉子,有点土匪做派;是个急脾气,话没说完,人已在路上;有个人魅力,一好汉三个帮,能把兄弟们聚拢在一起;会用人,能看到别人身上的长处,只要能派上用场,都是可用之人;宠妻狂魔,爱老婆的典范,一切想老婆之所想,爱老婆之所爱;硬汉也柔情,用情专一,属要问“世间情为何物”那一波。
宋运辉性情并不可爱,有点没意思。拘谨内向,又有点闷,有点轴。而且咱那高颜值也全让那副大眼镜给耽误了,还有身上的泥土气息,直到结尾似乎才脱干净。怎么把一个很无趣的人演绎得有趣,观众爱看,还真是不容易。这里王凯的颜值是障碍,演技是助力。时不时挤鼻子托眼镜的小动作,细腻可爱,很怀疑会落下毛病。这里已经忘了他是那个《琅琊榜》中让女粉们疯狂要当王妃的靖王,是《欢乐颂》中全世界的“王妃”们都从脚崴到了脖子的赵医生。
工农商,商界创业的代表人物小杨巡,抱着妈妈哭那场戏很是感人,也很有共鸣感。网友称:虽然没有出生在那个年代,但当下“飘”着为生活打拼的90后、80后们,也有很多像杨巡一样对家里报喜不报忧,委屈困难都自己扛。
除了主角还有中途退场的宋运萍,离世那集估计观众一半哭声一片,一半干脆没敢看,真的是入戏太深。还有中途上场的宋运辉的媳妇程开颜,单纯+萌+可爱。要说这宋运辉命还真命好,在家,姐护着,在大学,仨叔儿护着,在厂里,厂霸大寻罩着,水书记护着。连娶个老婆都是傻白甜,真怀疑把姐姐的运气都给承揽了。
总之《大江大河》是一部好戏,可以夸上好几集。再好的戏也有曲终人散时,最好的结局莫过于幕布落下,掌声响起。
有关观后感作文300字篇6
龙门石窟,不愧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称号,从自然特点来看,两岸山崖之间伊河从中穿过,故古称伊阙(PS:伊阙之战,战国时代秦国名将白起曾在此地全歼韩魏联军24万),而实地观察其景确实颇有气势,又在古都洛阳南郊如同南天门一般,由此可说,“龙门”之谓,非虚言也。
至于雕刻的各种石窟,即使是我这种对佛教史、石窟建造、雕刻艺术等方面并不了解的人也同样叹服其数量之多、地位之重、工艺之精湛、内容之丰富。真的是令人叹为观止!
龙门石窟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代(公元494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可以想见,距今最早要有1500年之久的古代,修建营造这些石窟是十分艰难的。尤其是最为出名、最为壮观修建于唐高宗时期(公元675年完工)堪称龙门石窟标志的“奉先寺”(原名大卢舍那像龛),所雕佛像恢弘壮丽,却让人“敬而不惧”,极具美感和艺术性,称之为栩栩如生也不为过。在没有电钻、雷管、炸药、升降台的一千多年前,这样的工程只能是“国家工程”,是要以无数工匠付出的汗水甚至鲜血为基础,外部要有深厚的文化环境以及大唐帝国强大的物质实力才能实现,故我称之为文明结晶、盛世杰作!
香山寺,被称作洛阳八景之冠,的确不错,我今日也才终于知道白居易香山居士的由来(因其晚年隐居于此故自号香山居士),香山寺旁蒋介石也曾修建住宅,不得不说此地修的办公室比南京总统府里的宽敞舒适,而挂的老蒋照片也多了一点。
白园是白居易的墓园,白居易之墓比白马寺中狄仁杰(一说武后男宠薛怀义)的某梁国公之墓都要豪华。在此地也有来自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致敬白居易的纪念碑。日本的纪念碑是高度评价和感激白居易的,因为白居易的作品确实深刻影响和启发了日本文学,例如在写于十一世纪的日本第一部长篇小说《源氏物语》中,引用白居易诗歌多达九十多次。
由此我又有两点感想,一是如同苏东坡所言“曹孟德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以及曹孟德之子曹丕所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所体现的,很多政治家,军事家在当时无论权势再如何滔天,对于千百年后都是浮云罢了。而真正能够直击涤荡心灵的,还是包括文学在内的艺术,生时并不得志的李杜、梵高还是白居易,在后世通过时间证明了他们永恒的值得为人永远记住的价值(这其中也包括曹孟德,他同样是位相当杰出并留有深渊影响的文学家)。二是也由此可见,中华文明对于古代整个东方世界的深刻深远影响,这种影响是持续至今,浸润在每个人骨子里的。所以,身为中国人的你我他们,应当具有理所应当的文化自信!
旅行不仅仅是游历,也是磨砺。无论大雨,还是酷暑,都为旅行带来的极大不便,但最终我们还是克服了。王荆公曾云:“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当然,并不满足这些地方的就一定是奇观,今日山路上有很多“险地”上去其实看头也不大,但还是无一例外的都走了一遍,自然,王荆公的话也不仅仅讲的旅行,更是一种在他日后敢于“与全世界作对”坚持变法体现出来的“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的人生境界。
有关观后感作文300字篇7
窥古展今文如江,泛舟学海水泱泱。物格知至文可相,手阅文学始留香。
——题记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姗姗来迟,一弯残月仍高悬空中,我会想起“残月皓烟雾”;当正午阳光正烈,四处树荫正浓,我会不禁轻吟:“树荫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当傍晚斜阳依偎着西山,我会叹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当夜晚明月高悬,蝉儿在清风里长吟,我便不由想到“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一天中的每个时光,都有诗词相伴,在文学中徜徉,总会心生一股清幽典雅之意。古人常说“心静自然凉”,也莫过于此。
当我想一步登天之时,总会想起“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中国古典文学教会我,做事要循序渐进;当我做事想要放弃时,又回想起“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中国古典文学教会我持之以恒,绝不半途而废;当我遇到难题,百思不得其解时,而后总会想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现在的许多人,宁愿把时间花在看那些不切实际的言情小说,也不愿一瞥积满灰尘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在许多人眼中,这些文学作品都是些苦涩难懂的书,而相比之下,言情小说就显得引人入胜了些。
随意走到哪里,总有人谈论道:“待我长发及腰,少年你娶我可好”之类的流行小说用语,然则古典诗词就比不上这些吗?“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海誓山盟;“在天愿做比翼年,在地愿为连理枝”的情意绵绵;“君当如磐石,妾当如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的海枯石烂,怎样都要比荒谬怪诞的言情小说。
总而言之,走近中国古典文学,是对精神的陶冶,灵魂的洗涤,心灵的洗礼;走进中国古典文学,为心灵取得一抹淡淡幽香。
有关观后感作文300字篇8
从剧情来看这个报警电话很简单,就是一个女人遭到前夫绑架,但事情似乎远不止此。。。
电影镜头在有限的空间里,绝大多数时间都在盯着男主的脸在做特写,但影片的空间感随着男主接打电话而拉伸、延展,变得极为繁复。
画面从各种电话间,落在公路上一辆疯狂奔驰的汽车里,里面出现一个丧心病狂的男人和一个孤苦无助的女人。
警官阿舍尔的一个同僚那里,他刚喝了酒,正为明天出庭为同事做证而苦闷。
在那个疯狂前夫的住处,刚刚赶到的同事,被阿舍尔命令踹门,去找“可能会有”的证据。
在这个接警电话的外间,阿舍尔一再被提醒,今天是你接线的最后一天,明天出庭后,你就能回到警队了。
在公路上那辆汽车最终驶向的终点,一个精神病院。
《罪人》只有阿舍尔和身边道具意义大于生物意义的一个同僚,但影片要说的事,关乎所有人。
一方是有罪的人,报警电话里的嫖客、醉汉、开车的前夫。
一方是无罪的人,报警的女人,无辜的孩子,或者是阿舍尔本人。
《罪人》的主题建立在一个反转的基础上。本着不能再剧透了的原则,我略过这一点。
影片的主题非常宏大,说的是谁是罪人,判断有罪的标准是固化或者是所看到的吗?
在阿舍尔接到女人报警电话之前,他接了几个电话,处理方式其实是他行事作风的展示,用香港电影的语言就是,“一个霹雳刑警”。
他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明天出庭,解释在出警期间,开枪射杀一个年轻人的事。
那个报警的女人后来在电话里说,“他肚子里有蛇”,这句话也让阿舍尔终于明白,“我也曾经杀过人。他做了一件可怕的事情,我杀了他,我不应该撒谎,我不应该说我是自卫。我就想,除掉一些杂碎”。
那个女人问,“他肚子里也有蛇吗?”
有的人伤害别人是觉得别人肚子里有蛇,而有的人伤害别人是自己肚子里有蛇。
觉得别人肚子里有蛇的人,会受到法律制裁,是罪人。自己肚子里有蛇的人,先要接受道德的审判,但不一定觉得是罪人。
我们都是罪人,问题是,我们怎样面对自己的罪?
有关观后感作文300字篇9
最初,电影的名字让我误以为它会充满死亡的气息。当我一个人安静地看完了这部电影,想起梭罗说的“死亡,是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这句话时,我才终于明白,只有让不属于自己的那部分思想和灵魂死去,才能真正把握住属于心灵的那部分生命,开始真实的生,清醒的生,有意义的生。
基廷先生让学生们停下浮躁的脚步,去面对那一张张年代久远的发黄照片,去聆听静默的忠告,去感悟时光的短暂和生命的消亡。基廷先生用他的心血让学生们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诗歌,让他们不受世俗的羁绊,为自己的梦想去奋斗。
悲剧的发生是出乎我意料的。随着那一声枪响,故事里的一幕幕在我脑海里定格:
第一节课时,基廷先生让他的学生们撕去书上对诗歌评判与赏析规定那一页,让他们喊自己“船长”。年轻的心在呼唤中得到指引和鼓舞,学生们在意气风发的青春岁月里,深深地感受到生命本真的喜悦和自由的照耀。
基廷先生带领大家去一个简陋的山洞里去寻找自己精神的家园。
尼尔慢慢拉开抽屉,拿出被白布裹着的手枪,指向自己。
陶德得知尼尔的死后在雪地疯狂地奔跑。
基廷先生被学校开除后缓缓走出教室,陶德不顾校长的阻拦,毅然站到桌子上,高声呼喊:“船长,我的船长!”
那些被基廷先生感动过的学生们都站到桌子上呼喊他们的船长。
……
基廷就像一个船长,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着这一群在禁锢里压抑太久的年轻人,那种不受拘束的血性与追求深深震撼了我。他的无畏与学生们的渴望自由充满活力也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中。
当电影在一群站在课桌上的孩子深情的注视下划了句号时,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也深深地再一次定格在我的心中。
我忽然懂得,理想是不可能对抗现实的,或许生命有时会是痛苦的,但不要忘了灵魂深处面向生的勇气和对生的渴望。
有关观后感作文300字篇10
最近一直阅读了读一本英文书《me before you》,因为被小说的情节吸引,但每天的阅读量是固定的,不能超量,于是我按耐不住看了电影版,总体上来说还是不错的,至少男主的笑容很有魅力,我非常喜欢。
就像电影中的女主,如果你把自己限定在某个范围或者区域里,你就无法真正认识你自己,无法去发掘更多的潜力与可能。因为车祸而高位截瘫的will曾是那么热爱生活,后来却被困在小小的轮椅之上,尽管家庭富足,他不用担心生计,但是,那曾经可以自由驰骋,自由翱翔的心灵是不堪囚禁的。他与父母约定的在他选择安乐死之前再活半年。半年里,lou的到来给了他爱与快乐,却未能改变他要结束生命的决定。看到will选择在lou和家人面前安乐死的时候,我忍不住落泪,但若换成我,我也一定会像will一样。
不是玛丽苏的结局,will虽选择了离开,却给lou留下打开了新世界的希望和资源。她不再因为家庭的经济来源问题被困在那个小镇,她可以自信地穿着最爱的大黄蜂条纹打底裤,坐在巴黎的街头,品味着经典的苦咖啡和新出炉的牛角包,然后微笑着走进那家香水店,购买will推荐的那款适合她的香水,带着will给她的永恒的爱与希望前行。
结局虽不圆满,却是最好的,因为will不用再过每天睁开眼就期待这一天结束的日子,心灵不会再被身体禁锢,因为lou终于可以去过自己的生活,去看更大的世界……
will应该从来没想过自己会被一辆摩托车毁掉一生。生命或者说生活永远都是未知的,我们无法窥探未来,或许,解放自己,过好自己的每一天,去发现,去尝试才不枉生活。但在我们的文化中,各种关系和羁绊很多时候你是无法放下的,因为就算你是对的舆论的压力太大。
在过去的一年里,应该很多人都觉得很累,或许这已经是一种常态了。上班的人有太多迫于生活的压力而发条式的前进着,全职妈妈们也疲于24h全年无休的工作。或许,我们都需要一点点时间,一点点空间,去疗愈我们自己,哪怕只是看几页我们喜欢的书,或者看一部我们喜欢的电影,哪怕是在阳光明媚的午后,坐在窗前静静地发会呆,释放一下心流,又哪怕只是听一首歌,品一杯茶……只要我们是全身心的陪伴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