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得文网 > 作文 > 作文大全 >

以触景生情作文

时间: 新华 作文大全

好作文必须符合题意和要求,能够准确把握题目所给的方向和范围,做到扣题紧密,表达准确。以触景生情作文规范是怎样的?下面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以触景生情作文,供大家参考。

以触景生情作文篇1

兮兮,雨滴在滴滴答答的飘落着。熙熙攘攘的人群,你一言我一语的争说着:“好冷!,冻死了!”。是啊,秋来了。

萧瑟,丝丝的冷风迎面吹来,我缩缩衣衫,尽量不让冷风吹进来。可是,稀拉拉的雨滴冷冰冰的滴落在脸上,是那么的清醒。我可以清醒的回想起那也是一个秋雨的一天,天气阴沉沉的,涩涩的冷风吹着,显得格外的露骨。我正在上课,门外有人喊我的老师出了教师门在说话。一会儿,老师就喊我出来,说有人找你,我出来看到竟是我的妈妈,从家里来给我带了一件小棉袄,生怕我冷感冒,每次我发烧都是很着急。可是刚出教室门冷冷的风就把我吹的退了回来,妈妈还是坚持给我送来了衣服。其实,上课就那一会儿,放学都可以回家了,妈妈就是不放心。一件小小的事在我心底深深的印着,我很开心,也很为此耿耿于怀。秋雨来的是那么的自然,让我清楚的感觉的到它。

铃!上课铃声响了,稀稀拉拉的雨滴更是显得冷!

以触景生情作文篇2

清早,我刚起床,隔窗远眺,天阴沉沉的,朦朦胧胧的雾好像给大地披上了一层薄纱,远处的楼房、大树和灯箱全都笼罩在晨雾之中,可能要下雨了。

走上阳台,一股股细雨正淅淅沥沥地飘洒着。

一阵轻风吹来,毛毛雨轻拂我的脸颊,好凉好凉,清新飘逸,沁人心脾。

渐渐地,雨越下越大,开始像断了线的珍珠往下落,滴哒滴哒的,一会儿就连成了一条线。有的落在水塘里,冒出一个个小水泡,春风一吹,向四面飘浮,雨水打在上面,一眨眼就不知躲到哪里去了;

有的轻吻麦苗,染绿麦地,麦芽懒懒地伸展腰枝;还有的打在近处的脸盆上,“叮叮”直响,不断地溅起一朵朵小水花,轻盈、透明,好看极了。

不一会儿,太阳公公露出了笑脸,照得树叶、小草上的水珠晶莹透亮,摇摇欲坠,闪闪发光,绚丽多彩。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瞧,春雨飘落大地,滋润了土壤,唤醒了青蛙,为农民伯伯无私奉献;春雨落到柳树上,柳树抽出了嫩芽,舒展着柔软的枝条随风飘荡;

春雨喷到桃树上,染红了桃花,像一把把粉红色的伞撑在大自然上,给人以美的享受;

春雨洒到河面上,小鱼儿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玩、追逐,活蹦乱跳的;

春雨浇灌庄稼,庄稼贪婪地吮吸春水的乳汁,枯黄的叶子,露出了笑容……。春雨落到哪里,哪里就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我真希望自己能融入这春雨之中,给人们带来春天的温馨,丰收的喜悦,无限的遐思。

以触景生情作文篇3

在生活中,总有一些事物能触及我们的内心深处,能触动我们的心灵,那怕它只是一个点。

趴在桌上,轻轻地用胳膊枕着头,面前摆满了作业本。它们堆成小山,压在我的心上。月亮已嵌上天空,月光被泼洒到桌上,混着浓稠的灯光,照亮了我密密麻麻的字迹,此刻唯一能感受到的就是:作业好多,想到这,我的脚步不由得停了下来。

突然间一个“点”闯入了我的视线,这一个小“点”在洁白的试卷上慌慌张张地跑动着,特别引人注目。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起笔盖,把“黑点”盖在里面,哈!原来是一只小虫子。我顿时对这支英勇爬上试卷的小虫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知道它面对如此困境会做出怎样的举动,是无助的乱跑?还是顽强的挣扎?或者是冷静的求生……

一个笔盖扣在桌面上,里面的小“点”无助的乱跑,面对这样陌生狭小的环境,他像疯了似的奔跑。像一座小山似的“监狱”重重地压在它的身上,使它害怕畏惧,使它喘不过气,使它奄奄一息。

一个笔盖扣在桌面上,里面的小“点”垂死挣扎,面对这样坚硬牢固的墙壁,它不甘于屈服,摸索了一段时间后,明知道面前的铜墙铁壁坚不可摧,可它还是不断的用力去推,还是顽强的挣扎,还是不放弃对生的希望。

一个笔盖扣在桌面上,里面的小“点”冷静下来,面对这样生死难料的困境,它努力求生,它不再做无力的挣扎,开始向上面寻找生的希望,最终经过它理智的分析,从容的面对,在笔盖的最上方找到了一个小洞,逃了出来。利用他的智慧,他最终重获新生,最终找到了生的通道,最终获得久违的自由。

一个笔盖扣在桌面上,里面的小“点”无论遇到怎样的艰难险阻,总是怀抱着对生的渴望。这一场景成为我心底独特的风景,使我不由得加快了步伐。

以触景生情作文篇4

今夜风轻露白,月明星稀。在这美妙的月色中,自然万物都静静地接受心灵的洗礼,一切在月色弥漫中沉思、梦想,显得那么端庄,那么迷人,连微风也荡漾着甜美的色彩。我陶醉了,内心的浮华随之徐徐褪尽,只剩洗尽铅华的美好。拾起散落一地的心绪,尽情地享受这月色带来的神秘与安详。

思绪随风飘舞,跳跃出优美的弧度,希望拥着三分李白的豪放,三分易安的婉约,三分陶渊明的淡泊,一段纳兰的心情,凑成十分的惬意来想象这月色的奇特,让心与之相拥,情与之共鸣。

月光,静悄悄地渲染开来……

路旁的小溪轻轻地吟唱,那声音仿佛是微风拂过琴弦,又好似落花随清风飘零在水上,一层一层的流水向前涌动着,沉稳地冲涮着溪底的鹅卵石,那生生不息的流动是生命的律动,微露出几分难以琢磨的深刻。无声无息的月光就这样在溪水中穿梭、飘舞、交融,开启了一份安详美丽的境界。借着月下的水,我想起了黛玉,如一池活水,带着灵动,淌入了贾府,“提锄揽篮,收一方落红;扶柳洒泪,送一池飘絮”,涓涓清水,载着她的心事流向远方。智者乐水,欣赏的就是它的灵性与矢志不渝的心志,黛玉,如水,带来的是那些不可磨灭的灵性与不可变更的志气。面对封建的枷锁,她选择了水,洗一身清洁,染一池灵动,追一方梦想。

细密的月光踏碎了那刹芳华,使月光下的一切都变得诗情画意,氤氲着淡淡的芳香,也让我体悟到了平日不可多得的情致。

站在河堤边,静静地细数落叶的飘飞。柔美的月色下,柳树一排排、一片片,手牵手,肩并肩,温柔地起伏着。微风袭来,一阵花香迎面而来,这些可爱的花精灵,虽然在草丛中默默无闻,但它们却把自己最浓郁的花香带给大地,也给人们带来了享受。看,此刻它们在月光的轻抚下,静静地微笑着,凝聚成一串灿烂的风铃,飘散着青春的记忆。

月光,静悄悄地浓郁开来……

仰望灿烂的星空,壮观奇伟,浩瀚无比,心胸也随之博大开来。天王星、北斗星像晶莹的宝石,镶嵌在偌大而深蓝的天幕中,那些奇妙的星星,古往今来,都被赋予了神秘的色彩,见证了一段又一段刻苦铭心,令人感动的情意,二十八星宿更是十分富有诗意,给柔美的月色渲染了一种梦幻的色彩。悠悠月光下,脑海出现了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于是他注定要孤独,然而他傲然,“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而当我们回望唐朝,站在盛唐中间不是帝王,而是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亮,余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月光穿梭在无边的黑暗中,照亮了心灵的历程,思绪沿着丝丝光亮回到了现实中,我坐在院子里,静静地聆听月光的灵动,一阵轻风袅袅而来,拨动着心弦,摇曳出甜美的轻音乐。

以触景生情作文篇5

那是一个节日的午后,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味道,偶尔有微风拂过,很是惬意。我独自漫步在喧闹的集市街头,道路两边已满是小商小贩的足迹,为这个原本冷清的小镇增添了几分节日的色彩。

不经意间看到了一群人围聚在那里,迫于好奇心,脚步向那里移去,好不容易挤了个空位,抬头一看,那一刹那,我震撼了,我的心灵被触动了。那是一个年纪与我相仿的少年,正跪在那里,面前摆了一张纸,仔细望去,内容大概是家庭贫穷,请求捐款。我还在考虑是否要献爱心,耳朵里猛不丁的充斥着这样的话语,大概又是一个骗钱的吧。听了这话,手里紧握着的钱又放回了袋中。

正准备离开这个是非地,一个奶声奶气的童音传来,顺着声音的来源,我望去,是一对父女。小女孩在问爸爸这里是在干什么,怎么那么多人。本以为那位父亲不会让小女孩在这里呆着,可曾想那位父亲慢慢蹲下身子说:“这位哥哥因为家里穷,没有钱上学,咱们帮帮他,好吗?”小女孩想了一会儿说:“可咱们不认识他呀。”那位父亲突然变得很严肃,“认不认识并不重要,当你需要帮助的时候,有人帮助你你是不是会很开心。”小女孩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接过父亲手中的钱,递给那个男孩,说:“我们要互相帮助。”那位父亲一把抱起小女孩,大声说:“真棒!”那一刻,我的心灵被触动了,不仅仅是那位父亲的话语,还有那位小女孩的笑声。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那个男孩,那对父女,那条街道,那片风景,触动我的心灵,久久挥之不去。

以触景生情作文篇6

春来了,把大地染绿了,把柳树的枝条“拉”出来了,把小草小花从地下叫起来了,把我家门前的公园变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这天,我走进公园,来感受春的魅力。迎面,两棵铁树挥舞着翠绿的手臂,对你说:“欢迎你的到来!”他们身后一大群灌木宝宝好奇的看着你,左边,一旁参天大树正对着你笑,石头小路通向遥远的前方,右边,小草正与蝴蝶嬉戏,那儿一条小径正被小草攻占。

走上右边的小道,四周一片祥和:“小草儿从地下探出头,好奇的望着世界,树叶从树枝上钻了出来”,以登高望远的姿势俯视大地,蝴蝶与蜜蜂正表演着舞蹈,路旁那几株蘑菇还酣睡未醒……放眼望去,眼前或浓或淡的一片新绿。

再往走,来到一个池塘,几个老爷爷正在钓鱼,湖面飘着几只纸船,塘中央的莲叶冒出了尖尖的角来,下面小鱼儿正在捉迷藏,清澈的水面映着湖底的沙石,一旁的青蛙正放声高歌,小鸟用清脆的嗓音为他伴奏。

前面是个广场,那儿人来人往。回头望一眼公园,深深的吸一口气,这气味有着草的朴素,树的慈祥,花的娇艳,那是春的气息。

我找到了,春的魅力。

以触景生情作文篇7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幽切静谧的山林如梦境一般的美丽迷人.刚刚一阵小雨临过,泥土中还残留着那清爽的芬芳,缓缓飘动在空气中.夕阳细碎的光影就将要沉沦于山头下了,可这娇滴动人的落日黄昏,却没有让清爽干练的秋季有半点自愧不如之意.秋天已经历过太多混噩风雨,而如今只剩下享不尽的娴静与清欢。它有春季“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的悠然自得。有冬季“梅花开似雪,红尘如一梦”的豁达,惬意,就这样安静的在岁月与时间的轨道中穿梭。

不久,一弯月渐渐升起来了,黯黯的银光充塞住了所有树间的黑暗,隐约中,那份神秘而又捉摸不定的月光芒在心间轮回着,倒影了所有的杂念,只抛下无尽的清闲徘徊于身体当中,久久不曾退去。听啊,不远处潺潺的溪泉流水舞动着轻盈的身躯,欢畅的在沁凉的玉石上摆出艳丽身姿,心如花儿般摇颤,不分昼夜的流淌。

李白曾“月下独酌”买醉消愁,也曾哀念故乡情,而今夜柳叶美月不需要如何的痛。忽然一阵笑声滑入耳盼,回首,只见几位窈窕身姿的浣衣女子款款走来,面若桃花,目如秋水,香艳娇媚的结伴而归。百媚之中却存留着淳朴的气息,没有半点污俗之气,在这万花深处,嫩嫩的小草借着充足的月光与花朵们一起盛放着,绽开了所有的美丽与清新。

望去,荷花也艳丽得恰倒好处,在水中洗刷得晶莹透亮,轻轻摆动着,安静的荷叶稳稳的举起它生命中的精华,毫无保留地绚烂着容颜和华丽。

突然,水面波心盈盈,荡荡无尽,细小的水珠渐起在夜空中,在瞬间借着月光闪烁片刻,似流星划过,回望时便如一场短小的梦。

风清月朗的夜晚似乎更加深刻了,这才从沉醉痴迷中清醒,原来那河水波动,是因为旧木渔船,已沿着最后一段亮汪汪的水,下行而去了,不知不觉已消失在黑黑的夜色中。

以触景生情作文篇8

我的家乡,虽然并不是很大,也没有很多人在意,更没有什么名胜古迹让人前来观望,只是普普通通的一个区域。我最喜欢的是龙神湖!

龙神湖面积不是特别大,但绕它走一圈至少要花二十分钟。湖面时呈绿色的,时呈蓝色的。绿色是因为周围都种了一排排柳树,蓝色是因为蓝篮的天倒影在湖上。湖里有许许多多的鱼儿在游玩,它们可以游到很远的地方。湖有两米深,湖底下有很多泥土……

风儿轻轻掠过湖面,荡起一圈一圈的波澜——美极了!湖面围了一米四高的围栏,就是为了防止人掉下去。围栏上刻有精美的石花。湖的周围还有许多的小青蛙,在湖边“呱呱呱”的唱起了一首首动听的歌曲,一只青蛙的声音虽小,可那儿有数不胜数的青蛙,这声音足够大了,给寂寞的湖增添了无限的乐趣!周围的柳树也一样,在对着湖面臭美的照镜子呢!柳树们羞涩的说:“湖姐姐,我们漂亮吗?”湖姐姐荡起了水花,好似在说:“嗯——漂亮漂亮!”

湖中间还有一个喷 水器,虽然我不知道它是干什么用的,但是它总是像喷泉一样的喷出水来,水射的也不怎么远。龙神湖有一个很奇怪的地方:最角落。它那里常年开着荷花,不管春夏秋冬。春天有几朵荷花是半开着的,但并不是含苞欲放;夏天有很多颜色;秋天也是,还没有枯萎;直到冬天,荷花依旧开了几朵,但有一些花都凋零了。然而——就只有那一角落才有一些荷花。

这就是龙神湖!

以触景生情作文篇9

不知道喜爱游山玩水的李白是否去过江南,诗仙若是到过真正的江南,一定会因那江南美景而畅饮豪歌,醉生梦死地终老于此。

我愿留醉江南,飘然入仙。

醉梦之中看江南,更容易将江南看穿。因为她本身就是一个梦。江南,是一个永远都做不完的梦,因为没有人愿意醒来。在这样的梦境里,你可以漫步于深巷,听风戏雨;也可以驾舟于西湖,观荷采莲。幸运的话,还可以与深居简出的闺阁之花擦肩而过;或与画舫雕栋中探身远望的俏丽佳人四目相对。走在这样的梦境里,千万不要忘了带上一把画着江南水墨图的油纸伞,因为你一定也很乐意尝试一下雨中的浪漫。

沉醉江南,那景致都被染上了水墨,带着淡淡的迷雾,还有一丝忧郁之气。这样的地方不仅山清水秀,更是人杰地灵,让许多人从这样的诗意的氛围中品出了动人的诗句。于是,便有了李煜“一江春水向东流”一般的淡淡忧愁;便有了苏轼“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的深情吟哦;便有了戴望舒彳亍于雨巷中“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的美好愿望……因为她,魏武帝二度挥鞭;因为她,白乐天三忆江南。对于中国的文人雅士而言,江南,既是情人,又是知己,她与中国最美、最忧伤的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

郑愁予答答的马蹄声还萦绕在耳边,我卧于画舫之内,游于湖心之上,深深的醉于这淡淡的美与忧伤之中,看春水碧于天,我亦听细雨而眠。醉眼朦胧,耳畔仿佛有伊人吟唱: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以触景生情作文篇10

山的呼唤,喊开我寂寥的心窗;水的拨弄,扰乱我平静的心湾。蝶儿在花中起舞,鸟儿在林间歌唱;树木摇摆着伴奏,昆虫拉开了响亮的合唱。静静地倾听,家乡的山水共鸣;入眼之景,无不是浑然天成的诗章。

泗溪的水是母亲柔软的发,轻轻一撩,发丝便顺滑地从手中挣脱。泱泱地恣肆着热情,绵绵地矜持着雍容。斗折蛇行,虽比不上黄河九曲连环的壮阔,却也有丝带一样清逸、树藤一样多情的身影,安静地蜷缩在自然屏障的庇护下生长。灵巧的小鱼儿机敏地穿跃在着温柔的发丝中,一摆尾,漾起一个个圆润的晕,荡开在波光粼粼的溪面上,湮灭在潺潺流水的冲刷下。那水呵,又如江南的绸般顺意,联想至那传说中的忘川,尽管是朝露昙花咫尺天涯,但也同样能够用水,让人忘怀一切,沉浸在这份柔情中,抒出自己心中的梦想。面对这柔情,忍不住褪下鞋袜来踏入溪水里,揽一片苍碧,掬一捧清冽,拾一枚润石,让那水底光滑的凹凸摩擦着自己的脚心,鱼虾也来轻啄着小腿。慢慢走动,划开一层层的水波,化在水面破碎的阳光下。

觅水寻踪,那与水相映生辉的,便是做为屏障的群山吧。清朝诗人袁枚的“江到兴安水最清,青山簇簇水中生。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不正说明了这一美景么?

家乡的山犹如一个庞大的酒坛,将一切的景色酿入,又用岁月将坛盖封存。当人们偶然掀开坛盖时,万物生灵顷刻便醉了醉在安详里,醉在沉寂中,醉在连绵不断的画廊里。仰首眺望,山的这一边是浓密的大树丛林,偶尔可以看见露出的星点屋檐;山的那一边是风情独特的开垦出来的梯田,立上几棵小孤树,树上几个稻草人。春秋的曼季,漫山遍野都是明晃晃的缤纷的花儿,采些来晒晒,可以泡一杯香浓的花茶。蜜蜂也是不闲地四处奔波,用它那热情,亲吻着每一片花朵。风和山总是最亲密的,一个风的旋,山上的草树便如海浪似的,一波一波地向上涌,许久不曾停下,惊开了深居在老林中的鸟,排队直叫着冲上蓝天。远处,那山延绵不绝,连成一片浓郁的青绿色,诉说了大自然独到的创意,恍如幻境。

这峻山雅水是一幅清秀的天然山水水墨画儿。几点淡浓的墨,勾勒出伟壮的山形;清水沾笔,描绘出几流交错的清溪;再细点几个墨痕,那是惊山的鸟。就这么地欣赏,旅人归去魂已失,匠师归来满锦囊。那是大自然跃动的清丽的音符,是万物生灵哼唱的乐章。

6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