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得文网 > 作文 > 作文大全 >

家乡风俗650字作文

时间: 新华 作文大全

好的作文应该有丰富、生动的素材和细节来支持中心思想,让文章更加有说服力和可信度。家乡风俗650字作文应该写成什么样的?快来看看家乡风俗650字作文,本文为你提供家乡风俗650字作文写作技巧和示例!

家乡风俗650字作文篇1

大年初六是个好日子,六六大顺啊!这天也是堂哥结婚的大喜的日子。婚礼是在我们邳州老家举行的。那里的结婚风俗和南京大不一样。在举行婚礼的前两天,就开始闹喜了,闹新郎新娘自是不必说,就连新郎新娘的叔叔、姑姑也是大家闹喜的对象,我爸爸是堂哥的叔叔,而且还在南京工作,在农村人的眼里是“有钱人”,所以更是大家闹喜的对象,几个给爸爸叫叔叔的胖小伙突然过来“擒获”了爸爸,爸爸的两只胳膊被两个人抱住,后面还有人推着走,旁边还有几个跟着走,大家的目的就一个:去超市买烟买酒。到了超市,不想买或买便宜货都是不允许的,否则大家不会给你走,爸爸没办法,买了两条苏烟,旁边的小孩还喊着要买糖,爸爸也答应了,我的乖乖,平时无比节俭的爸爸一下子花了一千多!闹喜闹喜,不闹的话还不喜呢!大家都这么说。

婚礼的前一天晚上,在堂哥家门口搭了一个戏台,有小丑表演杂技,有人表演魔术,还有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姐姐们唱着好听动感的歌曲,台下的`孩子们兴高采烈,在台下蹦蹦跳跳,整个晚上玩得开心极了。

初六这天,随着新娘被十部轿车接来,热闹进入了高潮,从新娘子下车到婚礼舞台的几十米像走了几公里,闹喜的人可不能放过这个机会,新郎要是不掏红包不拿喜糖,很多关卡是没法过的。当主持人让新郎新娘接物时,害羞的新郎对主持人说:这个就免了吧!,谁知他刚说完,几个小伙子不干了,他们冲上台大喊,不进行这一步可进不了洞房啊!话说到这个地步,哥哥和新娘子只得顺从,在大家的鼓励和叫喊中,表演了儿童不宜的节目。舞台周围挤得里三层外三层,笑容快乐洋溢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到了中午开饭时间,是正席,鱼、虾、鸡肉……,样样不少!连我最爱吃的猪蹄也有,真是丰盛啊!邳州老家的婚礼真热闹啊!

家乡风俗650字作文篇2

我老家在文成,家乡的风俗及活动有很多:清明节扫墓;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中秋节猜灯谜、赏花灯…………但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春节。

每年的春节,我与爸爸妈妈都会去乡下陪爷爷奶奶一起过年。大年三十这天是一年中最热闹又丰富多彩的一天。一大早邻居家就响起鞭炮声。这时爷爷就忙上了,磨豆子,做豆腐;蒸糯米,捣年糕,杀鸡,杀兔。我最喜欢的还是把粗糙的米粉变成一块一块的年糕。蒸熟的米粉团有点烫手,等它冷一会,爷爷就开始不停的揉啊揉,一会用手推来推去,一会又翻个面。为防止粘手,还会适当的加一些色拉油,等揉到韧性十足,再把大粉团分成小份,大家一起做成形。

爷爷喜欢长条的,他拿模板一压,一条带有吉祥如意字样的长条年糕就好了。而我就与众不同,用年糕做了许许多多的人样,这是爷爷,这是表弟,这是堂哥…………。虽然样貌有些许丑,但爷爷还是夸我别出心裁,做得很好。年糕做完了,蒸一蒸,炒一炒就开锅了,闻着香味,还是我熟悉的青菜酱油肉炒年糕。

大年三十不仅有趣,就连吃饭也有讲究。必须一家老小都坐下,举杯互相祝福,在桌上不能谈伤心事,说坏话。狼吞虎咽席卷一阵后,一定得大家吃饱喝足,才分压岁钱,下桌放鞭炮玩去。

接下来就是看春晚,一直到十二点,村里依旧灯火通明,依旧响着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别有一番风味,也是我们小孩欢呼雀跃的时候。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过了年,就意味着大了一岁,该更懂事了。除夕过后是正月,接下来是元宵,也就意味着要开学了,不知不觉中也有一丝不舍,再次期待春节的到来。

家乡风俗650字作文篇3

我的家乡在福建,那里充满了我甜蜜的童年回忆。那些美好的瞬间让我难以忘怀,那些美味的水果也让我念念不忘,还有那些特别的风俗让我记忆深刻。

我的家乡有很多奇特的水果。记得那是一个炎热的午后,妈妈出门去了,我自己一个人在家玩,不一会儿,饥肠辘辘的感觉驱使着我到厨房里去寻觅好吃的。我在厨房里翻翻这儿,看看那儿,顿时,一个金黄金黄的大木瓜出现在我的眼前,怎么吃呢?我迫不及待地拿出小刀把它切开,黄灿灿的果肉包裹着一颗颗滚圆滚圆的小黑籽,就像一颗颗圆溜溜的小珍珠,摸起来滑滑的。我捏起一个放入嘴里,咬了一口。哇!好辣啊!满嘴都充斥着火辣辣的味道。这个小黑籽味道还挺怪呢,害我喝了三杯水才让那味道在我嘴里渐渐淡去。不过,木瓜的果肉的确好吃,吃起来甜甜的、软软的。

除了木瓜,在我的家乡还有很多奇特的水果,比如小柠檬和波罗蜜。说起波罗蜜我总会想到大榴梿,它们长得实在是太像了,外面都有尖尖的刺,好像同胞兄弟。虽然它们长得像,但吃到嘴里的味道却有很大差别。大家都知道榴梿闻起来臭臭的,吃起来香香的,而波罗蜜的气味和味道都是甜甜的,吃完很久,嘴里还留存着它的香甜。相比较而言,我还是更喜欢那香甜的波罗蜜。

此外,我的家乡还有一些特别的风俗,比如我们家每当过年吃完年夜饭的时候都要跳火群。什么是跳火群呢?就是把地瓜藤放在院子里,然后放火烧起来,让全家老小都从火群上跳过去,预示着新的一年里所有的霉运都被火烧光了,很特别吧?

家乡风俗650字作文篇4

今天是元宵节,但是元宵节的祝福在昨天就络绎不绝得到来了——那是因为在我的家乡(临海),我们的传统是正月十四过元宵节。

这说起来还有个传说——和民族英雄戚继光有关。据说当年戚继光在我们家乡(台州)抗倭时,曾打算过完元宵节攻打倭寇,战机密被泄露后倭寇决定元宵节当晚趁百姓过节、戒备放松时大举进攻台州府城——临海。戚继光又截获了倭寇的信息,决定将计就计,于是通知全城百姓提前一天(正月十四)过元宵节。正月十五,过罢节的.百姓躲了起来、众将士在临海县城设下埋伏,倭寇进犯时整个城市红灯笼高挂一派过节气象,但是已人去城空,戚家军来了个瓮中捉鳖,大败倭寇。倭寇向白水洋流窜,恰被潜伏在白水洋上峰岭的戚家军再次予以重击。这就是著名的上峰岭战役。后来百姓为了纪念戚继光,就将元宵节改为正月十四过了。

这个传说是我小时候学校组织去上峰春游参观戚继光纪念祠堂时,当地的百姓讲给我听的。传说归传说,究竟是否如此我就不知道了。没有人去追根究底、溯流探源,但是习俗却一代代传下来,认定就是“正月十四是元宵,家家糟羹蛤蜊调”。

说起糟羹,可能有人又不知道了。元宵节,一般的地方习俗都是吃元宵。可是在我家乡,我们元宵节吃的是糟羹。那也是我们独特的习俗。糟羹分咸羹和甜羹两种,咸羹我们方言又名“菜羹”,用肉丝、冬笋丝、香菇、木耳、豆干、油泡、川豆板、菠菜等炒熟,再加入少许来米粉、豆面,煮成带咸味的糊状食品。正月十五喝甜羹,用番薯粉或藕粉配上莲子、甜枣、桂圆等做成。

呵呵,好多年没有吃了,这么一说,口水就出来。哎呀呀……

当然,元宵节观灯、舞狮子、踩高跷也是习俗,还是很热闹的。我小时候有一个爸爸自制的高跷,每年元宵节都会拿出来玩的,可惜呀,后来被我们弄坏了!

这就是我们这边元宵节的习俗了。元宵节真热闹,真开心。

家乡风俗650字作文篇5

一个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我的家乡也有风俗。

我的家乡在安徽,那是个有山有水的地方。当然,那里也有很多风俗,比如新年、春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元宵节、婚礼喝酒等风俗。可是,这里面最热闹、最熟悉的当然是婚礼喝酒的风俗了,那就让我来给你介绍安徽婚礼的习俗吧!

在结婚那天,客人来了,主人都要把糖茶端到小孩面前,把茶叶茶端到大人、老人手中。那时,无论谁不喜欢喝这种茶,总要用手把茶水接住,再去喝几口,表示对主人的尊敬,在端着茶外面看看。

开饭时,新郎和新娘就出来了,并且新郎和新娘的衣服上都有镶着新郎和新娘的佩花,他们手牵着手,一桌一桌的敬酒,桌子上的人也会举起酒杯向他们敬酒,而且他们走过一桌又一桌走好之后,又会从房间里拿出红塑料,里面装着很多小孩子的大礼包和大人的香烟,还会有一个人手里拿着红包,一个一个的发,吃好饭,主人家又会把烟花炮竹拿出来放,表示喜气洋洋。接着,新郎要把新娘接走了,那时,就会分别有六个客人送上肉圆子和红包,表示团团圆圆,六六大顺,新郎和新娘就会回话,他们就把一大袋糖往上扔,表示他们一定会甜甜蜜蜜,同时,又会有许多小孩子上来抢喜糖。紧接着,新娘的父母会把一盆水泼出去,意思是: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处的水。接着,新娘就会被新郎抱进轿车里,同时,新娘也会留下眼泪,好像舍不得离开父母似的。新娘走了,主人又会送上一袋家庭大礼包,让我们带回家。

这就是我家乡的风俗,我喜欢我的家乡。

家乡风俗650字作文篇6

今天是农历三月初三,都说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用荠菜和鸡蛋一起煮。在我们这里有这样一个传说:三国时期,名医华佗来沔城采药,一天,偶遇大雨,在一老者家中避雨时,见老者患头痛头晕症,痛苦难堪。华佗随即替老者诊断,并在老者园内采来一把荠菜,嘱老者取汁煮鸡蛋吃。老者照办,服蛋三枚,病即痊愈。此事传开,人们都纷纷用荠菜煮鸡蛋吃,热潮遍及城乡。华佗给老者治病的日期是三月初三,因此,三月三,荠菜煮鸡蛋,就在沔阳形成了风俗。以后逐渐传开,在江汉平原一带也盛行起来了。

这远古流传下来的下来的风俗,现代人们依旧照办-------一大清早,人们就从田野里采来一把荠菜,洗净后放入锅内,加适量水,配上桂皮、八角茴、五香粉、酱油等佐料,同鸡蛋一起煎煮,将鸡蛋煮熟后捞起食之,这既是美味食品,又可以健身治病。荠菜,一名地米菜,又名地花子。《本草纲目》载:佛家常以荠菜作挑灯杖,据说夏日可驱除蚊虫,故荠菜又名护生草。

在今天,我也不例外,吃到了美味的荠菜煮鸡蛋,听老师说,这荠菜煮鸡蛋还能清火解毒呢!我放学回到家,连忙从锅里拿出三个热腾腾的鸡蛋,顾不上烫,急急拨开蛋壳,一口气吃了三个还想吃。难怪我们这里流传着一首歌谣,也是赞美荠菜是一种美味佳肴的。歌谣是:“地米菜,蒸蒸菜,一阵香气飘门外,好吃婆娘闻到了,急急忙忙拿碗来,吃了一碗又一碗,厚着脸皮还要带。”

家乡风俗650字作文篇7

我的家乡在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家乡有好多好多的风俗,比如:社火、小曲、小吃……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家乡的主要风俗——字画和小曲。

听爸爸妈妈说,通渭在一九九二年被国家命名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家乡的人们家家都悬挂字画,有“家中无字画、不是通渭人”之说,在每年的八月十六日都要举办书画艺术节,其中的字画展览活动主要在我们的悦心书画村,书画村有四楼,一楼是大厅,二、三楼是画家和书法家画画或写字的地方,我也去过好几次呢,看见悦心书画村展览了许多字画,并且有许多书法家和画家在那里写的写、画的画。哦,他们字、画非常好看,但是非常贵,有的一副字画要一、两万或几十万呢。对了,还有买字画的人,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非常多。

通渭还有一个著名的风俗,那就是通渭小曲。通渭小曲特别多,可以百听不厌,有火焰驹、十里亭、佰牙付琴、华亭相会、张连卖布等等,最火焰驹好听,我也喜欢。假如你也喜欢的话,你可以买一个通渭小曲碟片,保证百听不厌。我爷爷奶奶闲时总是不忘听通渭小曲,真是两个戏迷,我想,我长大后一定给他们买一套通渭小曲碟片,再买个放碟片的好电视,他们就可以天天看了。还有,随着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现在,家乡的大街小巷都有表演通渭小曲的人,尤其在我们的文化广场,每天都在表演小曲,看的人非常多。

哦,家乡还有许多好吃的,乔圈圈、油饼、浆水面、煮洋芋、长面等等都非常美味可口。

如果你来到了通渭,别忘了赏通渭书画、听通渭小曲、吃通渭美食哦,热情好客的通渭人民欢迎你!

家乡风俗650字作文篇8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中国老话都说,民以食为天。我们可以透过当地的特色美食,知微见著,更好地了解当地文化风俗的独到之处。有一道独特的美食,是每一个老文昌人味蕾上不可磨灭的记忆。

无论是宴会的酒席上,还是一家人的团圆饭内;无论是过年佳节,还是亲朋好友登门拜访,文昌人家的案桌上都一定会有文昌鸡的身影。尤其是在我们文昌人“做公”的时候,绝对不能少了鸡肉。每到“做公”这一天,我常常瞧见家里的大人们,早早起来将处理干净的鸡放入沸水中熬煮。然后,在鸡嘴巴上夹着一撮红纸,再将其和猪肉、茄子等其他一些祭品一起摆放到供桌上,进行祭祖仪式。

经过烹调的鸡肉香味四溢,再配上自制酱料,简直好吃的没话说。鸡肉的做法多种多样,翻炒后的鸡肉外酥里嫩,清蒸后的鸡肉美味可口。鸡肉制成的菜品也是五花八门,如可乐鸡、三杯鸡、椰子鸡等等。无论是哪种做法,无论是哪种菜品,都别具一番风味,使人垂涎欲滴,难怪文昌鸡被列为海南“四大名菜”之首。

文昌鸡不仅味道鲜美,更有着美好的寓意。“鸡”通“吉”和“祭”字,过年吃鸡,就是为了图个大吉大利。鸡翅,寓意展翅高飞,飞黄腾达;鸡爪,寓意新年抓财;鸡骨头,寓意出人头地。哦,对了,新年过节,可别忘了喝鸡汤,它寓意着清泰平安。鸡肉,不仅让人大饱口福,给人们带来美好的祝福。渐渐的,人们借助过年佳节吃鸡的方式,将这种独特的风俗和传统文化流传了下来。

如果你有机会来文昌,一定要尝一尝我们文昌鲜美可口的鸡肉,品一品文昌的独特风俗。

家乡风俗650字作文篇9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又一个过年到了,每一个在外上班的人都要急急忙忙地回到自己的老家过年。在我们的家乡——磐安,还有一项祭祖的活动,更是千门万户都要举行的一种民风民俗。

在我国,祭祖的方式有许许多多种,有的以一个村为一个团体一起去,有的以同一种姓氏为一个团体一起去,还有的以一个家族为一个团体一起去。只要到了该祭祖的日子,大家就会聚集起来,到村里的某个地方祭祖,但我们的家乡祭祖的方式却与众不同。

大年三十,是祭祖的日子,我的家乡,家家户户都是自己祭的,只要吃完了午饭,就会开始做许多的事情。首先是,在自己家祭祖,因为祭祖都是以近到远的。所以先是在家里把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叫进来,让他们坐在椅子上,然后,奶奶把他们爱吃的猪头肉,豆腐等,放在桌子上,奶奶说这是给玉皇大帝吃的。等他们吃好以后,就好了!”他们吃完后,奶奶便拿出了香,把香点燃后,给了我三根,我说:“为什么不给我六根呢?”单纯的我以为有六根就来年六六六大吉利了。此时此刻,在一旁的婶婶说了一句:“双数不吉利,大妞!”我当时感到很不解,但我也没多说什么。

不一会儿,家里的祭祖完毕了。接着是去祭我爷爷奶奶的爷爷奶奶了,在那之间,我和奶奶折了许许多多的金元宝,折着折着,我便闹了笑话,我莫名其妙的折了一艘小船。我妈妈还笑着说:“你要是给他们送去一艘船,去海的世界游玩吗?”接着是一阵哄堂大笑,顿时我的脸就红了。祭奠爷爷奶奶的爷爷奶奶,和之前的大不相同,因为他们的“家”在山上,我们要走几千米才走到哪里,没有瓜果只有钱。妈妈说;“只要有钱!他们想要什么就要什么。所以就没带了。走啊、走啊,终于到了,我们一家的祭祖活动也马上结束了。

这次的祭祖活动让我回味无穷,它既让我知道了家乡的祭祖活动的方式,又让我吃到了美味!

家乡风俗650字作文篇10

又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爸爸妈妈带我到爷爷家玩耍。一进门,我就看见了一个个挂在桌角的粽子。看着爷爷细心的包粽子,我不由自主的问爷爷:“爷爷,我能包粽子吗?”爷爷笑哈哈的说:“当然可以啊!”

我洗完手,激动地跑到爷爷身旁,模仿着爷爷的样子,拿起两张用水泡过的粽叶,围着手指转了几圈,粽叶就变成了一个像三角形圆筒的形状,爷爷又用勺子放了一些糯米,再用手按一下,我也照着爷爷的方法做。可是我怎么也装不满糯米,我急忙问爷爷:“爷爷,你怎么轻轻松松的就装满了呢?我为什么不行?”我疑惑不解的看着爷爷。爷爷告诉我:“傻孙女,你的粽叶下有一个洞,你一装米,它往外漏,当然装不满。”我往下一看,让我大吃一惊,真的有一个洞!爷爷又教我如何才能把粽叶包紧一点,再装一勺米进去,然后把多余粽叶盖过来,这样粽子两边就有两个三角形的尖角,把两个尖角向下面一按,最后用线把盖过来的尖角和粽叶系好。这样就完成了一个粽子。我按爷爷教我的方法包了好几个粽子,虽然包的粽子奇形怪状,但我却如获至宝,心里高兴极了,因为我学会了包美味的粽子。

包完粽子,爷爷把粽子放入锅里煮,我耐心地等待着,很快粽子熟了,我急切的查看我包的那几个粽子,发现已经煮爆开了,但是我依然开心地把它们捞出来。粽香扑鼻而来,让人口水直流。这天我吃了好多个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是家乡众多风俗中的一种,我的家乡还有好多好多别的风俗,比如中秋节吃糍粑,大年初一吃汤圆,清明节上坟祭拜老祖宗等等。我热爱我的家乡!

79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