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优秀作文
在写作文之前,要认真审题,明确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题,同时也要考虑读者的需求和阅读体验,使文章更加有思想性和深度。怎样才能写好端午优秀作文?这里给大家提供端午优秀作文,方便大家学习。
端午优秀作文篇1
端午小长假,月月的爸爸邀请我们全家和欣欣全家到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玩。天气很好,我们很快就到了那里,哇,游人还真不少啊!大家一边说话,一边慢慢的往山上爬。
蓝色天空中白云朵朵,山里边林遮树掩、郁郁葱葱,可以听见溪水潺潺的流淌声,清脆的鸟叫声,还有各种各样美丽的蝴蝶,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一进景区大门山路比较平缓,我、月月和欣欣,就像三只快乐的小鸟飞来飞去,急的大人们在后面不停地叫我们的名字。
我在路上看到了像山的云彩,看到了紫荆树、漆树、桑树和板栗树,还看到了清澈的溪水。我和两个小伙伴下到了溪水旁边,踩着石头跳来跳去,身上的力气好像永远也用不完,无穷无尽,就像一只只灵活的小猴子一样。我们看到溪水的中心有一块儿大石头,于是就想跳过去玩,但是离岸边太远,挡住了我们前进的方向,没办法,我们只好齐心协力,自己拿石头搭一座桥。大小石头都派上了用场,大石头作为路,小石头作为固定用,不一会儿,一座小桥就搭好了,我们顺利地走到了溪水的中心,大家一起欢呼起来。
过了一座长长的吊桥,看到好几处瀑布和清澈的潭水,我不禁想起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王伦送我情”的诗句,古代的人们生活在这样的美景里,也和我一样幸福吧?三个小伙伴都有些累了,但是眼看着头顶上的蓝天离我们越来越近,终于爬到山顶了。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可我觉得这句话应该反过来,因为我们上山用了三个小时,下山却只用了一个多小时。月月的脚有点疼,下山的时候一直跟着妈妈,我和欣欣都比她大,满心想着下山后到池塘里去捞蝌蚪和小鱼,所以没有休息一直往下走。我们捞了很多蝌蚪,有一些蝌蚪都长了小腿了,爸爸说再过一段时间就快要变成青蛙了。我想起青蛙是农民的好帮手,又是益虫,就把这些小蝌蚪全部都放生了。
这个端午节玩的非常开心,下次我还要到这个美丽的景区玩耍。
端午优秀作文篇2
初一吃糕,初二吃粽子,初三吃螺,初四吃艾草,初五吃一天。”唱着这首家乡的歌,又迎来了一个新的端午节。
端午节是传统节日。就像歌中唱的那样,五月初一便开始了端午节的序幕。从初一开始,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起来,准备端午节的用品,其中最让人眼馋的自然要属那端午节特有的美食了。
提到端午节,最先想到的就是美味的粽子。粽子,三角形,有咸味、甜味,肉粽、白粽。而此时,家家户户的窗户里都会飘出粽香,芳香浓郁,和着夜雾,弥漫整个村庄。我对肉粽不感兴趣,对白粽却情有独钟,所以,奶奶总要包上几个白粽让我这只大馋猫大饱口福。自家包的粽子总是大大的,剥开粽叶,那白白嫩嫩的粽肉,使你馋涎欲滴,轻轻咬上一口,细细咀嚼,那真是美味极了!
大街上,巷子里也有挑着担子吆喝着叫卖的,不过卖的粽子和自家包的粽子比起来可就小多了,不仅如此,价钱还很昂贵呢!但看着那一堆堆溢着清香的粽子,一个劲的诱惑你,却总也忍不住买上一两个解馋,却再也没有余香了。
家乡的端午节除了香喷喷的粽子外,洗艾草也是一大特色。快到端午,人们就上山寻找艾草,将其用热水熬出浓郁的香味,舒舒服服的泡个艾草澡,那感觉格外清爽。俗话说:“端午洗艾草,百病都赶跑。”
就在初五吃一天的享受中,愉快的端午节就顺利拉下了帷幕。
端午优秀作文篇3
小时候常听爸爸说,“五月初五是端午”,是我国人民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传统节日,寄托了我们对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端午节最重要的习俗是吃粽子。每到端午节,爸爸总会带着全家去奶奶家过,因为奶奶是包粽子的好手哦!奶奶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粽子最香。”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
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了。只见她先取三片叶子,把两片叶子正着放,夹在中间,把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锥体的模样,然后在中间加上糯米,中间夹几个大红枣,最后把叶子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她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个小肥猪在睡觉。等她把粽子包完后,就把它们放在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的小时,等其入味后,就可以吃了!奶奶包的粽子香喷喷的,只要一闻到,就会挑起食欲。每次我都是迫不及待地大吃特吃。过端午节除了要吃粽子,当然也少不了赛龙舟哦!爸爸打开电视,我们一家人围在一起看赛龙舟了!电视上几个水手都手拿着桨,用尽全身的力气奋力的敲着擂鼓的水手士气高昂,用力的敲着有规律的鼓点儿。
“加油,加油!”场边的拉拉队激情洋溢,传来阵阵的加油声、呐喊声、助威声,使水手们更加使劲地划船。整个赛龙舟的场面非常激烈。就这样,端午节在吃粽子、看赛龙舟这两种习俗中热热闹闹地度过了。我喜欢这个传统的节日,你呢?
端午优秀作文篇4
端午节那天,我和爸爸一起去爬嵖岈山,遇到了一件有趣的事。
早上,下了一点小雨,空气很清新。我们在山门前下车,看到旁边有几个卖粽子的。那青青的竹叶好像刚从竹子上摘下来一样新鲜。
这时,一个老外先生悠闲地转到了山门前,他一头黄发,高高的个子,在人群中十分显眼。只见他,东瞧瞧,西望望,然后向一个卖粽子的摊点走去。
我是第一次见外国人,便好奇地注视着他。哦,原来他想买粽子。他用英语问,卖粽子的用汉语回答,实际上是谁也不懂对方的话,可是心里又都明白:老外问价买粽子。老外掏出来一张10元的人民币,伸出两个手指,那意思是:买两个粽子,10元钱够不够?卖粽子的给他装了两个粽子,又找了他钱,老外“OK!OK!”地笑着走了。
我们几乎是一起往山上走。那位老外先生,把袋子提到眼前,大概是欣赏里面的粽子吧?到底受不着粽子的吸引,他掏出一个粽子,又仔细看了一阵子,这才轻轻放到嘴里——哎呀,他没有剥去竹叶外皮,我忍不住笑起来。可能是咬不动吧,他用劲一挤,粽子肉从一个角里像牙膏一样被挤出来,他就这样,挤一点儿,津津有味地吃一点儿。周围的人都友好地笑着。
这时,一个小伙子赶上来,他一看到老外的吃相,就亲切地拍拍老外的肩膀,用英语和老外交流起来,还边说便接过老外手里的粽子,帮他把皮剥开。老外一个劲说“Thanks”。
正因为这件事很有趣,所以,我特意把它记了下来。
端午优秀作文篇5
一看到奶奶泡米,以及满桌的粽叶,我就知道端午节又到了。相传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挂艾叶、吃粽子、喝雄黄酒、赛龙舟比赛……
今年的端午节,我们一家人来到澄海樟林观看龙舟比赛。“加油,加油!”观众们在大河边为自己心目中的队伍呐喊助威。枪声一响,各队的击鼓手开始敲鼓了,划船手很有节奏的跟着喊起来:“嘿,嘿,嘿嘿嘿!”每条龙舟像一支支离弦的箭,一个劲儿地往前冲。真是鼓声、呦喝声、助威声,声声震耳!快到终点了,队员们奋力的向前划去。“噢,我们赢了!”——红队的队员们发出一阵阵欢呼声,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最终红队获胜了,我也很开心。
我们一家人看完龙舟赛后,回到家里又能吃上奶奶包的粽子,你说我心里能不美滋滋的吗?
这就是我家的端午节,也是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端午优秀作文篇6
说起赛龙舟,不禁令我想起那宽阔的珠江江面上,锣鼓震天、百轲争游的精彩场面。随着人们的喝彩,喧闹声,粤曲《赛龙夺锦》那悠扬的乐调,我的心潮也翻腾了起来了!只见江面上清波荡漾,一排排蓄势待发的龙舟一字儿地排列着,热闹极了。那就是一年一度龙江镇的龙舟竞渡。
赛龙舟,是一种传统的民间的活动,以顺德人为代表的珠三角人民尤其喜爱龙舟活动,可分为游龙(以漫游、观赏表演为主)和赛龙(比赛竞速为主)。由于龙江镇河流交错,山清水秀。正因为这样,今年当地政府值欢庆端午佳节之际,举办了龙舟竞渡。
记得那一天,我们一家人早早地来到龙江镇准备观赏龙舟,可谁也没有想到,江岸便早已挤满了人,到处周围人山人海,彩灯高悬,旌旗飘扬,呈现出一派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五花八门的“蛟龙”在江面上“蓄势待发”,水手们精神抖擞,各自都舒展着优美的身姿……比赛即将开始了!
正午12点,比赛进入了倒计时,就要“放龙”了!“三、二、一,准备——”只见周围的观众紧张得流下了豆大的汗珠。“啪啪……”随着鞭炮的响起,龙舟竞渡正式开始了!
一条条“蛟龙”如箭离弦”,千船齐发,飞一般地划啊划,欲争群龙之首。此时,站在“龙头”的鼓手张锣结鼓,乐声响起江面,欢声笑语也在两岸回荡。只见各个龙舟队的健儿激浪高歌,狠劲猛划,奋力冲刺。领头那只“蛟龙”奋力“飞腾”着,后面的也不甘落后,领头的龙舟被后来者超越了。原先领头的那只船不服气,水手们怒发冲冠地向前冲——好一幅千船竟发的壮丽图景啊!
谁知突然遇上风太大,竟然把领头的那条龙舟弄翻了,十几条紧跟在后面的船见到机会来了,马上超越他们了!正在危急之时,掉到水里的队员并没有惊慌失措,他们齐心协力地把沉船弄好。一次失败了,引得人们哈哈大笑,好一幅人与自然博斗的壮观图景啊!但队员没灰心,重头再来!船终于弄好了!队员们爬上船,奋起直追,永不放弃。
经过十几个回合拼搏,受过挫折的那条毅力坚强的龙舟,终于反超越了原来领先的那些船,抢先冲过了终点,闯进龙门,勇夺锦标啦!顿时两岸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大家都欣喜若狂地喝彩着,为水手们的精彩表演欢呼着,呼喊着他们心中英雄的名字,热闹极了!
今天的见闻使我觉得,赛龙舟这种精彩的民间活动,就像我们的人生那样,既精彩刺激,又充满艰辛困难;既会失败挫折,也会成功夺标。失败和挫折谁没遇到过呢?跌倒了爬起来再走吧!阴沟翻船虽然可怕,但挣扎爬上船,仍可以划向理想的彼岸,登上光辉的顶峰!我们无论做什么事,只要能像水手们那样不畏艰难,去奋力“冲刺”,就一定可以成功!
端午优秀作文篇7
每年的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但不过今年的端午节我过得很特别。
我和奶奶等天黑了再去包粽子。夜幕降临了,弯弯的月儿,像是金色的小船在蔚蓝的大海上航行;银亮的繁星,像是睁开了明净的笑眼,在高高的天幕上眨动。家家户户都在院里忙着——包粽子。我依偎在奶奶身旁,学着包粽子。
奶奶真会包粽子。她用汤匙在盆子里挖了些糯米,用手把粽叶卷好,将糯米倒进去,然后用五彩线系好,把包好的粽子连成一串。奶奶包的粽子真好看,像羊角形的叫“三角粽”。各式各样,有趣极了。
我包着粽子,忽然想起一件事来,就问:“奶奶,为什么要在农历五月初四的晚上包粽子呢?”奶奶笑着回答说:“包粽子还有一段故事呢!”“奶奶,那您给我讲一讲这个故事吧!”我恳求地说。“好吧!”奶奶摘下老花眼镜,摸着我的头说。我双手托着下巴,睁大眼睛听奶奶讲这个动人的故事。
“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位爱国诗屈原,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对恶势力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但楚怀王听信谗言,反而疏远了她。公园前278年,楚国都城被秦国攻破,屈原悲愤交加,于这一年五月初恨投江,以身殉职。消息传出后,汩罗江岸边的人们争先恐后驾着渔船打捞他的'尸体。有的人鱼儿、虾儿伤害了屈原,纷纷从家里带来了米饭,“莫伤忠良,莫咬屈原”。后来每逢五月初五,人们便采了粽野,包着肉、饭、枣等,做成粽子,投入江中祭奠屈原。”
奶奶的故事讲完了,我想了很多很多。屈原忧国忧民,为国家着想。我们要像屈原学习他那种爱国主义精神。
端午优秀作文篇8
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离骚》、《天向》等不朽诗篇。
公无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楚顷衰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衰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城。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城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
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纷纷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有此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汪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
从此,每年五月初,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端午优秀作文篇9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午、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挂钟馗像,挂艾叶,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配香囊等等一些公益性的活动。
端午节的意义就是纪念历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是让鱼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
我们这里的习俗是,端午节前几天每家会买粽叶糯米在家中自己包,粽子里的馅可以放红枣、火腿、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口味,自行选择。人们把包好的粽子,五个一扎扎起来,挂在高出这样可以防馊。南京人在吃粽子的时候大多都喜欢放糖。
现在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到了端午节大家只要到街上,或菜场上都能买到现成包好的粽子,有馅的、无馅的、生熟都有,真方便。
我最喜欢吃粽子了,每逢过节,我都能吃上好几个,它甜甜的、粘粘的,还有一股清香味,粽子真好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