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游记作文
写好开头和结尾是作文成功的关键,开头需要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结尾则需要总结全文。写家乡游记作文要注意什么?这里给大家提供家乡游记作文下载,供大家参考。
家乡游记作文篇1
我的家乡在广东粤西的一座小城上,那里有我的朋友与亲人。所以对家乡的习俗我耳熟能详!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忙把新桃换旧符。”古时候的人们用这样的方式来迎接春节的到来。现在,许多地方还保留着各种各样的习俗,我的家乡也不例外,每当我想起家乡的春节,心中的涟漪还在微微荡漾,仿佛还在为春节的热闹欢呼雀跃着。
在每年的小年,人们就准备春节的来临了。在这几天中,家家户户都会要请亲朋好友来家中做“籺”。”籺”是我们家乡的特色美食,籺分为甜与香两种味道,甜的馅料是用椰丝,芝麻与砂糖做的,而香的则是在甜的基础上加上葱白和猪油。刚出炉的籺要趁热吃,咬一口,嚼一嚼,糯米的韧绵与艾草的的清香相互交织,吃在嘴里,美在心里,味道绝对一流,使你忍不住再吃一个。
除夕到了。这一天,家家户户贴上春联与门神,以示来年如意吉祥。外出工作的人都要回家与家人吃一顿团圆饭。团圆饭的菜品有很多,有鸡、有猪,但一定要有鱼,寓意年年有余。全家人都要守岁,等待新年的来临,凌晨十二点到了,人们都会在自家门前放鞭炮,寓意辞旧迎新,一夜下来,鞭炮声不绝于耳,直到东方欲晓,才回复了原本的平静。小孩子们在新年是很欢喜的,因为他们会收到父母给的压岁钱。压岁钱的真正含义不仅仅停留在这个"钱"字上,它更多地包含了长辈对晚辈的爱和希望。
在过完年之后,就迎来了我们家乡最有意思的一景,那就是——“年例”,这个年例并不是一般的活动,而是粤西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届时以各村各街为单位,从农历正月初二开始,一直到二月底。他们会在定好的那一日举行年例盛事,包括歌舞表演,游神,大摆宴席,烟花竞放等等。到那时候,各家的亲朋好友相聚在一堂,大人们三五成群地聊天,小孩子们则嬉戏打闹,。年例的菜品也丰富多彩,下至鸡鸭鱼猪,上至各种山珍海味;各种菜品被厨师们做得色香味俱全,令人垂延三尺。桌上,筷子频频交错,人们都为这些精美的菜品称赞着,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
元宵上市,春节的最后一天到了,街道上到处张灯结彩,广场燃放烟花,一串串亮晶晶的光点从广场上升起,随着一声爆炸声,光点变成了漫天盛开的礼花,大地和天空被满天烟火照得通明。天上的美景转瞬即逝,但给了人们的惊喜还在蔓延……
虽然家乡越来越现代化了,但是这些习俗,紧紧地扣在家乡的人心中,永远不会磨灭。
家乡游记作文篇2
每次过年时,我都格外快乐。
因为,只要过年,大人们就一定会去买东西,我也就可以顺手取些小玩意。有人要问了,为什么不在平时买,而非要在过年时买呢?这里头呀,可大有讲究。
平日里,大人们都省吃俭用,虽说还不到一块一元硬币都舍不得的地步,但是,至少不会随便给我们小孩子买玩的。可是呀,到了过年就不一样了,大人们出手都特别阔,我们可以多拿些吃的糖呀,卡片呀。总之,小件的东西可以随便拿。在超市里买上了年货,离祭祖也就不远了。记得上一次烧祭祖菜的时候,足有十几个盘子,最中间用最大的碗放了一条红烧鱼。今年,也是这样。
和日常的吃饭不同,这祭祖的时候,可庄严的多。大人们在桌子正对门口的方向上摆了烛台,和一小杯土用来插香。每个人都一定要拜三次,许几个心愿,像什么出入平安之类的,在这里我就不多说了。把用烛火点燃的香插进土里,再等上一会儿,说什么请神呀,先人的灵魂呀吃饭。其实,在这段时间里,桌上的菜不会有任何改变,也不会有筷子自动在虚空中漫步的灵异事件。外婆说,这是因为他们在另一个世界里,相当于投影出了饭菜,所以对现实不会有任何影响。在这段时间里,所有人不得看手机、电视,不可随便讲话,不然可是对它们的大不敬。吃完饭,就到了放鞭炮的时候了。
每次祭祖,外婆都会拿一大包用黄纸做的“钱”,有的画着鲜红的莲花,有的折成元宝。把他们放进一个红色的炉子里烧掉,妈妈说这些钱可以让阴间的人花。先人们的灵魂可真幸福啊!每年都有人们给他们送钱。边感叹着,我去看那烈火,像无底洞一样蚕食着纸,那些被吃掉的地方,穿过无形的墙,到过阴间。看着那金黄明亮的火,我就有一种奇怪的感觉,仿佛这世间只有这朵放着金光的花可以让事物来回穿梭于阴阳两界,而这花又有一种奇特的包容性,让人忍不住要扑上去。这恐怕才是飞蛾扑火的真正原因吧。送完了黄纸钱,我闲来无事,开始看动画片,过了一会儿竟想起了一件比看电视还要好玩的事,那就是——放鞭炮。
每次早几天的时候,爸爸都会去买一千多块钱的鞭炮。有些时候会少一点,但量也十分大。吃完饭到现在也没过多久,急不可耐的黑夜便侵吞了黄昏的余辉,那唯一的一抹暗红在山尖沉寂,形成无尽的暗。随着第一道光和第一声炮响,黑夜的空间开始被切割,一把把“刀”直冲云霄,随之破碎,最后消失。有时还带点着夜的鲜血。好似炮为刀俎,夜为鱼肉。那砧板上的肉,唯一的优势就是打不碎,再怎么切就是会很快愈合,好似对着空气一样。
十点早过了,放炮的人却越来越多。渐渐的,夜披上了新衣服,带上了新帽子。但是,这些都没有那用几村的灯火做成的鞋好看,红红的,亮亮的。
家乡的节真让人快乐呀。
家乡游记作文篇3
农历正月十五这一天,是过元宵节的日子。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次过元宵节时,我都十分开心。因为家乡的元宵节独一无二,所以这一天,我都会满怀期待。
每年元宵节,我都会早早的起来,干完一件件事情后,最让我兴奋的时刻就到来了。
我来到小区广场,看到许许多多的绳线上粘着五颜六色的纸条,纸条上是密密麻麻的字,是猜灯谜!我看看一张纸条:(打一成语)。我来了兴趣,再一看谜底:笑死人。我开始思考了,笑死人......笑死人......笑死人......我明白了!是乐极生悲。我赶紧扯下纸条,带着答案去了领奖台。报完答案,领奖台的阿姨笑眯眯地让我从抽奖箱中抽奖,我抽中了块肥皂,这时,我觉得这肥皂是世界上与众不同的。
回到家,一进门就闻到一股香味,是汤圆!妈妈端给我一碗汤圆,我尝了一口,一股甜甜的腻腻的以及糯米的味道一下子涌进嘴中,我立刻狼吞虎咽起来,汤圆太好吃了!
晚上,我和家人一起去华清池赏花灯,一进大门,就看见各式各样的花灯形成的壮观画面,那些花灯颜色颇多,让人目不暇接。有龙的样子的花灯,有荷花形状的花灯,还有人的模样的花灯!走到终点,从高处往下望,数不胜数的花灯形成璀璨的星空,让我惊叹不已!
有趣的灯谜、美味的汤圆、壮观的花灯都是家乡元宵节的亮点,也是它们让我所期盼,更是他们给了我元宵节的乐趣,我爱家乡的元宵节。
家乡游记作文篇4
我的家乡在湖南宜章,我们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风俗习惯,春节也不例外。
家乡的腊八节是不会怎么重视的,要到腊月十五后年味才渐渐浓起来,这个时候,喜欢喝酒的人家,会开始自酿米酒,用来春节时招待客人;糯米甜酒,则是大部分人家必备的,味道甜甜的,很多人都喜欢;市场上也已经很旺,大家都开始置办新衣服、新的日常用品。
在我们那,腊月二十四才是小年,小年的前一天,家家户户都会进行大扫除,包括天花板、地面、家具等都会搞清洁,以迎接新年的到来。小年时大人们忙着开始做糍粑,家乡的糍粑很有特色,分为两种,一种是舂糍粑,另一种是蒸笼糍粑,前者的做法是先将糯米煮熟放入石臼中,由两个壮汉用杵轮流捣碎、捣稠,因糯米团有粘性,会粘住杵棒,没有力气的人可做不了,糍粑舂好后会用手压成直径约15厘米、厚度约1厘米的圆饼,平置晾干;后者是将糯米粉揉成团上锅蒸熟,做成的糍粑直径约5厘米、厚度约0。5厘米,平置晾干;两种糍粑的保存方式也很特别,是需要在水中保存,而且需要用稻草杆烧成的灰,一层糍粑一层灰的放置在瓷缸中,稻草杆灰是一种天然的碱,可以延长保存时间,这是民间的智慧结晶。
腊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人们会杀猪和磨豆腐。有一部分猪肉会做成回锅肉和腊肉。豆腐做好后,还要做酿豆腐,馅料一般有猪肉,牛肉,葱,冬笋。
到了除夕早上,家家户户开始杀鸡杀鸭,忙着准备年夜饭,还要祭祖。准备好后家家户户都贴春联。小孩子们大部分时间都会放鞭炮。家乡的习俗,新嫁的女儿这一天还要回娘家吃年夜饭,所以团圆饭的时间有些人在中午就开始了。
晚上人们洗完澡都穿上新衣服,从头到脚焕然一新。大人们围着火炉聊天看电视,小孩子们就在外面放烟花。天上到处都是烟花,这是小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候。到了十二点多钟要睡觉了,由主人亲自关门,还要放鞭炮,我们这叫做关财门。
大年初一,主人早早的开门放鞭炮,这叫开财门。初一一般是去长辈家拜年。
初二大多是去外婆家。
过了元宵节,年已经接近尾声了,天气变暖,大家都开始干活了……
我的家乡宜章的春节过得分外热闹!
家乡游记作文篇5
我生在广州,长在萧山。萧山是我的第二故乡。这里处处有着迷人的景色,而其中,最是美丽的当属九溪美景。
“去九溪喽!”在这个清香袅袅的早晨,我们的车子从家里出发,奔向九溪。
一路上,青山绿水。在阳光的照射下,眼前的一切是那么的生机勃勃。
到了,到了!我迫不及待地跳下车,扑入眼帘的是一条小径和边上成片的野花,一簇簇娇嫩洁白的小野花犹如孩子在眩目的光芒里眨巴着眼睛,又像千百颗闪耀的星星,在万绿丛中开放,展示着它的美丽。几只美丽的小黄蜂扇着小翅膀和花儿做着游戏。风吹草动,花动心动,清新的芳香飘荡起来,让人陶醉。
我张开双手,闭眼深呼吸,来不及感慨就听到传来哗哗的溪流声。在那!小石桥下溪水清澈见底,流水和石块撞激,形成一朵朵盛开的小白莲,底部的水草随波舞动。溪水穿过道路,九溪呈现了它与众不同的诱人一面。
九溪的路曲曲折折的,蜿蜒无尽地在眼前延伸。山谷幽深,林木茂密,然而越走路越曲,愈行景愈深。攀缠的老树投下浓重的绿色。路两边有许多的茶园,一层一层美丽异常。这一路的风景真是美得不行。不禁使人想起,清代学者俞樾游后赋诗说:“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叮叮咚咚泉,高高下下树。”心境也随之悠然淡远开来。
晌午,我们在一个农家小院前停住脚步。哈,怂着尾巴的雄鸡,在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真是有趣。我们找了个大树底下的座位坐下来,主人给我们一人泡了一杯龙井,空气里飘散着清香的茶香,我不喜欢喝茶,但也觉得清凉解渴。很快,菜上来了:土鸡,土豆,青菜……满桌的土菜,甚是美味。瞧,连农家的小灰狗都闻香跑来了,卖力地摇着大尾巴。爸爸给小灰狗扔了个骨头吃,我和妹妹便倚着座位津津有味地看它吃。
吃饱了,我和妹妹跑到农家后山坡上玩。是茶园!一眼望不到边呀。我和妹妹玩捉迷藏的游戏,不过,很快,我们的队伍庞大起来了,因为加入了好几个当地的农家孩子,而我们似乎是认识很久了一样,友好而默契。
啊,迷人的九溪,世外桃源般,让我流连忘返!我爱我美丽的家乡九溪!
家乡游记作文篇6
今天,奶奶带我到乡下去玩。乡下的小河可美丽了:岸边垂柳依依,河水青青,河面上还不时咕咕噜噜地冒出像珍珠一样的水泡泡。
记得夏日的时候,微风吹拂绿水,千条万条柳枝飘拂着,河面上浮起荷叶片片,不时飘来阵阵荷花的清香。晚上,我和几个小伙伴总爱静静地坐在河边,仰望那天上繁星点点,倾听小河里蛙声片片。每当这时,我们的心就会飞到很远很远。
冬天是收获的季节,大人们带着铁锹,拿着麻包,兴高采烈地来到河边,每当按住大人们扔上来的鱼时,心里特别快活!鱼捉光了,又挖起藕来,掀开泥土,顺着藕的走向一拽,一条条两三尺长的圆滚滚的藕就拖了出来,这真是“鲜鱼肥藕”啊!
我多么爱那给人们带来欢乐的美丽的河啊!
家乡游记作文篇7
今天是大家期盼已久的正月十五元宵节。大家是不是在桌前一边吃着香甜的汤圆,一边看着精彩的电视节目呢?
我们家乡,每年的元宵节都要放烟花,看花灯,今年也不例外。晚上,我和老爸老妈来到街上看花灯。只见马路上人山人海,整条马路都变成了“人行道”,一眼望去看不见人流的末尾。
提起元宵佳节,除了汤圆,我想更多人会想起赏灯。而在我的家乡,正月十五上午的游街“闹元宵”却更被人们看重。
清早五点多钟,便有大批人马在水镜广场聚集。老人,小孩,还有其他各式各样的人都在队伍里满面春风。打腰鼓、划旱船、扭秧歌,无人不迫切地表达着自己的欢喜。游行队伍从大街小巷走过,路边观看的人摩肩接踵。调皮的小孩,拿出过年没放完的鞭炮,“刺啦”一声擦燃往人群里一丢,吐吐舌头就跑掉了。只剩下老妈无奈的苦笑、抱歉的赔罪及众人宽容的笑声。狮子在街上上蹿下跳,长龙在人海中上下翻腾。夹杂着震天撼地的锣鼓声,欢乐的气氛沸腾到了极点。
元宵是团圆的日子,自然少不了一顿丰盛的午宴。宴席通常在中午十二点开始,万家鞭炮齐鸣,当满城的地面都被喜庆的红色铺满时,人们便开始吃饭了。汤圆当然必不可少——每当到了元宵,奶奶的汤圆最令我挂念——奶奶不会夹馅,所以总是把汤圆揉成一个个小团。但这一点都不影响它的味道:煮好后盛起来,一人面前一碗汤,加上白糖和炒好的芝麻,绝不亚于蒋雯丽代言的那“味美香甜甜”的“三全凌汤圆”。
吃完汤圆,我们又来到广场观看礼花。只见深蓝色的天空布满了五彩斑斓的礼花,开放的礼花如一个个彩球,似一朵朵雪花,像一颗颗拖着彩带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的如同白昼一样,把元宵之夜变得无比美丽,我简直是被迷住了。
月亮渐渐西落,我依依不舍得离开了。但观灯的人还是络绎不绝,各种彩色的灯像天上的繁星一样,大放光彩。真是“一夜花灯醉,只缘春意浓”。
我相信,随着祖国的日益发达,今后的元宵节一定会更好、更令人们期盼!
这就是我家乡的元宵节!
家乡游记作文篇8
我们每年中秋节都过得很平淡,可是今年的中秋节却不一样,因为我们龙港乡在河里面放了两条用钢铁和彩布构造成的龙。
到了中秋节的晚上,我们一家人吃个晚饭,然后我对爸爸妈妈说:“我们大家一起去看用两条用钢铁和彩布做成的大龙。”我们沿着公路一直走到河岸边,有管理人员在出口和入口把守着,我们按顺序从入口进去。哇,好多人啊,河岸的旁边都张灯结彩。我们沿着河岸的路走了进去。啊!我们先看到了一个用钢铁够造成的大塔,看见左边放着仙姬送子的一幕幕画面;右边放着制作茶叶的景色,我就用手机把景色拍里下来。
接下来,我们慢慢地走到放着两条栩栩如生的.大龙那里,只听见,音乐一响,两条大龙就亮了起来,哇,好漂亮啊!桥中间还放了一只大花球,两条大龙随着音乐摇头喷出水来,一条龙喷向左边;另一条就喷向右边,好像双龙戏水。我连忙用手机把这个难得一见的景色拍了下来。
看完了景色,我们沿着出口走了出去,我心里想:今年的中秋节过得比往年不一样啊!
家乡游记作文篇9
春节悄悄地跟着冬天的脚步,欢天喜地来和我们欢聚一起。你看!家家都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店铺也挂上了喜庆的红灯笼,整个世界都喜气洋洋,红红火火。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一进腊月,人们就像蜜蜂一样忙碌起来了:晒腊肉,腌咸鱼,晒腊肠,炸丸子,做藕夹还要为孩子们准备新衣服,压岁钱,希望他们来年学习更上一层楼,天天开心。虽然有些累,但每个人都开心地笑着,流露出幸福的神色。
中国红在这一天可谓是欢迎的颜色了:红红的鞭炮,红红的灯笼,红红的对联,红红的红包红色,在中国人眼里,是吉祥色,幸福色!
大年三十了!一家人忙里忙外,做着团圆饭,小孩儿呢?则有懂事的大哥哥大姐姐带着,去放炮竹烟花,一声声烟花划过天空的声响,打破了夜晚的寂静,无数烟花绽放空中,描绘除夕之夜的美好画面。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烟花闪烁,鞭炮引吭,过年的气味仍弥漫空中,沁入心田。
家乡游记作文篇10
粽叶香随着农历五月初五龙舟打鼓声响起,飘入高州千家万户中。
说起端午节,我们那里更喜欢叫它龙舟节,但在乡下地方,也鲜有条件赛龙舟。我记得我们那边有一首每个孩子都会用家乡话唱的歌谣:腾腾转,菊花园,炒米饼,糯米糍,五月初五龙舟节呀,阿妈带我睇龙船,我唔睇,我去睇鸡仔……小孩都是在这样的歌谣中,迎来一个又一个的龙舟节。
每年在端午节前一天晚上,妈妈就会泡上一盆糯米,为第二天早上包粽子做准备。一般都是姐姐和妈妈一起包,我和弟弟在一旁看。我们的粽子是四角型的,有两种味道。一种是碱水粽,呈金黄色的,有种淡淡的清香。另一种是咸香粽,主要材料是以绿豆、瘦肉、咸蛋为主,味道醇香浓厚。
除了包粽子,端午节还有吃荔枝,喝艾酒,洗艾水澡的习俗。当天一大早,奶奶已经把刷牙的水准备好了,上面还飘着几片艾叶;到了正午十二点,奶奶就会到田野山沟的一些地方,找一些我叫不出名字的植物,大大一摞,夹杂些艾叶,放进灶房里煮水给我们洗澡,传说会洗去一个人身上污秽,让人精神气爽。爷爷奶奶还会在端午前一个星期酿艾酒,让每个人在节日都能喝上一点,每次我都迫不及待的叫着“我要喝,我要喝!”因为味儿是甜甜的,连我们小孩都很喜欢,总会和大人们争着喝呢!
说着说着,仿佛又飘来了那过节的快乐和那浓郁的粽香……我爱我家乡的端午节。
家乡游记作文篇11
青蟹的外壳是青绿色的,它生活在海涂里,喜欢吃小鱼、小虾和小型贝类。平日里,它总挥舞着两个大钳子,威风凛凛的样子真让人心生畏惧!但谁也想不到它可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
青蟹有红烧、清蒸、油爆等多种做法,每种烧法都有它独特的味道。但今天,我要做的是“家烧”。青蟹抓到后,先给它冲个凉水澡。我拿起刷子,给它一阵“洗刷刷”。把它洗干净之后,他就要进入锅中去泡温泉了!
把青蟹放进锅中,让它四脚朝天,无需太多配料,只需加些姜片和适量料酒就好,这样,既能除腥,又能保持青蟹原有的美味。然后,再加少量水,盖上锅盖,即可开火焖烧了。过了一会儿,青蟹感到不对劲儿,就想爬出去,可锅壁太滑,爬不上呀!慢慢地,青蟹的身体越来越红,直到红得像一团火焰,它那对大钳子不再像原来那样趾高气扬,在空中乱舞了,而是蜷缩在自己的身体下,失去了原来的威风,好像向我们投降了。这温泉就算泡好了。
揭开锅盖,一阵鲜美香甜直扑口鼻,真让人馋涎欲滴。我迫不及待地把青蟹的八只脚一只一只地折下来,把白嫩的肉吸光,然后,掰开蟹壳,顿时,一股浓浓的香味飘进了我的鼻子,定睛一看,那金灿灿的蟹膏,白嫩嫩的蟹肉,真诱人呀!一口塞到嘴里,那蟹膏香浓味厚,那蟹肉鲜甜爽口,还有点Q弹,真是人间美味,让人爱不释口啊!紧接着,我食指大动,狼吞虎咽,转眼间,一只青蟹下肚了。我意犹未尽地把青蟹的残骸打开检查了,瞪大眼睛扫描了一番,确实没有一点肉了,我才不甘心地吮吮手指头。
我家乡的特产怎么样?不错吧!听了我的介绍之后,是不是口水“飞流直下三千尺”呢?还等什么,快到我的家乡来尝一尝吧!
家乡游记作文篇12
家乡的变化
我们的家乡在短短20年里,从窄小的石子小路和到宽敞的水泥大道,从没电视到有电话,从旧泥屋到高楼等。这一年一年翻天覆地的变经,真是日新月异。
我常听奶奶说起以前,人们生活十分困难,一天三餐连吃也吃不饱,还要起早摸黑地在田地里干活,吃上一点大米也不容易,更不要说鱼、肉了。
从前的时候,没有电,家家户户都用煤油灯照明,并且都住在低矮的小屋子里或茅草屋里,晚上,作业、读书都看不清楚。就拿我们的邻居家来说吧,以前住着小茅屋,每天都吃二三碗稀饭,即使这样 ,家里还常常揭不开锅,改革开放以后,他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慢慢地建设自己的家园。他天天省吃俭用,把钱积攒下来。经过了十几年的辛勤劳动,他用自己血汗挣来的钱造起了一幛三层楼,外面贴上 了瓷砖,里面装璜得非常美丽。还摆着一组组款式新颖的家俱。柜子上放着一台29寸的大彩电,彩电下面放着一台VCD和功放机。现在家里面貌变得焕燃一新,这一切都是党的改革开放和他的勤劳所 得到的。
从前的路又小又窄,还有小坑,很不平整,运输只能靠拖拉机、手推车,每逢集市日道路还经常堵塞,极不方便,我记得我小时候的一天,我高高兴兴地背着书包走在上学的路上,快要到学校的时候, 天突然哗哗地下起了大雨,我一看就连忙往学校跑去,可一不小心地摔倒了,弄得一身是泥,我爬起来,哭着跑回家了。
近几年来,靠党的好政策,好领导,靠着人们的勤劳,我们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来到村口,放眼远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崭新的砖瓦房舍,使人爽心悦目,特别是那一条刚刚新建的水泥公路,穿村而过,到了上、下班时间,摩托车、自行车、汽车,川流不息。公路上热闹非 凡,现在下雨也不用怕了,更不用怕摔倒在地了。村里还建起了一排排崭新的厂房,时而从里面传出隆隆的机器声,人们可以不出远门在这村里上班。
宽敞明亮的房子里,电视机、电冰箱等家电一应俱全。人们在工作之余,渴了,可以打开冰箱从里面拿出饮料;累了,靠在沙发上收看电视。大米饭、鱼、肉更是家常便饭。家乡人民的生活真是富裕了 。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相信,我们家乡在不久的将来会变得更美丽,更富裕。
家乡游记作文篇13
家乡的中秋节每年中秋节我和爸爸妈妈都要买好月饼,芋艿和一些小果去老家与爷爷和奶奶团聚。到了老家我看见了爷爷和奶奶正在表表演京剧,我想爷爷和奶奶肯定在表演晚上的节目。
想完,就叫:“爷爷奶奶好!”奶奶和爷爷同声说:“孙子好。”到了晚上,爸爸和妈妈把月饼芋艿和一些水果拿出来,说:“要给表演好的人才能吃这些水果;不好的人只能吃一点点水果。”第一个表演的'就是我,我非常紧张只好大声的朗诵《小时》。
小时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遥台镜,飞在清云端。唐——李白我朗诵玩了《小时》大家多说:“很好。”接下来就是我的爸爸和妈妈他们来表演唱歌《坏天使》当爸爸和妈妈唱完时我们又说:“十分好。”最后终于到了爷爷奶奶,表演的是京剧,我开心的说啊!我终于猜对了爷爷奶奶表演的节目,当爷爷和奶奶表演完了节目,我们在次说:“十分好。”啊!这个中秋秋节,不仅能欣赏节目还能吃到水果、月饼和芋艿。
家乡游记作文篇14
我的家乡在长兴,那里是一个习俗很多的地方。
我的家乡有许多的习俗,如:过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忙着把家里打扫干干净净的。来来往往的人去做客。客人来到家里,总要泡一些糖茶和茶叶茶来给客人们喝,与主人聊天。到吃饭的时候,长辈总要坐在上座,桌子上会有很多的菜。
吃完饭后,客人在走之前会给孩子们一个大红包,孩子们拿到红包一般都会很高兴。晚上,每家每户都要放爆竹和烟花。天空中的烟花五彩缤纷。色彩明丽。我家也放了烟花,有大的,有小的,不响的,响的……各种各样。烟花放了有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到了半夜时,我们也要下楼去放爆竹,表示迎接新一年的到来。那时还要吃饺子,表示新一年的第一顿饭。这就是我们长兴过年的习俗。
中秋节的时候我们吃月饼,赏月亮。看到月亮我往往会想到嫦娥奔月的故事。我仿佛看到嫦娥在月宫里偷偷的哭泣。元宵节我们吃汤圆,表示团团圆圆。
我的家乡有很多的习俗,这里的习俗都是有很大的意义在里面。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尊重这些习俗,我们也要懂得这些习俗,我们也要懂得这些意义。我爱我的家乡。
家乡游记作文篇15
今年的中秋节我是在农村老家度过的。
清晨我早早的起了床,洗脸刷牙吃早饭,然后兴奋地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超市买月饼和其他食品。好不容易捱到了晚上,天还没有黑,就有鞭炮噼噼啪啪的响了起来,爸爸妈妈在阳台放上一个小桌,我帮他们把赏月的食品一一摆放整齐。天空的月亮今天真圆啊,散发着皎洁的光,时而还害羞的躲在云朵后面呢。我一边吃月饼,一边听爸爸讲中秋节的故事。
传说古时候,一个叫后羿的神箭手,他有一个美丽的妻子叫嫦娥,一个道士送后羿一颗仙药,人吃了会长生不老还能成仙,可后羿不愿意离开嫦娥,就把药放进了百宝箱。后羿有一个弟子叫逢蒙,他乘后羿出门打猎,就到后羿家里翻找仙药,嫦娥为保护仙药,就抢到手吃了下去,吃了仙药后,嫦娥慢慢的升天了,嫦娥舍不得后羿,就在离地球最近的月球住下来了。
听完这个故事,我盯着月亮看,努力想看到嫦娥居住的地方。爸爸和蔼的轻拍一下我的头说:傻孩子,这是神话故事,没有嫦娥住在月亮上的,就算住在月球上,距离地球38万多公里呢,你也不会看见的.。我和爸爸把赏月的小桌抬回房间,品尝着精美的水果和食品,开始看精彩的中秋晚会了。
真是一个精彩难忘的中秋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