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得文网 > 作文 > 作文大全 >

过清明节扫墓作文

时间: 新华 作文大全

一个好的作文应该是主题明确、结构合理、表达准确、文字优美、有创意、有思想深度、有真情实感、符合题意、有逻辑性的。写好过清明节扫墓作文有什么技巧?这里给大家整理过清明节扫墓作文,方便大家学习。

过清明节扫墓作文篇1

正所谓“清明时节雨纷纷”,这次清明回老家也是下着蒙蒙细雨,这雨好像迎接我们一般,不紧不慢带来了清爽。

清明节的一大习俗“扫墓”正是我们此行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我最期待的环节。我兴高采烈地接过爸爸手中的柴刀,爸爸扛着锄头,妈妈拿吃的,姐姐捧花……一切准备好了,我们出发。

毛毛雨还在不慌不忙地为我们送行。爸爸嘴角微扬,左顾右盼地开路;妈妈和姑姑大声地交谈着,时不时爆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我也一蹦一跳地跟着。山路上,两旁是不知名的草木,精神抖擞地立着;低头看,脚边是一簇簇野花,五颜六色,在雨中雀跃着;山坡上,也有一大片树林,在细雨中抖动着,发出“唰唰”的美妙声音,好像是在为我们的到来而舞蹈。

我们上了山头,走到墓前,我和爸爸清理干净墓前的杂草。妈妈她们在碑前放菜、倒酒,然后大家郑重地拜了拜。随后,我们吃了些果冻、饼干,就算完成了扫墓。

我们下山时,雨已经停了,植物在雨后发出一种清香。阳光洒在我身上,好像是我们扫墓的奖章,金灿灿,暖乎乎。

我喜欢扫墓,更难忘的是那雨中清明的美好回忆。

过清明节扫墓作文篇2

前些年时,我不大懂清明,只觉得它与正月弥漫的气氛不同。而它所有的习俗和更深一层的意思,却也算不上一无所知,对此我说不大懂,却也说不出哪点不解。

清明的气氛是凄凉哀婉的,古诗有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短短几字,勾勒出一副忧愁悲凉的'画面。你看,清明的愁,总是不同的,它总是淡淡的,却又哀婉,似乎是因人们的“愁”久久不散,便都融于这天之中了……

四月的清明,却不禁感觉有正月般的彻骨寒意,兴许是天公也寄思念与泪于此,不愿作美。黑夜破晓之际,灰暗的云层和烟雨代之,雨里的远景,呈现一片朦胧的美,一大片一大片连结的,偶有几座高耸的青山映入眼里,待细雨过后,微凉的风伴着轻淡的雾,显得更为清寒。

会有一行人徒步走到山下,路程挺远,说是踏青。雨后的叶,特别青,泥土的气息被风翻起,在空气里与青草香一同酿着。山依旧那般,与从前相比,路上的荆棘少了许多。再晚些,便陆陆续续来了些人,小孩儿跟在大人身后亦趋亦步地走着,而大人们则有两个在前头除了荆棘,为“后者”开出一条路来。汗珠从面颊滑落,滴进土里……

扫完墓后,归途的凉风令人舒爽许多。在别处,你可以闻到淡淡苦涩,那是艾草的气味,若还有未焚完的,你可以闻出它自身的气味,与气候较干燥时相比,有一丝潮潮的味与艾香一同浸进心里。

这天的雨下得不大,也不长,但总断断续续的,难免使人心生烦躁。饭,是凉的,但绝不是生的,我记得有一种墨绿色的小点心,在清明时分几个小摊上有卖着的,一般摊主是近中年的妇女,说话挺和气。点心有些油,泛艾草香,淡得很并不惊艳,却需在摊边买上几个,一是不常见得(至少岛外没见着,觉得稀罕得很),二则是不怕没有人吃下。它,挺甜的,似乎像要冲走清明的凄苦,带着甜味儿到心头最苦的地方。

清明雨来携愁思,看着清明的雨,心底会不由自主地掀起层层涟漪,印象里它的天就没晴过。前有故人诉清明气氛之凄楚,后便有许多人应和着,我还是不全懂,但现在也大抵明白了,或许,我不懂的,可能永远不会懂,有些时候,也不用太执着罢。

过清明节扫墓作文篇3

4月x日是清明节,我很早就起床。今天我跟爸爸妈妈去扫墓。我们来到体育馆时天还朦胧亮,可那里已经是人山人海,弯弯曲曲的队伍排到了大门口。我们在雕塑像下等叔叔婶婶,没等多久他们和弟弟都来了,随后我们也加入了排队大军中。我们随着人群慢慢向前移动。向前望去那载客的汽车一辆接着一辆,仿佛一条钢铁巨龙。大约过了四十五分钟左右,我们乘上去扫墓的专车,带着我们向目的地进发。

我们是去给爷爷扫墓的。爷爷离开我们已经有三年了,有时候我会很想念爷爷。爷爷在的时候,他对我可好了。爷爷经常会问我:“清莹你喜欢吃什么?爷爷买给你。”有时候爷爷还会对我开玩笑,因为我长的比较瘦。爷爷就会说:“清莹你的胳膊像黄瓜,你的脑袋仿佛小西瓜。”随后就哈哈大笑。汽车的刹车声打乱我的思绪,我们的目的地到了。

我们来到爷爷的墓地,爸爸深深地鞠了一个躬,然后说了一句“爸爸我们来看你来了。”随后妈妈和婶婶把祭品拿出来放好。同时叔叔把香点燃,深深地鞠了一个躬,然后插上。爸爸则打扫墓地的清洁。把这些打理好后。爸爸妈妈和叔叔婶婶开始吹锡泊,我和弟弟也加入了。香慢慢地燃烧着,一缕缕青烟缓缓向上飘,烛光一闪一闪地。大家都沉默不语,默默地看着。我还看到爸爸的眼睛里好像有泪水。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终于要说再见的时候了。我心里默默地对爷爷说:“爷爷我要走了,明年我还会来看你的。天阴阴的,好像人们的心情。这时我突然想起一首古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或许对亲人思念的一种寄托吧!

过清明节扫墓作文篇4

昨天是清明节的第二天,也是一个扫尘的日子,我、弟弟、爸爸和妈妈一起去了乡下奶奶家,准备一起去登山扫尘。

“清明时节雨纷纷。”不错,昨天天上是下着小雨,我们也无话可说,也只有踩着泥腻的山间土地一步一步的奋力的向上攀登。

终于到了太公、太婆和小爷爷的合墓前,我们所有所有的人都是肃然起敬,直立在他们的合墓前面。爸爸递给我一根已经燃烧起来的香,香在不时的向外冒着烟,那香味是那么的浓重,让我一闻到这样子的香味,马上显示出一副沮丧,而又难过的样子。我们所有的人的手里都拿着香,一起为在“九泉之下”的太公、太婆和小爷爷鞠了一个九十度的躬,以表示我们对他们所有人的崇高的敬意。

我转身拿起早已准备好的花篮,恭恭敬敬地放在了太公、太婆和小爷爷的合墓前。花篮里的花都是白色的,在花篮上还有几根白色的带子死死的捆在了花和花篮上。在几片绿叶的衬托下,更加显得庄重,而又肃穆了。

我们拜完了之后,就开始给在”九泉之下”的太公、太婆和小爷爷烧在阴间的钞票,爸爸知道他们很会玩麻将,就多烧了一些给他们,有一亿的,有两亿的,有一百万的大钞票,还跟他们说:"人人都有不要抢。”我一听还好玩,他们有这么多钱一年也花不完,还用抢什么呢?

太公、太婆和小爷爷你们“走”的那么的早,我都没有好好的孝敬孝敬你们老人家,你们就离开了我的身边,在那,陪伴你们的只有孤独和寂寞,不……不……不……还有那“无情”的春、夏、秋、冬和绿树繁茂的山林.要是你们还在我一定会好好孝敬你们的.

在走的时候,我们又再次向他们拜了一拜,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过清明节扫墓作文篇5

在清明节前几天的上午,我们的心情非常兴奋,因为我们老师说今天下午要去扫墓。我们中午就把沉重的书包背回了家,准备了一大杯子水。下午去学校的路上我们发现下雨了,就开始猜测能不能去扫墓。真是天公作美,到我们集合时间,雨过天晴。

我们起程了,前面一个鲜艳的旗帜,写着黄色的大字:沂河实验学校,我们走过了上坡又到了下坡,途中还遇到了“周记”盒饭,我们都哈哈大笑。不一会看到了“华东烈士陵园”几个大字,我们都狂奔而去,进了烈士陵园,我们看到了花花草草,我们看到的草生气勃勃,那是烈士的英灵滋润着那碧绿的小草。我们看到的花,芬芳迷人,那是烈士们欢快的笑脸在为抗战胜利而欢笑。我们看到的树笔直挺拔像一个站岗的士兵,那是英灵在树里面,那是英灵又一次焕发。到了烈士纪念塔,我们学校的刘丽娜老师宣读扫墓流程,我们学校还敬献花圈。我们走到烈士纪念前,有两个“一小”的解说员,给我们介绍这上面有哪位伟大领袖的碑文,我们不由的赞叹,这两个小解说员的口才。我们走到了烈士纪念馆,走进去一看这里有好多烈士的名字,一块碑上有上百个烈士的名称,在一个碑上我发现了一个叫刘巍安的烈士,这位烈士是跟我奶奶一个庄的,我们走出烈士纪念馆。又到了抗日浮雕纪念馆,我们一边走一边看,走到一幅浮雕前不由得停了下来,是日军把我们中国无辜的老百姓推落悬崖,我们不由得攥起拳头。走到了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我们看出了日中实力悬殊,我们国家当时只有大刀、手枪,而日军却有机关枪、望远镜。最可恨的是有的日军队伍十分卑鄙,为了胜利不择手段,竟使用毒气弹。

我们瞻仰完先烈的光辉,使我最自豪的莫过于我们老家出了一个副司令—刘巍安。

过清明节扫墓作文篇6

清明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这一天要祭祖扫墓,追思逝去的先人,古时候,还有禁烟火一天的习惯,所以又叫寒食。为了弘扬中华文明,尊重民族习惯,几年前,政府规定清明节放假一天。

清明前后,正是春天中气候最宜人的时候,人们趁着大好春光,到乡村野外去祭祖扫墓,也可以徜徉在美好的春光里踏青赏绿,既追思了先人,接受一次传统教育,得到鼓舞,又可以接受一次大自然的洗礼,振奋精神,实在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因此,每年清明我都要和儿孙们回老家上坟扫墓。

今年我们分别去合肥和肥东,连续两天,进城还乡,虽奔波劳苦,但感触颇多。

第一,无论城市农村到处是欢声笑语,康乐安宁的景象。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给城乡带来了巨大变化,城里居民生活比以前富裕了,乡里农民负担减轻了,城乡人民生活都有所提高,这是社会稳定和谐的保证;

第二,人们安全和防灾意识加强了,无论在哪里人们都知道防止火、炮引起火灾或者伤人,做到火灭人离、炮响人散。人们开始走向文明祭祖、扫墓的新轨道;五年级

第三,从烟茶到酒菜,可以明显地看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儿时所见“来了一位客,满村借鸡蛋、食油”的镜头,再也找不到了。好政策给人们带来好生活;

第四,农村眼下十室九空,青壮年都外出打工,留下的都是老人、妇女、小孩,农村的安全潜在着隐患。同时,农村住房随意建筑,杂乱无章,没有规划,浪费土地,连救灾通道也没有,这些都急待政府帮助解决。群众寄希望于新农村建设。

但愿明年清明再回去,能看到家乡新变化,农村新面貌。

8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