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得文网 > 作文 > 作文大全 >

春节拜年有关作文

时间: 新华 作文大全

写作文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以用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也可以用来记录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经历。下面是一些春节拜年有关作文免费阅读下载,希望对大家写春节拜年有关作文有用。

春节拜年有关作文篇1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在辟哩拍啦的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一年中最最重要的节日——春节。春节是中国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在这个节日期间,我的家乡有许许多多的习俗:扫尘、守岁、贴春联、放鞭炮、吃元宵、赏花灯、发压岁钱等等。在这些习俗当中,赏花灯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啦。

春节期间的每一天都是观赏花灯的大好时机,而最最热闹、喜庆的,便是正月十五元宵佳节了。每年的正月十五那一天,一、二十万人全部涌向了“花灯圣地”——夫子庙,来观赏美丽的花灯,欢度佳节。届时,夫子庙里人山人海,车水马龙。那场景,真是“蔚为壮观”呀!

夫子庙灯会期间,不仅来赏花灯的人们数量多,而且里面的花灯也是琳琅满目,数不胜数哩!有漂亮精美的荷花灯、生动活泼的兔子灯、可以伸长和缩短的花脸灯、大小不一的飞机灯和娃娃灯……

在我的老家——石佛村里,赏花灯是有一个规矩的,是“一走、二赏、三买”。这个意思是:一是边走边看;二是用观赏的角度去看;三是要边看边买。这下可把我们小朋友们给逗乐了。从夫子庙回来,一个小孩子至少拎一个花灯,最多的,一下子拎了三个花灯回来。这对我们来讲,真是一个天大、天大的好消息呢。

但这对调皮的孩子的家长来说,这并不吃亏。因为这样,才能让孩子满足,接下来,孩子们就十分地听话,也会把所有的作业都做完,你们看,这些家长,够“狠”吧。

在我眼中,春节,是五彩缤纷的;春节,是五颜六色的;春节,是快快乐乐的;春节,是红红火火的。

春节拜年有关作文篇2

新年是可以把烦恼忘记的节日,用崭新的面貌去迎接新的一年。这几天,到处都是欢声笑语,美丽的烟花绽放灿烂的“花瓣”。我希望在新的一年里,生活、学习会像烟花般灿烂!

“放鞭炮,贴春联,穿新衣,收红包”是每年春节都必须做的几件事,今年也不例外。不过,今年拜年是最有趣的。初一的早晨,我们穿上新衣服,去奶奶家拜年了。一路上,我们全家说说笑笑,看看路边的风景,也别是一番风趣!公路两旁的高山布满了浓密的松树,由于山里温度低,山上的雪并没有完全溶化,雪水顺着山径流到小溪里,山峦上的松树都被雪压弯了,真是一幅美丽的冬日画卷!

一进奶奶的家,我就大声地喊:“爷爷奶奶,我们来给你们拜年了!祝爷爷奶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我是爷爷奶奶最小的孙子,他们最疼我,看到我来给他们拜年,又听了我一番吉祥祝福的话,乐得爷爷奶奶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爷爷亲切地抚摸着我的头说:“谢谢我的乖孙子,奶奶爷爷也祝你新年好!学习好!在新的一年里快快乐乐的成长!”随后又给我发了压岁钱——一个鼓鼓的大红包。这时,姑姑姑父、大伯大妈他们两家人也相继来到了奶奶家。看到人多热闹如此喜庆的气氛,我就故意调皮的挨个给他们拜年,还很大声地说:“大伯大妈新年好!姑姑姑父新年好!恭喜发财,红包拿来!”接下来,一个又一个红包进入了我的腰包。我在丰收了压岁钱的同时,还丰收了长辈们对我的关爱和祝福。

大人们的宠爱,乐得我屁颠屁颠的。经过这番“大拜年”之后,我收获的祝福,把心装的满满的、美美的;我收获的压岁钱,又把我的腰包装得满满的、鼓鼓的。当然,我也用晚辈真诚的祝福作为回报,用幸福和甜美装扮了爱我的长辈们的心田!

拜年,是送温暖,是送祝福,也是送欢乐。

春节拜年有关作文篇3

春节原起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古代的春节称:“元日”、“元旦”。辛亥革命后,才把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

就北京地区来说,从腊月初八家家户户要泡腊八醋(蒜),就开始有了“年味”。民谣讲:“老太太别心烦,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有一首歌谣唱道:“糖瓜祭灶,新年来到,丫头要花,小子要炮……”。从这一天开始,北京人更加忙活了,要祭灶,扫房子,蒸馒头,置办年货,贴“福”字,贴年画,剪窗花,贴对联。贴门神,贴挂钱,一直忙活到除夕,开始过大年。

北京人除夕晚上的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全年最丰盛的一次晚餐。除夕的年嬉饭要荤素一起上。有冷荤、大件和清口菜。冷荤有冷炖猪、羊肉、冷炖鸡、鸭。大件有:红烧肉、扣肉、米粉肉、红白丸子,四喜丸子。清口菜一般都是豆腐、青菜、罗十、咸菜佛手等。主食多以荤素睡觉为主。

北京人除夕和正月初一都要吃饺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还总是把饺子包成元宝形,在饺子中放进糖、铜钱、花生、枣、栗子等。如吃到糖的,意味着日后生活甜蜜;吃到铜钱意味着有钱花;吃到花生意味着长寿,因花生又名长生果,吃到枣和栗子的意味着早立子……

北京春节的习俗真有趣!

 

春节拜年有关作文篇4

过年,当然就少不了拜年,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听爸爸妈妈讲,改革开放以前,每到大年初一的早上,小孩子们就穿上一身土里土气的衣裳,到晚辈那里磕三个头,说句:“给你老拜年了!”,就可以得到的压岁钱,改革开放之后,人们的经济条件不断提高,拜年时还带一些礼物,以表寸心,近几年,几乎家家户户都安上了电话。

每到过年的时候,各家的电话都响个不停,虽说祝福的话语不长,但表达了人们那颗真诚的心。如今,大部分人都买了手机,短信拜年这一新时尚潮流席卷面来。

大年初一到街上,街道上仿佛变了个样,大街上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家家户户贴着挂灯笼。“倒福”、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亲戚、亲友们相邀做客,即是“拜年。”

我先来到奶奶家,“奶奶过年好。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我高兴地说。说罢,奶奶就将以个红包塞进了我的口袋。又走了几家,大家都互相恭贺新春,好不热闹,这时我想起外公外婆,准备来个电话拜年。我拿起话筒。外公外婆年纪已老,但身体仍然硬朗。

每天给我做可口的饭菜,让我十分感动,觉得心里暖和和的。不知不觉中,我按下了号码。“您好,外婆是我”,“喔,有什么事情吗?”我想给您和外公拜个年,祝您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你,我也祝你新年快乐!学习进步!”,外婆高兴地说。

我想,以后的拜年方式可能还会变化。

春节拜年有关作文篇5

大年初一已经过去,可拜年的脚步却依然没有停止。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外公、外婆渐渐的没了过去的精神。我的父母便趁着过年想会另外的老家看看。

太阳已升到了人们的头顶,一丝丝阳光透过云彩照在身上暖洋洋的。感觉不出一点冬天的气息,汽车“呼呼”的行驶在高速上。

到家时已是傍晚,来到这个历经风雨的老房子,心中有着按捺不住的喜悦。还不是念叨着:“我又回来了。”我妈捷足先登走进房里喊了一声。外公他们才从厨房出来。我一小步一小步的进去,径直走了进去什么也没说,只是站在一旁看着着外公。褶皱而又黝黑的皮肤显得历经苍桑,微微上扬的嘴角和眉毛散发着慈祥。这样的一位老人让我生起了一种敬意,因为就是他用自己的青春拉扯大了我舅和我妈。

在得知我妈出去后,他便从电视机旁走到我的身边,四周张望忘了一下,把手伸进口袋拿出几百块钱揣进我的裤兜看着他的眼神我也没再说啥只是用手挡着,可最后因为他执意要我收下,只好道了声:“谢谢。”那时的我摸着他那皮包骨头的手,一根根经脉都凸起,我怎么好意思拿他的钱呢?外公似乎看出了我的心事急着说:“你呆啊。”听了这话我也没再抵触,装着微笑,却十分感动。外公也装做什么也没发生一般默默地走向厨房。

夜幕降临,这忙忙碌碌的一天便结束了。

春节拜年有关作文篇6

日落日升,斗转星移,回首往昔,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太多的系念和玄想,而这“岁时礼俗”就是其中之一。比如,春节习俗成了我国最大的传统民俗节日。春节在古都更受到人们普遍重视,由此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春节习俗。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春节原起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古代的春节称:“元日”、“元旦”。辛亥革命后,才把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

就北京地区来说,从腊月初八家家户户要泡腊八蒜,就开始有了“年味”。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从这一天开始,北京人更加忙活了,要祭灶,扫房子,蒸馒头,置办年货,贴“福”字,贴年画,剪窗花,贴对联。贴门神,贴挂钱,一直忙活到除夕,开始过大年。

北京人除夕晚上的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全年最丰盛的一次晚餐。除夕的年嬉饭要荤素一起上。有冷荤、大件和清口菜。冷荤有冷炖猪、羊肉、冷炖鸡、鸭。大件有:红烧肉、扣肉、米粉肉、红白丸子,四喜丸子。清口菜一般都是豆腐、青菜、罗十、咸菜佛手等。主食多以荤素睡觉为主。

北京人除夕和正月初一都要吃饺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还总是把饺子包成元宝形,在饺子中放进糖、铜钱、花生、枣、栗子等。如吃到糖的,意味着日后生活甜蜜;吃到铜钱意味着有钱花;吃到花生意味着长寿,因花生又名长生果,吃到枣和栗子的意味着早立子……

北京春节的习俗真有趣!

春节拜年有关作文篇7

都说“初二回娘家”,这不我和爸爸妈妈每年都是大年初二去姥姥家拜年。

一大早我们就起来了,穿上干干净净的衣服,准备出发了。我们首先在超市买了些给姥姥家的年礼,这可都是精心挑选的,然后就开车向姥姥家走去。

到了姥姥家才热闹呢,哥哥、姨妈都来了,舅舅、舅妈和弟弟也都在家,一共加起来得十几口人。这时,姥姥为了招我们高兴,拿出了“小孩们的最爱”——红包,然后接一个接一个地发。红包发完了,大人、孩子们都开心得不得了。别急,还有更精彩的呢。每年,姥姥、姥爷都为了逗我们开心,让舅舅去换一沓嘎嘣脆的一元钱的新票,我们每个人说一句新年祝福的话,就给一张。今年也不例外,不过新票的面值可大大提高,而且数量也多了:一元钱、五元钱、还有第四套的一元钱。我可是“财迷”,而且是专门收集旧版钱票的“财迷”,当然不会错过这难得的大好机会,发钱的时候眼都直了。先是弟弟小雄,他可聪明了,嘴里不停地说着“奶奶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还一边磕着头,姥姥就一张一张地发。“好了,好了,该哥哥了。”姥姥准备转移目标,哥哥也好像把头脑里所有的词语都绞尽脑汁地说出来,可是还不够,就向我询问,我给他提醒了几个,可是我的脑瓜毕竟也不是“大辞海”,怎么想得出这么多来?姥姥正好也借此机会把好运转到我的头上,“姥姥祝您新年快乐;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天天开心……”不一会儿,我的“词典”也翻完了,只好说:“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不过我还有借口:“呵呵,我也被小雄传染了!”这回我们可“发大财”了,姥姥发完姥爷发,而且都说今年多搜集些“好听”的话,准备好明年的词语。“好了,明年再接着发。”这是姥爷手里没钱了,可小雄还没个够,说:“爷爷,发完一块的又该发大红票了吧?”我们都笑了,“什么呀!明年再说吧!”“什么?明天接着发?好!明天接着发。”“明天接着发?明年再说吧!”接着又是一阵捧腹大笑。

然后我们又串了好几家,个个都收到了压岁钱,可是最吃亏的就是大人们:“我们要是不给别人,人家会给你们吗!”“那可不一定……”几个小皮蛋滑稽地说。

今天收获真不小,收礼只收压岁钱。谁说小孩不如大人?不干活,一天的压岁钱就比他们一天的工资多呢!

春节拜年有关作文篇8

新年的第一缕阳光从窗户外照进来,我睁开朦胧的眼睛,看着外面灿烂的阳光,心情顿时也跟着灿烂起来。

随着妈妈一声“新年好,起床了!”的叫喊声,我一骨碌翻身下了床,新年的第一天,我元气满满,期待新的开始。

我穿上一身崭新的衣服,打开房门,爷爷奶奶也已经穿上了大红的新衣服,红光满面,精神焕发,笑眯眯的站在门前,笑盈盈的跟我说:“京宝新年快乐,在新的一年里学习更上一层楼哟!”然后一边塞我一个大红包。我心里甜丝丝的,也把我的祝福送给爷爷奶奶,“祝爷爷奶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他们俩老乐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新年的第一天,我们需要去舅老爷家拜年。舅老爷是奶奶的哥哥,从东北哈尔滨来到南昌,今年已快80岁了,可依然身体棒棒,嗓门洪亮,红光满面。我们拜了年,老人们坐下来,手拉着手,总有一堆说不完的话,从孩子说到房子,从老家说到新家,感叹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了,国家建设越来越强大了,老年人也不愁养老生活……

我在一边听着,也感叹时间过得好快,好日子过得太快,一晃就是五年级了。想起我小时候,从杭州到南昌奶奶家,要不就是坐火车,火车要坐上5-6个小时,要不就是坐大客车,大客车要开一天,从早上蒙蒙亮出门到太阳落山还到不了家。我们拎着大包小包,奔波在路上,好辛苦。现在好了,高速公路修得太好,我们自己开着车,半天时间就到了奶奶家。不知道再过几年,我们的国家会变得如何?

我希望在新的一年里,生活,学习也像烟花一般灿烂!

春节拜年有关作文篇9

哇!满屋充满了喜气。白白的墙上挂着漂亮的年画,门上贴着金黄色的福字,四周贴着好看的红色彩纸,窗户上贴着精美的窗花,屋里飘着淡淡的清香。再看!细心的姥姥还把所有的杯子都换成了喜庆的鲜红色和代表财富、富裕的金黄色,好漂亮!

大年初二,我刚吃完早饭,就听见妈妈在催我:“慧慧,我们要去给姥姥拜年,你快点!”收拾了一下,我们匆匆出发了。

来到姥姥白色的大门前,我高兴极了。深深吸了口气,我便冲进大门。也许是听见了大门的响声,弟弟跑了出来,后面跟着两个妹妹,他们高兴地围着我转圈。“当!”又一声门响,姥姥也迎了出来,“姥姥,是姥姥!”我高兴地扑到姥姥的怀里去。姥姥一下子把我抱了起来,高兴地说:“我的乘孩子来喽!”

姥姥带着我进了屋。哇!满屋充满了喜气。白白的墙上挂着漂亮的年画,门上贴着金黄色的福字,四周贴着好看的红色彩纸,窗户上贴着精美的窗花,屋里飘着淡淡的清香。再看!细心的姥姥还把所有的杯子都换成了喜庆的鲜红色和代表财富、富裕的金黄色,好漂亮!

看大家都到齐了,我们把姥姥和姥爷扶着坐在沙发上,我和弟弟、妹妹一起跪在地上给姥爷和姥姥磕头。我们齐声说:“祝二老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姥姥和姥爷听了,高兴地嘴都合不拢了。

春节拜年有关作文篇10

千盼万盼,终于盼到过年了。前几天不停地赶作业,现在可以停下来休息几天了。

这几天,我真正品尝到了年的味道。

大年三十的下午,我急急忙忙赶到奶奶家,一进家门,温暖的气息迎面扑来。哥哥、弟弟、妹妹都来了,晚上,一家人坐在凳子上,吃着团圆饭。吃完饭,我们站在楼上的阳台上看着楼下的烟花。第一个放的是花篮,花篮是由六个圆孔组成的,花篮先“兹”的喷起了火花,突然“砰”的一声飞上了天空,炸成了许多五颜六色的火花,就这样喷了六次,好像正在为人们祝福呢!

离春节联欢晚会还有一段时间,我们穿上过年的新衣服,一起去看灯展。

走在大街上,行人可真多,各式各样的灯挂在树上。走在草坪中间,远远地就能看见一座小凉亭,上面挂满了五颜六色的灯。

再向两边看,草坪上各种形状的灯都有,有小房子的,还有荷花池的……远远地看去,真是一个童话般的世界。灯多,人自然也就多,观赏灯的人真是摩肩接踵。再看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灿烂的笑容,洋溢着过年的喜庆。我们拿着照相机,拍下了这一幕幕热烈欢腾的场景。

刚回到家里,节目就开始了,全家人围坐在沙发上,品尝着央视给我们带来的丰盛的“年夜饭”。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幽默的小品相声,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逗得我们哈哈大笑。能和家里人一起过年,是多么幸福的事呀!

“当……当……”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就在这时,周围的鞭炮声也随之响起来,照亮了外面漆黑的夜空。鞭炮声,笑声响成了一片简直就是一段有声有色的“交响乐”,把大自然所有的声音都交织在一起,连天上的星星都忘记了睡眠,停下来观看!我看着窗外,把划过的烟火当做流星,许下了新年里的新愿望。我相信,在新的一年里,我一定会有更大的进步,会有更大的收获。

81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