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得文网 > 作文 > 作文大全 >

中秋节习俗满分作文

时间: 新华 作文大全

写好作文需要注意写作规范,例如语法、拼写、标点等方面的规范,使文章更加准确、流畅、易读。写中秋节习俗满分作文有什么要注意的呢?这里给大家带来中秋节习俗满分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秋节习俗满分作文篇1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风俗各异,中秋节的习俗则多种多样,并且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在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节时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在建宁,中秋之夜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上杭县人过中秋,儿女多在拜月时请月宫嫦娥。金门人中秋拜月之前要先拜天公。

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主要是妇女和小孩,且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设案,桌上摆满佳果和饼食,银烛高燃,香烟缭绕,然后拜月。

中秋之夜烧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约1至3公尺,多用碎瓦片砌成,顶端留一个塔口,供投放燃料之用。中秋晚上便点火燃烧,燃料有木、竹、谷壳等,火焰熊熊,极为壮观。

还有一些地方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习俗。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外,还有香港的舞火龙、安徽的堆宝塔、广州的树中秋、晋江的烧塔仔、苏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

如今中秋习俗,远不如旧时盛行,祭月拜月活动已经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唯独吃月饼,仍很盛行,把酒问明月,庆贺美好生活,为远方的亲人祝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习俗满分作文篇2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如宁波、台州、舟山,这与方国珍占据温、台、明三州时,为防范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袭击而改“正月十四为元宵、八月十六为中秋”有关。此外在香港,过了中秋兴犹未尽,还要在十六夜再狂欢一次,名为“追月”。

中秋节习俗满分作文篇3

威海人过中秋最讲究两个字团聚,无论平时怎样的忙小辈们都会到长辈家里团聚。一家人凑在一起你说说公司的发展,我说说将来的构想,这就是中秋节就是团聚。通常在晚餐结束之后一家人都会品尝月饼。

中秋祭月,在我国也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中秋节习俗满分作文篇4

中秋节的晚上,我和家人团聚在一齐,吃着甜甜的月饼,观赏着又大又圆的明月。今晚的月亮又大又圆,挂在幕布一样的天空,像一个大玉盘。月亮倒映在水面上,让人以为月亮真的掉进了水里。看着天空中皎洁的月亮,我小小的思维中情不自经的冒出几个小问号。为什么在中秋节要一家人团聚在一齐?为什么要吃月饼?中秋节还有其他的习俗吗?

夜晚,满月升起来了,一片宁静随着银雾般的月光洒在大地上,我们早早便在庭院前对着月亮升起的地方,摆出月饼、花生、柚子等果品,准备“敬月光”活动。拜过月后,一家大小在外面赏月、吃东西。赏月是大人们的事,我们才不会端端正正的坐在那里赏月,而是在皎洁的月色下追逐嬉戏,此时是我们的天堂。而吃东西就有些讲究的,长辈往往先让大家吃这些祭过月神的祭品。妈妈告诉我在华夏祭祀文化中,有这样的传统,就是在神主享用后,祭者常常会把祭品分吃掉,这样整个祭祀礼仪结束。我们分吃过程,一方面理解了月神的赐福,一方面履行了传统的祭祀文化。梅县人的说法是,吃了这些祭品更“乖”,吃了有福气的,吃了会更吉利。

这时已经是午夜了,疲倦的月亮躲进了云层休息,只留下几颗星星像是在放哨。我们在庭院中吃柚子,妈妈一边剥着柚子一边说:“吃柚子也是有必须的含义的。像剖柚子叫'杀柚',带有驱邪的意思在里面。也有说剥柚子皮是‘剥鬼皮’,寄寓了驱邪消灾的愿望。”

在这个中秋节的晚上,我不仅仅仅会吃月饼、赏月亮,还懂得了一些有关中秋节的习俗。就例如,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

中秋节习俗满分作文篇5

月到中秋分外明,节日喜气伴您行,皓月当空洒清辉,美好事儿一堆堆,在此祝您人圆家圆事业旺,节日愉快身体硬,心想事成保准赢!以下是

中秋节习俗满分作文篇6

中秋节到了!月亮圆圆的!家家的灯光都很亮,周围的环境非常的暗,但到处都有人,欢笑声早已打破了寂寞的环境!

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因为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指农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之为中秋节。又因此夜浩月当空,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两汉时已具雏形,唐时,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并定为中秋节。欧阳詹于《长安玩月诗序》云:“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云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魂圆,故曰中秋。”

在这古老传统的影响下我国一直有这样的习俗每到中秋家家户户都吃团圆饭,让许多亲朋好友在于今日又聚集在了一起,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激动的事情.这让许多在外地的人们又回到了温暖的家,享受到了家的温馨自古至今有多少客居他乡的游子常年在外这使得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人们的悲欢离合这又让多少人痛心!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这都是千古绝唱!许多游子不都是用月来表达对家乡的深深的感情、对亲人的关怀与思念吗!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拜月亭”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现在不也是有大多数部分的人围坐在桌前吃饼赏月吗!

月饼也是团圆的象征.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可见当时的月饼已经是具有一定意义的饼和月了!

中秋节的来历也有人说是当时老百姓们为推翻元朝的暴虐统治把杀靴子,灭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齐动手的纸条放进月饼里互相传递!到了八月十五元朝被老百姓们推翻了.也许我们现在吃月饼是为了庆祝胜利的喜悦吧!也有人说中秋节是丰收的季节,是农民们体验享受丰收的喜悦与高兴吧!

中秋节是快乐的,是团圆的象征,是充满喜悦的象征,让我们共同欢过这个有意义的中秋节吧!

中秋节习俗满分作文篇7

中秋问候送达,真诚祝福如下:年年称心如意,月月事事顺利,天天快乐无忧,分分幸福陪伴,妙妙好运跟随。花圆月圆人团圆,人兴业兴家事兴。以下是

中秋节习俗满分作文篇8

中秋节,是我国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与春节、端午节、清明节并称我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大家应该不知道中秋节的真正来历吧?那我就好好地给你们扫扫盲吧!

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等。唐高祖年,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吐鲁番人为皇帝陷饼祝捷,皇帝就把月饼分给重臣品尝,从此就有了中秋节吃饼食的习俗。

唐代时,“月饼”的名称开始在民间逐渐流传开来。到了宋代,月饼又有“荷叶”“金花”“芙蓉”等雅称。宋代以后,制作月饼不仅讲究味道,而且在饼面上设计了各种各样与月宫传说相关的图案。到了明代,中秋食月饼的习俗开始盛行。清代时,月饼的制作工艺有了较大提高,品种也不断增加,祭月月饼到处都有。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的这首千古佳诗,就是李白在细细品尝这月饼,望着天上皎洁的月亮,思念着家乡、亲人时吟诵的。

中秋节的的风俗习惯范文四

时光飞逝,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到了,中秋节是全家团圆的好日子,今天,爸爸妈妈就带着我去舅舅家了。

到了舅舅家,家里陆陆续续的来了很多亲戚,真是热闹非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聊着身边的趣事,好不开心。而我和妹妹则钻进了属于我们的私密空间,玩起了属于我们小朋友的游戏。突然,一股诱人的香气扑鼻而来。把我和妹妹吸引到餐厅。哇塞!菜真丰富啊,有鱼,有虾,还有红烧肉......都是我喜欢吃的啊!舅妈笑逐颜开的招呼着大家,而舅舅则高兴的喊道:“大家快入座!”这可就把我和妹妹高兴坏了,因为我们的肚子早被小馋虫折磨的“咕咕”直叫了。大家觥筹交错,举杯畅饮,好不快活!

吃完午饭,我和妹妹又在躲进我们的空间,一边玩,一边等待夜晚的到来,等待明月的升起。

终于盼来了夜晚,却开始下起了蒙蒙细雨,月亮像个害羞的小姑娘一样,躲在云层后面不愿意出来,可是,这并不影响大家的兴致!晚饭后,爸爸妈妈带着我回家去“敬月光”,妈妈在廊檐下摆出了一个小圆桌,上面摆满了早已准备好的水果,菱角等,还有香案蜡烛。随着爸爸点燃了喜庆的鞭炮,古典而神圣的“敬月光”仪式开始,妈妈虔诚的点香,上香。而我则仰起头,看着天空上那五彩缤纷的焰火,看着那藏在云层后面的月亮,不禁想起来一首古诗: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习俗满分作文篇9

中秋节。根据目前所掌文献来看,中秋(农历八月十五日)成为节日,应在隋唐之时。中秋节,又名月夕、月节、端正节、八月十五、八月半、仲秋节、中秋节、团圆节。而此节日与道教信仰有关的信俗活动主要有拜月和祭土地神。

拜月,也称祭月、礼月和供月,是一种礼拜月亮的信仰风俗。作为中秋节俗的拜月活动大体形成于唐代,但秋夕礼月则是古之有之。秋夕礼月即是在秋分的晚上祭月。民间信仰以月为月神,称月神、月姑、月亮姑娘。道教尊称月神为“太阴星君”,其圣号全称为“月府结磷皇君妙果素月天尊”,其宫阙为垣下、素曜大宫。农历八月十五为太阴圣诞。是月夜月升时,道教宫观要设坛祭月。

崇拜太阴星君,在中国由来已久,在世界各国也是普遍现象,这是源于原始信仰中的天体崇拜。在太阴星君黑夜中,月亮给人带来了光亮;月色朦胧,又会使人产生许多遐想,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因此产生,“嫦娥奔月”就是其中著名的一个。传说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后羿因射九日,得罪了天帝,把他们贬在人间,后来,后羿得了西王母的长生不老药,嫦娥偷吃后升天而去,住于月宫,就成了月神娘娘。《山海经》、《搜神记》等古籍中都记有此事。

此后,太阴星君就较普遍地为民间供奉。我国古代男女热恋时在月下盟誓定情,拜祷太阴星君。有些分离的恋人也拜求太阴星君祈求团圆。

我国有许多少数民族也盛行拜月的风俗,如苗族就有“跳月”的活动,青年男女在“跳月”中,寻求心上人,倾吐爱慕之情,永结同心。关于月亮的神话由来已久。

据《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月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文中说帝俊之妻常羲生下了十二个月亮。其实更多的则是关于嫦娥(妲娥)、蟾蜍、白兔、吴刚、桂树的传说。《归藏》曰:昔常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淮南子·览冥训》曰:“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妲娥(羿妻)窃之奔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又据《五经通义》说:“月中有兔与蟾蜍何?月,阴也;蟾蜍阳也,而与兔并,明阴系于阳也。”除了蟾蜍外,又有一兔。据《拟天问》曰:“月中何有?白兔捣药。”可见月中月兔已为当时人们达成共识。后来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把酒问月》中就曾吟道:“白兔捣药秋复春,妲娥孤栖与谁邻?”说妲娥与玉兔共栖于月中。到了唐代,又有吴刚伐桂之说。段成式《酉阳杂俎·天咫》曰:“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于是月亮在人们的心目中已为神仙境界,中有雄伟的月宫,美丽的嫦娥,可爱的白兔,高大的桂树,英俊的吴刚。后来道教吸收了这一信仰,将其与太阳、金星、木星、火星、土星等并为“十一曜”,称其神为"十一太曜星君"。封月神为“月府素曜太阴皇君”,俗称“太阴星君”。

在中国民间,至今仍保存了八月十五(中秋节)拜月的风俗。一般以月饼、瓜果、豆腐作为供品,一些地方在祭拜时还要念《太阴经》和《太阳经》,以祈祷月神保佑全家兴旺平安。

民间拜月的方式很多,或者向月亮跪拜,或供月光神杩,还有以木雕月姑为偶像者,但都是把神像供(或挂)在月出的方向,设供案、摆供品,拜祭之。《帝京景物略》、《帝京岁时纪胜》、《梦粱录》等古籍均有拜月风俗的记载。至清代,拜月仍是一项国家祀典。

除祭拜月神信仰风俗外,还有祭祀土地神之举。土地,古称“社神”,为中国旧时信仰的村社守护神,即管理有限地面的神。《孝经纬》曰:“社者,土地之神。土地阔不可尽祭,故封土为社,以报功也”。《礼记·郊牺牲》亦曰:“地载万物,天垂万象,取财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故教民美报焉”。春秋时即有祭祀土地神的仪式。祭祀土地神日期,称为“社日”。秦汉以后,社日一般分为春社和秋社。道教形成后,吸收民间信仰,列土地神于神仙谱系之中。其经书中,亦称太社神、土翁神、土母神等。而八月十五,正好是秋收之后,为谢神恩便祭祀土地之神,成为中秋节的活动内容之一。

中秋节习俗满分作文篇10

中秋节放假啦!我和爸爸妈妈回老家,看望老太爷和太奶奶、爷爷奶奶和外婆外公!还有表弟表妹和豆豆姨、姑姑他们!给他们带上好吃的月饼、水果、香喷喷的香肠、还有我爱吃的卤鸡爪!他们见到我可高兴了!

第一天我回到老家看到我小时候骑得小车子,还好我还能坐上去。我滑着弟弟的滑板车在家门口下坡时,还不小心摔倒了,搞得满身泥!呵呵,看来什么都要多练习才能熟练掌握!爷爷给我和弟弟在家里挂了一个秋千,我俩荡的好开心啊!我荡的可高了!

晚上我们全家聚在一起,奶奶还给我煮了香香的玉米棒,太晚了我尝了一点!那天下雨了,所以晚上也没见到月亮。但是每个人心里很高兴!

第二天我吃过饭还去了爷爷负责工作的地方。就在村子旁边,我看到了好多的羊,有的是黑色的,有的是白色的,有的在吃草,有的在休息,有的抬起头还看着,好像和我打招呼,我就和它们照了相片。有一个小羊把它的耳朵甩来甩去,好像摆酷酷的姿势呢!

老家真好玩!大家都很热情高兴!我们第二天就回来了,因为妈妈说还有作业要完成呢!这个节日过得真开心!祝福我的亲人们永远健康!永远开心!

中秋节习俗满分作文篇11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团圆的节日,而在我们中国,每到农历八月十五,就是亲人团聚、全家团圆的好日子——中秋节。

中秋节的时候要吃:石榴、板栗、煮毛豆……其中最不能少的就是月饼,我知道月饼是圆的表示着“大家一起团聚“的意思。我吃过:火腿月饼、水果月饼、蛋黄月饼、豆沙月饼、五仁月饼……我最爱吃的是蛋黄月饼,它不像水果月饼那么甜,也不像火腿月饼那么腻,它有点咸,又香又软。我听妈妈讲过一个故事,在妈妈小的时候,她和姨妈把外婆为中秋节准备的月饼翻了出来,结果老妈馋不住,把月饼偷吃了一点,过节的时候外婆发现月饼被偷吃了一些,问是谁偷吃的`,可一个也不承认,结果害的姨妈也被外婆收拾了一顿。我们现在倒好,不像以前愁吃愁穿,也请大家过节别吃太多的月饼,不然很容易拉肚子。

中秋节还有一个习俗就是赏月,可是玉溪那天天阴,没有看到月亮,真是遗憾哪!

中秋节习俗满分作文篇12

再过两天就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秋节”。在9月__日这天,我校五年级全体师生在食堂一起亲手制作月饼、灯笼、灯谜,一起体验中秋节的快乐。

当主持人说“中秋综合实践活动现在开始”,我和搭档小郭立刻拿出工具开始制作灯笼。我们很着急,想着赶快做完灯笼去做月饼。黄老师看我们手忙脚乱的样子,也过来帮我们做灯笼。我们有了高手相助,很快就做好了灯笼。这个灯笼还挺不错嘛!

不错归不错,可月饼组的也快做完了,怎么办呢?有了,把形状做得不那么漂亮的月饼毁了重新制作。我们做得很开心,不知不觉中时间过得飞快,我们该回班上课了。不要紧,托管课就可以吃月饼了!我好不容易就盼到托管课了。老师拿出月饼,隔很远我们就能闻到月饼的香味,垂涎三尺。我挑了个大月饼,啊!棒极了,咬一口外脆内软,咬两口流连忘返,咬三口……呀!实在无法形容。

颁奖了,我和小郭做的灯笼获奖了,我们俩各获得了一个相框。中秋实践活动在笑声中结束了……

通过这次中秋综合实践活动,我感受到了中秋节的快乐,体验到了中秋节的各种习俗。我也感受到了中秋节是很有乐趣的。月饼,它和月亮同样是圆的,它就代表着月亮,吃了月饼就好像把月亮也吃掉了,这也是代表团圆的。灯笼,它也是圆的,它也有一点代表了月亮。我还感受到了中秋不只是一种形式,它应该是一种象征,时时提醒我们不忘自己的国家,时时提醒我们不忘自己的亲人,时时提醒我们要珍惜我们今天的相聚。

中秋节习俗满分作文篇13

今天是中秋节了,月亮就像一盏台灯,永远也不会熄灭,而灯笼,就像是一支支蜡烛,过了时间,就会消失!

现在我的家里热热闹闹的,可以称得上是人山人海了,我和倩欣姐姐还有臭臭弟弟在家里像一只只小兔子一样的活泼乱跳的,一会儿玩游戏,一会儿吃东西,就像猪一样,懒洋洋的,什么家务都没做。

叮叮咚咚,门铃响了,我利用刘翔的速度跑向门口,开了门,进来的是秀珍姐姐、大母、大伯、小雪姐姐,他们就像海浪一样一涌而上,现在我们的家就变成了一个热热闹闹的“菜市场”!大人们在聊天,姐姐们在看电视,孩子们在房间里玩耍,妈妈和奶奶在厨房做饭,今晚我们吃的是火锅,大家都迫不及待!

没过多久,香喷喷的火锅出炉了,大人们坐在桌子上,小孩就在茶几那儿吃饭,我们的地盘都被大人们给占领了!

秀珍姐姐和倩欣姐姐、我、臭臭都吃完饭了,我们正准备下楼玩儿,忽然想到我还没买灯笼呢,于是我就带上零花钱跟他们一起下去散步,顺便买灯笼。

我们像发了疯的狗一样跑到平台下面,他们在那里健身,做游戏,我自己跑到超市,用零花钱买了一个漂亮的萤火虫灯笼,一按按钮,萤火虫就会扇动翅膀,还可以在地下走路,并且还会唱歌。我买完灯笼后,就回到了平台下,跟姐姐弟弟们前往草坪。

走了一会儿路,就到草坪了,在那里我和姐姐荡秋千,弟弟玩跷跷板,我们还一起在草坪上看星星,星星一闪一闪的,不过最显眼的还是那个像眼珠子一样发着光芒的月亮。

中秋节真难忘!

中秋节习俗满分作文篇14

今天傍晚,我和小伙伴们早早地坐在田野里,等待着月亮的到来。

开始,天空还是一片浅蓝,很浅很浅的,只有天边才有几朵白云。过了一会儿,天色渐渐暗下来。这时,隐隐约约看得见月亮的影子。不到十分钟,天边露出了月亮的小半边脸,淡红淡红的,像蒙了一层红色的薄面纱。天色更暗了,月亮也完全出来了。它的颜色由淡红变成了浅黄,但是没有一点儿亮光。

月亮慢慢上升。看上去,比先前小了一些,颜色也越来越淡,但是它的光却越来越强。把它周围的天空照得通量。它周围几颗小星星调皮地眨着亮晶晶的小眼睛,虽然很小,光也暗淡,可是看起来仍然那么好看。

望着皎洁的月亮,引起我无穷的遐想。我仿佛看见一群带着红领巾的同学,乘着飞船,去探索宇宙的无限奥秘。

“姜帆,快看那儿。”我的朋友夏同的话打断了我的沉思,我顺着他的手指方向望去,只见无边无际的天空上,一颗颗星星划天而过。此时,凉风轻拂,大地披上了一层暗灰色的薄纱。玉盘似的月亮一动不动地悬在空中,此时此刻,那是多么美呀!

中秋节习俗满分作文篇15

我的家乡在阳江,每逢八月十五——中秋节,大人小孩都要“拜月亮”。

中秋节前几天时,家家户户都要买好月饼、水果等东西,准备中秋节时“拜月亮”。凡是认识的人都会互相送几盒月饼,说上一句“中秋节快乐”的祝福。

当中秋节晚上到时,家家户户都拿一张桌子放在能看见月亮的地方,把月饼和水果等食物放桌子里,再拿几支香点起来,插在桌子前头,然后,一家人轮流的站在桌子后面,抬头看着皎洁的圆月,就把自己的愿望说出来,并拜几拜。拜完了月亮,就到吃东西了,把桌上的东西搬到屋子客厅里,津津有味的吃着月饼水果。

吃完吃饱了!就到了小孩子的天堂了!小孩个个都提着闪闪发光的灯笼,成群结队的走在一起,互相比比谁的灯笼最亮。有时,还三五成群提着灯笼走夜路,像冒险似的,只要有任何风吹草动,那些比较胆小的马上跑出来,只有比较胆大的小孩继续“冒险”,真是有趣极了!

我爱我家乡的中秋节,因为有趣、热闹。

我爱我的家乡,更爱家乡的中秋节!

8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