咀嚼作文半命题
好的作文应该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用词得当、语法正确、句子通顺、表达清晰。咀嚼作文半命题怎样写才正确?接下来给大家整理咀嚼作文半命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咀嚼作文半命题篇1
从小,我就对牛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它悠闲地漫步田野,目光抬向远方,慢慢地反刍,仿佛在睿智地深思。现想起来,人也应如此:放下你匆匆的脚步,去总结去感动去咀嚼自己如今的生活。
两点一线,两点一线——我每天如是徘徊于家校之间,日复一日,如驴拉磨般艰辛却又永不停止,如同囫囵吞枣,如浑浑噩噩,直到那偶然,不,必然的一天。
传下一叠叠试卷本,再把每一张归类上交去,一切稀松平常。可不知哪里来的一架纸飞机慢悠悠地在天上打了个旋儿又完美命中我的太阳穴。我并不生气,只觉得有趣便顺手飞了出去,手微扬,不是一道优美的弧线,而是一个凌厉巴掌——老师以为我便是那制造者加传播者。
一分钟后,左耳火辣辣的我被赶出教室,在直走廊上“安稳地晒太阳”——我依旧浑浑噩噩,只是眼角红了而已。
难得,真是难得,整天两点一线自我望着明媚的日光竟突然想问一句“我究竟在这些日子里干了什么?”我虽然没有折纸飞机,但未经考虑就飞出飞机,这又是为什么呢?我感觉自己就像那小桂树旁的白色蝴蝶,傻里傻气,突然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有没有活过。
在刹那间,我得出了一个结论:我早已丢失了一个做事可以不计后果的“美好”年龄。
泪无声地流至下巴,啪嗒一声落在纸上,慢慢浸染,我的身体仿佛也被一种力量浸染:这是我的错,我不委屈,我有责任。尽管心像被突然撕开那样痛,但我整个人也因此而醒,一股苦味在舌根蔓延,不再囫囵。这即失败的味道,却也是成长的味道,我要让自己的心智与自己的身高相称。
错误并不可怕,要看有无改悔。那架纸飞机不是罪人,而是善者,敏锐刺醒了我懵懂的心智。我咀嚼着这份迟来的错,本应几年前便来临的成长,顺着泪水、微笑在我全身辐射。
感谢错误,让我懂得如何避免那浑浑噩噩仿佛从未活过的一切。
咀嚼作文半命题篇2
我用心咀嚼着,咀嚼它的美味,咀嚼其中的爱意……
曾记得小时候,我看着书,被书中所描述的烧饼吸引。那饼金里透黄,仿佛隔着插画,我都能闻到那香味。我不禁咂了咂嘴,咽了口口水。站在一旁观察已久的外婆,笑了笑:“你这小馋猫,一定又看上什么好吃的了吧,口水都要流下来了!”我脸“唰”地红了起来,“没,没什么……我只是有点饿了。”外婆看到我这副窘样,也知趣地走了。我继续投入书中,望饼充饥。
第二天一早醒来,发现外婆已不在家中,就在我疑惑时门口传来了熟悉的脚步声,是外婆回来了。只见她手上提着袋面粉和几块肉,笑着对我说:“浩,昨天看你砸吧着嘴,吃书里的。今天我给你烤饼,让你真实地过过嘴瘾。”原来外婆翻了我的书,知晓了一切,“太棒了!太棒了!外婆最懂我了!”
午饭后外婆开始烤饼了。只见她先揉面团。她的手在装着面粉的盆里工作着,一下又一下,仿佛不知疲倦般地揉着。只是不时擦擦汗,然后继续工作着。我在一旁看着,不禁手痒痒,也想尝试一下:“外婆,我也想来。”外婆笑了笑:“好,你来试试。”
我微微踮起脚尖,撸起袖子,学着外婆的模样,一下又一下的用掌心卖力地揉着,也不时擦擦汗。刚开始,感觉十分轻松,便不断加重力道。可渐渐地,手有些酸痛,气喘得紧,只好停下休息一会,然后继续勉强工作着。我带着不甘和求助的眼神看向外婆。外婆强忍着笑,“还是我来吧!”揉完面团后,外婆额头上沁满的汗珠,最终流了下来。她摆摆手,捶捶背,休息一会后,便又继续。
她开始将面条切成一段一段的,压开,装上馅儿,揉成圆,又慢慢压平,轻捏出形状,我的好奇心又被吊起。拿来一个面团,一边看一边学。压平,装上馅。嗯,会不会太少了,再装点吧!不行,又太多了,拿掉一些……折腾了半天,却没有完成一个,不是馅漏了,就是厚薄不当,凹凸不均……哎,饼好吃,却如此不好做!
饼烤好了,个个金黄,圆得像个太阳,竟和插画无差!
一口下去,满满的幸福感,忍不住多吃了几个。
我用心咀嚼着,咀嚼着饼的美味,更是咀嚼着爱和亲情的美味。
用心咀嚼,生活处处皆美味!
咀嚼作文半命题篇3
人之不如意,十有七八。人生更多的是失败,失败虽然是我们都江堰市不愿经历的,它却可磨炼我们的意志。失败不可怕,更重要的是在失败中咀嚼教训,积累成功!
“同学们,月考就要到了,你们要好好准备呀!”老师在讲台上大声地叫道。这对于我来说可真是小菜一碟。但同学们的反应却不尽如此。瞧,甲同学在那里怨声载道,“怎么又要考试呀?”乙同学则无所谓似的,继续玩儿。
这次的月考,我是信心十足,因为我自认为还算聪明,不是木头脑袋,再加上平时的复习,我想应付考试,应该是绰绰有余吧!就这样,我带着“必胜”的心态走进了考场。
“同学们,这次月考成绩有结果了……”老师依旧在讲台上念道。我想结果应该很明显了吧,入学有哪一次我没有拿“桂冠”,这次肯定是我登“宝座”。正当我准备站起来,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去接受这份荣誉,享受同学们掌声之时,老师念道:“--同学,恭喜你,你是第一名。”掌声响了起来……
回到家中,我依旧接受不了这个事实,这对我来说有如晴天霹雳,我的眼泪不争气地一直往下掉。妈妈知道后,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失败没有那么可怕,你人生要经历垢考试不还有很多很多,这一次的失败也许就是下一次成功的开始呢!别灰心,像接受成功那样去接受它,因为它也是发球你的宝贵经验。”我似乎明白了什么。
是的,失败比成功更重要,更应珍惜,因为成功就只是成功,而失败却教会了你如何成功。咀嚼失败,品尝失败,享受失败,让失败成为成功的垫脚石,让失败开启你人生的大门。
咀嚼作文半命题篇4
中国古代有一句经典名句:“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书本就像我们在夜空下行进,那些为我们在无知的黑暗中指引方向的闪亮的星星。经典读物,无疑是那夜空中最闪亮的星。
《三字经》是我最早接触的一颗“星”。“人之初,性本善”,开篇第一句,就变把我引入深深地思考中去。人本性就是善良的,人天生就具有很多优良美德,可是正如所说的“性相近,习相远”,每个人的习惯影响了人们的性格。曾子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吾日三省吾身”,每日多次反省自己,养成了习惯,他便从中保持了人的天生所具有的优良美德,尊敬师长,孝敬父母,爱戴他人。“我也有什么好习惯呢?”读时,我也曾经这样问过自己。这简简单单的十二字,却让我得到了一个自我完善的机会。
曾子孝敬父母,在《三字经》中,还有一个有孝之士。“融四岁,能让梨”。“孔融让梨”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但是,沉思一下,我曾几时,在昏暗的灯光下,给我那亲爱的、和蔼的爸爸妈妈,送上一只梨呢?母亲节将至,我该干嘛呢?孔融四岁能让梨,而我,却连简单的事情都未曾替他们做过!……我心里,话语如同潮水般,在翻腾,在拍打着我的大脑。“孝”,不知不觉便在我脑海里扎下了深深地根,然后扩张、蔓延……《三字经》,像是拥有了魔力,不断地让我沉醉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像是到了桃源。我不愿出去。
一谈起孔融,也就不得不谈起《三国演义》啊。《三国演义》英雄豪杰辈出,个个有自己独特的性格。我最爱的,莫过于那勇救黄忠的“小混混”魏延了。也许在很多人眼中,他不过就是一个丑角,只会背叛蜀国,而我,却被他的英勇有谋吸引了。刘备攻率军打刘璋军时,套毫不犹豫就直奔大本营,独自强行占领了敌方的大本营,足以看出他的勇猛。在诸葛亮七出祁山中,他曾想出一个绝妙的计划去击破司马懿。假若没有诸葛亮的反对,或许,司马懿早已人头落地。魏延虽然丑陋,可他有勇有谋,令我叹服。
我又想起了那句话:“相貌与人的才华成正比。”毋庸置疑,魏延便是这样的一个人。我也因为他,更加看开了很多很多。
真的经典,是陈年老酒,越品尝越有味儿。真正懂得与经典同行的人,会孜孜不倦地去探索,会忘我地含英咀华。与经典同行,我们更能感受到,经典,其本身独特的经典魅力。
咀嚼作文半命题篇5
食物的味道中,最典型的是酸甜苦辣;生活的味道中,最典型的也是酸甜苦辣。
酸。酸是一种很微妙的味道,既不会太浓烈,又不会太微弱以至于咀嚼不出。味觉中的酸是像醋的气味或味道,生活中的酸多用来形容悲苦、酸楚。酸在生活中并不受欢迎,它虽然不像苦那样令人厌恶、被拒于千里之外,但也不像甜那样令人喜爱。酸处于一个中立的位置,也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
甜。看到这个字,嘴巴和心里都充满了幸福、美好、快乐,这样一个能让人拥有幸福、美好、快乐感受的味道一定是人们都想追求的。需求量大的东西,其供应量往往是远远不及其需求量的。甜也是如此。那么,哪些幸运的人才能获得甜呢?是生来就有,还是要经过后天的努力?当然是后者。也许有一些人仿佛生来就一直在咀嚼甜的味道,但那甜只是表面的甜,随着时间的推移,甜只会越来越淡,越来越淡,直到再也没有一丝甜的味道。而经过后天努力才得到的甜却正好相反。努力挥洒的汗水并没有蒸发,而是转化为了甜,随着时间的沉淀,糖分也在沉淀,久而久之,那股甜的味道便越来越浓,越来越浓。
苦。绝大多数人都是讨厌这种味道的,无论是食物中的苦还是生活中的苦。但讨厌归讨厌,这种味道无论是在食物中还是生活中都是无法避免的。与其逃避,不如享受。把苦看成一种享受,慢慢咀嚼,也许就会发现苦也蕴含着不同的味道,不然怎么会有“苦中作乐”一说呢?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会拒绝苦,他们会咀嚼苦,享受苦,直到咀嚼出“苦”中的“乐”。
辣。辣是一种刺激的味道,象征着活力与激情。通常人们在年轻的时候会有这种味道,而年老的时候随着心态的改变,这种味道就几乎难以被咀嚼到;年轻人有着无限的活力与澎湃的激情,对生活充满渴望,对未来充满期待。辣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但同时,也具有极大的刺激性与破坏性。
生活的味道需要不断地咀嚼。不断咀嚼,就能不断发觉新的味道,或者是发现原本早已咀嚼出的味道的另一番滋味。生活就是这样,充满了惊喜,等待着咀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