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得文网 > 作文 > 作文大全 >

中秋纪念征文

时间: 新华 作文大全

好的作文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思想,贯穿全文,统领全篇。写好中秋纪念征文有什么技巧?这里给大家整理中秋纪念征文,方便大家学习。

中秋纪念征文

中秋纪念征文篇1

中秋节,这可是一个美好的字眼,它让人想到明月,想到亲人的团聚。可是,今年的中秋对于我来说却是孤独的、伤心的。

记得那天下午放学后,别的同学都兴高采烈地往家走,边走边说着妈妈准备了什么好吃的。我却怎么也高兴不上来,因为我知道,我的家,迎接我的是门上那把冰凉的铁锁。妈妈去上班了,而且今天她们超市要加班,很晚才会回来。我回到家里,先写今天的作业。作业写完了,我的鼻子闻到了一股香味,那是邻居家里在做好吃的。是呀!过节了,谁家不庆祝一下呢?我的肚子这时也开始“咕咕“地叫了起来,我来到厨房,只找到了一条妈妈买来还没来得及做的鱼,和几个剩馒头。吃什么呢?还是煮方便面吧,打个荷包蛋,算是为自己过节吧!

吃过晚饭,一个人在家实在是没意思,我决定去找我的好朋友小伟。还没进屋,就先听见了一阵欢笑声,小伟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他们一家人正有说有笑的聊天、看电视,多幸福呀!我羡慕得要命。我和小伟在街上玩儿,望着天上的明月,我俩走,月亮也跟着我们走。玩儿了好一会儿,小伟要回家了,我也只好回家去。

走进家门,屋里的灯是黑着的,借着月光走进屋子,刚想开灯,一只猫突然从我身边蹿了过去,吓得我出了一身冷汗。打开电视机,也没有自己喜欢的节目,还是关掉睡觉吧!躺在床上,用被子蒙上头,我的眼泪控制不住,刷刷的流了下来。前年春节一场飞来的车祸夺走了爸爸的生命,从那时候起,妈妈就经常教育我:“你是个男孩子,一定要坚强。”可在此时此刻,在这个合家团圆的日子里,我又怎么坚强的起来呢?任泪水流呀流……不知什么时候我睡着了。

唉!我的中秋节!

中秋纪念征文篇2

我吃过红豆味的月饼,吃过绿豆味的月饼,还吃过水果味的月饼,也吃过奶油味的月饼……但就是没吃过冰皮月饼。可是今天,张老师要亲自教我们怎样做冰皮月饼。

我和同学们一样满怀无比期待和喜悦的心情,安静地坐在座位上,等呀等呀,张老师抱着一大盒做月饼的材料来了。

首先,张老师给我们依次介绍了做月饼的原料和工具。不看不知道,做月饼的原料还真多呢!有预拌粉、冰皮粉、果味粉、白油、馅料等等。介绍完毕,开始做月饼了。

我聚精会神地盯着张老师,跟着老师的步骤先把预拌粉搅拌好后调成面团,再把它揉搓成圆形,紧接着把它按平,冰冰凉凉的,像在摸雪糕似的。面皮开始变得柔软又有弹性了,我又跟着张老师的步伐开始放馅,先把馅搓成圆团,放进压平的冰皮面团里,然后把它包得严严实实的。哎呀,我用力过猛露馅了,我急得团团转。手忙脚乱中我灵机一动,把冰皮面团稍厚的地方往露馅的那边推了一点,真是有惊无险,我暗暗庆幸:哈哈,我太聪明了。

最后,张老师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一个模具,张老师做了一遍示范给我们看,强调大家一定要将两个压膜片都放进去,可是粗心大意的我只放了一片,害得我的月饼最终还是成了露馅饼。

月饼做好了,张老师给我们拍照留念,同学们脸上都笑开了花,大家吃着自己亲手制作的月饼,欢声一片。

虽然这次做的月饼不太成功,我有点小小不开心,但我感受到了和大家一起做月饼的快乐,因为吃的这些月饼是自己做的。而且我认识了我从没见过的冰皮月饼,回家我还可以做给爸爸妈妈吃。

中秋纪念征文篇3

中秋节那天,上午我去英语班,我和同学老师一起用英语来做游戏、唱歌、交流、今天的课堂上我发挥很好一共得了十一颗星星,而且还得了一张优秀印章纸。我觉得上这个补习班是最快乐的。它不仅提高了我的成绩,还带给了我快乐。中午,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团圆饭,就在这时只听__们在一起嬉戏玩耍。我们玩的兴高采烈、大汗淋漓。

晚饭后,我趴在窗前,看着夜空中那一轮明净、皎洁的月亮,想起了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写了诗人身在异地他乡,月圆之夜望月思乡的落寞惆怅之感。从没离开过家人的我,在每一个月圆之夜都和家人一起度过,感受团圆带给我的快乐。这样的我是很难理解诗人当时的心情的。而今天又一个合家团圆的时刻,在我尽享天伦之乐时却突然想到驻守边防的战士们,在这一时刻他们不能与家人团聚。他们的孩子也许正望眼欲穿的等待爸爸归家,他们爸爸妈妈也许正在为远方的儿女祈福。这些可敬的人门为了我们的大家牺牲了他们的小家,因为他们知道有了大的国家才会有小家的温暖幸福。我深深佩服这些无私奉献的人们,愿所有远离家人的人们健康快乐。

此时心中多了一份凝重,写下了一首小诗表达我的心情。“中秋月儿明,思念心头涌。遥望边防线,明月寄我情。”

中秋纪念征文篇4

“哈哈哈”院子里传来一阵阵欢笑声,您要问为什么这么热闹呢,因为这里正在进行着我们家的中秋赏月会呢!

在皎洁的月光下,妈妈布置了一桌子丰盛的美味,有苹果、桔子、西瓜、瓜子、红酒,当然更少不了代表团圆的月饼喽!

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我,围坐一团,边吃着可口的月饼边欣赏美丽的月色,只见一轮圆月挂在空中,小星星们围着月亮妈妈调皮的眨着眼睛,月亮妈妈浑身散发着银色的光芒,把整个院子照得亮堂堂的。

院子里凉风习习,爸爸建议玩玩诗句接龙,而且要应景,每首诗必须带有月字,优胜者奖励美味的莲蓉蛋黄月饼一个,我一听,立马迎战,首先来了一句“明白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妈妈也不甘落后,接了一个“举杯邀明白,对影成三人”,我急了,再来一个“湖光秋月两相知,潭面无风镜未磨”老爸不紧不慢的来了一个“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比赛紧张的进行了半个小时,最后还是平时的积累帮了我,我险胜老爸,得到了冠军,我吃着属于自己的奖品,心里美滋滋的。

夜渐渐深了,月光也越来越明亮,把小小的院落照得跟白天一样,奶奶望着明月,感概地说:“我们在这里团圆,不晓得你在外打工的小姑姑有没吃上月饼呢”。是呀,“月是故乡明”,在外打工的游子们此时此刻肯定也在思念家乡的亲人吧!我相信随着祖国的繁荣昌盛,交通日益发达,不管是在海外的,还是在国内的游子,要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都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风儿轻柔,月色如水,不知不觉我沉睡在了妈妈的怀里,欢乐的赏月会也结束了,明年,相信小姑姑也能赶回来,一家人在一起再举行一次更加圆满的赏月会吧!

中秋纪念征文篇5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又是一年中秋佳节,赏月当然是必不可少的。

中秋节当晚,当我完成了一天的学习任务,正值夕阳西下之际,马上就要轮到中秋的月亮出场了。

我在百忙中抽出时间,独自外出赏月,赏月就要有个好地方,熙熙攘攘的大街或喧闹的广场肯定会让那皎洁的月光大打折扣。因此我搭上公交车,来到了六大份村的一片田野上,汽车驶离了灯火通明的市区,月光便成了主角。下了车,眼前的景象却让我略感失望,月光虽然明亮,但那一轮圆月却躲在云朵织成的面纱后面迟迟不肯露面。

我只好抱着盼望的心态,在一望无际的田野上散步,准备一睹中秋圆月的真容。一阵阵萧瑟秋风吹过,我独自漫步在毫无遮拦的田野上感到阵阵凉意,不禁打了个哆嗦。就在徘徊之际,几束皎洁的月光就像纤纤玉手般揭开了那层神秘的面纱,一轮圆月将她那清秀的面容呈现在我面前。顷刻间,整面原野撒满了银白色的月光,微风吹动地上的枯草好似掀起一阵阵银色的涟漪。

独自走在田野上,欣赏着皎洁的月光,没有了城市的喧嚣,远离了刺眼的灯光。耳畔不再有汽车的轰鸣和家人的唠叨。只有我一人在这个宁静祥和夜里,欣赏着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一般的月夜景色,我和月亮深情对视仿佛看到了广寒宫中的嫦娥和捣药的玉兔。月亮那原本就很清秀的面容在寂静夜色的映衬下显得更别致、美丽。今晚的月夜景色虽不像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那般有情调,不像张若虚的“海上明月共潮生”那样壮观,却能让人在繁重的`工作和都市生活像赶马车一样的快节奏之余感受到心旷神怡,宠辱皆忘,其喜洋洋者矣的欢快之感。

我拿出手机,记录下这美好的景色。这时远处一辆公交车飞驰而来,眼看末班车的时间到了,我才依依不舍带着眷恋的心与月亮道别离开了这片月光如洗的田野。虽然,回家后眼前依然会出现如山的作业,家人的唠叨也会在耳畔如约而至。但与月亮的一次约会后,皎洁的月光似乎退去了我心中的一切烦恼与杂念,身边的一切都充满了希望。于是我坐上这辆通往市区的公交车,向着崭新的明天走去。

中秋纪念征文篇6

今天是中秋节,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爷爷奶奶家,因为今天发生了太多有趣的故事,我不能全部都讲,就先两个最精彩的故事吧,我开始讲了。

我们到了奶奶家,都快接近中午了,我早就饿得肚子咕咕叫了。奶奶决定做汤圆。奶奶先拿出一包糯米粉,倒进盆里,加一些水,再把糯米粉揉一揉,当揉成一个大糯米团的时候,就不揉了。然后,奶奶把糯米团撕成一小块一小块,就开始做汤圆了。奶奶说:“要先把一小块一小块的糯米团揉成一个个圆饼,再把圆饼给捏扁,平放在手掌上,像一只小小的碗”。我的任务是从另一只碗里挖一勺黑芝麻,放进这只扁扁的碗里。奶奶最后把装满黑芝麻的糯米团像包裹小宝宝一样昆紧紧地包起来。这样一个白色的汤圆就做好了。奶奶还亲手指导我做了一个汤圆,就这样我们做了好多汤圆。奶奶一看做得差不多了,就开始煮汤圆了。只见她先烧好水,再把汤圆一个个轻轻放进锅里,一会儿功夫,我就闻到一阵香气扑鼻而来。于是,我和奶奶盛出香喷喷的汤圆给大家吃,爷爷奶奶还夸我真棒,我感到有点自豪,因为我是第一次做汤圆呀,吃汤圆的时候我在想,我长大以后一定要当一名优秀的厨师!

中秋纪念征文篇7

中秋节又到了,在中秋节前夕,妈妈已经准备了各种各样的月饼,准备在中秋节边吃月饼,边观赏月亮的风采。

中秋节这天,妈妈和奶奶做了一大桌的好菜,把椅子拿到楼下,坐下来,这时候月亮还没出来呢,我问妈妈,月亮怎么还不出来啊?妈妈说,快了快了,只是时间还没到。又过了一会儿,只见黑压压的天空中透出了一点光亮,紧接着月亮出来了。月亮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一点一点把头探出云彩,附近有几个小朋友在那里又说又笑。“月亮出来了,月亮出来了。”不知道谁喊了两声。楼上的人都打开了窗户开始赏月,我好像看到了玉兔在捣药,吴刚在伐桂,嫦娥在哭泣。

赏完月亮,我看见爸爸拿出了一大盘月饼,看得我都流口水。我吃了一个冰皮月饼,里面怎么有一颗豆子,妈妈说:“吃到豆子的月饼扫地一次。”这么巧啊!呵呵呵,全家人都笑了。一家人团团圆圆,真幸福!

多么美好的中秋节啊!期待着明年的中秋节。

中秋纪念征文篇8

月亮,在八月十五,最圆在八月十六。中秋节我们一家三口出去赏月。

中秋节的月又圆又大,似一个银盘悬在天上。你走,它也走;你停,它也停。真是“月亮走,我也走……”

中秋节的月在城隍庙显得格外温馨。小吃城里亲朋好友、情侣夫妇,三三两两或成群结队地聚在一起吃喝玩乐,一齐度过这团聚的日子。

中秋节的月在天一广场里显得格外活跃。广场上的音乐喷泉随着音乐变幻出各种不同的图案。有的似蛟龙出海,有的似双龙戏珠,有的似大鹏展翅,还有的似铁塔堆砌,千姿百态,变化无穷。在喷泉上方的月亮似乎也跳起了欢快的舞,把光芒洒向大地。

中秋节的月在新江桥显得格外宁静。没有汽车的桥上安静极了,桥下江水滔滔,游船往来,月光照在水面,洒下一片银辉。对面繁华的'街道上传来时隐时现的越剧声。月亮是那么亮,使五彩的霓虹都黯然失色。

中秋节的月在小区里显得格外灿烂明亮。安安静静的小区愈发让月亮现出了本色。天空中稀稀拉拉几颗星星,那微弱的光忽闪忽闪,只配在月亮的下面作一个普通人。那月亮好象在说:“哼哼,想和我比,天空惟我独尊!”皎洁的月光泻在树上,把树披上了银纱,轻薄飘逸。

中秋节的月在不同的环境中有不同意境,但都有相同的一点,它代表团圆!

中秋纪念征文篇9

今天是中秋节,听气象预告说,晚上阴,有时有雨,月亮可能不出来。可是,出乎大家预料的是,今晚的月亮出来了,而且又亮又圆,月光把半边天空照亮了,把大地也照亮了,一眼望去,白茫茫的一片,好像是日光为夜空涂上了一层霜。

吃好晚饭,我和爸爸到阳台上赏月,我一边看着月亮,一边听爸爸说他小时候中秋节是怎么过的。爸爸小时候在农村过中秋节,那时没有这么好的月饼,奶奶就把红糖塞在大饼里,给爸爸当月饼吃,有时奶奶买不到红糖,就做圆圆的大饼代替月饼。在月光下爸爸和小朋友在麦场上的草堆间玩迷藏的`游戏,一直玩到深夜,快活极了!

我觉得和爸爸小时候相比,在中秋节可以吃到那么多美味月饼真是太幸福了。不过我也觉得有不满足的地方,那就是不能像爸爸小时候那样,在中秋节的月光下,和许多小朋友一起快乐地做游戏。我想明年的中秋节,我一定请小朋友一起吃月饼,一起赏月,一起玩耍,那将多带劲啊!

中秋纪念征文篇10

中秋之所以是中秋,是因为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在三秋制中。这一天天上的圆月分外明亮特别的大特别的圆,所以这一天也被视为撮合姻缘的大好日子。

说起中秋的来源,民间一直流传着多个不同的传说和神话故事。其中就有嫦蛾奔月、朱元璋月饼起义、唐明皇游月宫等故事。

最为人熟悉当然是嫦娥奔月,嫦娥偷了丈夫后羿的不死仙丹,飞奔到月宫的故事也有多个版本。在较早的记载中,嫦娥偷吃了仙药,变成了癞蛤蟆,被叫着月精。奔月后,嫦娥住的月宫其实是一个寂寞的地方,除了一棵桂树和一只兔子,就别无他物。可是又有另一个说法是,在月宫里还有一个叫吴刚人。

自古以来,中秋节就是月圆人团圆的日子,这几天虽然下着雨,街上的商店还是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月饼以及应景的水果~柚子。许多人家上街准备烤肉用具、烤肉材料,让要用的东西无一不备,等着迎接这个美好的日子。

今天就是中秋节,本来以为看不到月亮,还好天公作美,让今天的月亮格外的圆又亮,还有阵阵的清风徐来,非常清爽。我们全家选择了在台大校园赏月,大家谈天说地、心旷神怡,虽然没有大鱼大肉,可是快乐自在,这时候爷爷剥开柚子一股刺鼻的香味迎面而来,里面的果肉鲜嫩多汁,吃起来彷佛冰淇淋一般,入口即化;又像软糖似的滑溜顺口,总而言之,像是一颗仙人才吃得到的柚子。我一边吃东西,一边看着月亮想着嫦娥玉兔的故事,想到正入神时,姐姐喊说快点收一收回家了,就这样结束了一个美好的中秋之夜。

回到家里,妈妈说还好我们有将垃圾处里干净,要不然如果有人不知自爱丢了就不管,那将会造成多么脏乱的环境,所以每次中秋之后,大家玩的尽兴,但也要注意不要将垃圾变成最大的问题。

中秋节是中国的民俗节日,我觉得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节日,象征着我们人情味浓厚,因此保留传统的习俗以及一些凄美感人的传说故事,一代一代的相传下去,让世世代代的子孙能够惜福。

中秋纪念征文篇11

去年中秋节,我们班级举行了一次有意义的“博饼活动”。

记得中秋夜到来的前几天,老师让我们组织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都得把买礼物的钱交给组长,然后由组长负责买东西。我们小组有很多人。

终于到了中秋节那一天,下午第三节课来“博饼”。我们怀着急迫的心情,等待着第三节课的到来。

终于到了第三节课了,由于我们小组的钱比较多,组长就把一些钱用来买了饮料来给我们喝。

我们小组的奖品有:糖果、饼干、神奇宝贝的玩偶、3元钱的饮料、影碟、还有高达拼装玩具。一宿是塘果、二举是饼干、四进是神奇宝贝的玩偶、三红是3元钱的饮料一瓶、对堂是影碟一盒、状元是高达拼装玩具。

开始“博饼”了,整个教室闹哄哄的。全部的小组都拿出了奖品、碗和色子。我们先“简刀石头布”来决定谁先扔色子、谁后扔色子。我是第四个扔的。大家都扔得很激列,博到好的东西的人兴高采列,没博到东西的人就垂头丧气的。别人都说“博饼”都要洗手,把运气洗出来,才能博到好东西。可能就因为我没有洗手,所似没有博到好东西。我只博到了9个糖果,5块饼干和2个神奇宝贝的玩偶。

放学了,大家才停下手里的活。我虽然没博到好东西,但也很高兴。老师组织我们放学了,我们这才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学校。

那一天真是有意义的一天啊!希望今年的中秋节也能有一个美好的回忆。

中秋纪念征文篇12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俗称“八月节”。因此时处于一年四季中的秋季中期,故称中秋,也称仲秋。潮汕地区也有叫“八月半”的。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是夜的月亮比其他月份更圆、更亮,因而人们仰望天空皓如玉盘的明月,自然会期盼与亲人团聚,远在他乡的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因此,中秋节又称 “团圆节”。关于中秋节的由来和传说,虽然有多种不同的说法,但主要的说法是此节源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此外,还有朱元璋与月饼起义的传说。也由于说法不同,因而风俗各异,潮汕的中秋节更有着浓厚的乡土人文色彩。入秋之后,成熟的柚子、青皮梨、红梨、菠萝、香蕉、林檎、龙眼、杨桃、红柿、牛心柿等竞相上市,琳琅满目的水果自然就成了中秋拜月的佳品。因此中秋节又被人们称为"水果节"、"斋节"。

潮汕中秋习俗

一、赏月拜月吃月饼  中秋节各地都有赏月和吃月饼的习俗。关于中秋吃月饼相传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是传说唐太宗在征边胜利后将月饼分给百官品尝的故事。另一是说在元朝末期,中原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者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但朝廷官兵戒备森严,消息传递十分困难,他们便把写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于月饼中,各路义军见字即揭竿起义。潮汕的中秋吃月饼主要是源于此说。

不过,潮汕地区的中秋习俗,还有着独特的地方特色。有俗谚说:“男不圆月,女不祭灶”,就在女人“拜月娘”时,男人们便约上几位好友,到阳台上或登上高处,摆上工夫茶具,煮水冲茶,一边品茗,一边赏月,一边品尝月饼。

潮汕地区的中秋节,不仅有吃月饼之俗,还有相互馈赠月饼之举,这就促进了潮汕朥饼制作工艺的发展,由最初的家庭制作发展到专门作坊制作,潮汕朥饼更被称为潮式月饼而著称于世;而意溪朥饼、苏南朥饼和贵屿朥饼等早已闻名遐迩,与京式月饼、广式月饼、苏式月饼和津式月饼并列,成为五种全国闻名的月饼之一。

中秋节自古就有拜月的习俗。《礼记》中载的“秋暮夕月”,即是拜月神,潮汕人称为“拜月娘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虽未得宠,但在某年的八月十五赏月时,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便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潮汕地区的拜月则源于“嫦娥奔月”和月中有“破柴翁”的传说。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待字闺中的女子拜月则企盼能嫁得个好夫婿;特别是过去的  潮汕华侨众多,有不少妇人与丈夫远隔重洋,多年难见一面,思念之情更切,于是借拜月寄意。

在中秋节将到来的时候,各家各户的主妇便忙着用糯米碾成粉末儿, 然后掺上白糖浆搅匀,再用一个个木馍子,把它们压在镂凹进去的部分里面。压结实了,磕出来,便成了一块块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月糕”。 “月糕”花纹漂亮洁白如雪,一些动物形壮的月糕更令孩子们爱不释手。还有用洁白的糯米粿或是加了“艳米”的红艳艳的粿加花生再做成镰刀,饭勺,收稻桶,稻穗,等模样的粿品,都是寓意着丰收的美味。此外,还有一种用花生炒熟了加麦芽糖捏成桃形的“地豆桃”,尤其香脆无比。  当三五之夜到来、玉兔东升时,人们就将大方桌摆在庭院、埕口或阳台,然后, 拿两根甘蔗在方桌上扎一个拱门,称为月宫门。祭月时,常让小孩供上新 买的文具——笔、课本和书包等,祈求“月娘”保佑孩子读书聪明,成绩优秀, 将来出人头地。并撮一点香灰,慎重地包在红纸上,然后用“井心水”(刚从井里打上来的水,打水时水桶不能碰到井沿)送服,说这是“月娘”恩赐的“仙丹” ,喝了能使人变得聪明、健康。年轻小姑娘们也会把自己做的手工艺品摆来拜月,以祈求自己心灵手巧。妇女们还会把新买的化妆品摆上来拜月娘,祈望自己能像“月娘”一样美貌出众。就在女人们张罗祭拜时,男人们则约三五好友,登高望月,在阳台上 摆上潮汕工夫茶具,生上炉火,品茗茗赏月,乐哉悠哉。《澄海县志》载:中秋这一天,一切人家都相赠月饼。赏月的宴会必吃熟芋,剥去芋皮,叫做“ 剥鬼皮”。人们还以这晚天气晴朗或阴暗来预卜上元节的阴晴。谚语说:“云掩中秋月,雨洒元宵灯。

二、芋头祭祖,吃芋头  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时节,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这固然与农事有关,但民间还有一则流传广泛的传说:1279年,蒙古贵族灭了南宋,建立元朝,对汉人进行了残酷的统治。马发据守潮州抗元,城破后,百姓惨遭屠杀。为了不忘胡人统治之苦,后人就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以此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

三、烧瓦塔  中秋夜烧瓦窑(即“烧瓦塔”)是潮汕的另一习俗。瓦窑高1至3米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瓦窑要用砖块砌到一定的高度后,再用瓦片叠砌而成,瓦窑的下方要留一个窑门口,以供投放燃料。近年来,一些地方砌的瓦窑,则全部用砖条砌成,瓦窑的高也超出了3米,有两三层楼之高,更是吸引了四方的人前来观看。砌瓦窑和烧瓦窑,主要是男人和小孩的事,女人一般是不会参加的。烧瓦窑一般都在中秋节的晚上,燃料有柴、竹、稻草、谷壳等;当瓦窑燃烧到火旺时,便可泼入松香粉、盐等引焰助威。

中秋前几天,青少年们就忙碌起来,四处捡拾残破瓦片,积聚枯树枝、废木片木块,于中秋下午就开始砌瓦塔。塔的大小高低,依据积聚瓦片的多寡及参与者的年龄层次而定,10岁左右的孩子砌的是小瓦塔,一般只有两三尺高。青年砌的规模较大,因为他们年龄大些,会从四方八面搬来瓦片,故砌的瓦塔往往有五六尺到一丈多高。瓦塔累砌也有讲究,大瓦塔的塔基要铺上红砖条或灰砖块,然后按“品”字形的格局构建。为了使塔身通风透气和造型美观,大的瓦塔常是两片瓦片合在一起按“品”字形架放。塔下留出才目对的两个门,一个用于投放燃料,另一个掏出木灰。塔的上端留出空口,供吐火舌、火炯之用。砌建瓦塔地方,大都在旷埕与广场,在同一场地中,有时砌上几个瓦塔。月亮升至半空以后瓦塔开始燃烧起来,至燃烧猛烈时,瓦片被烧得通红透亮,塔口的火焰直冲云天,就在这个时候,人们把粗粒的海盐,一大把一大把地撒向塔里,瓦塔发出像鞭炮一样的噼啪响声,再撒上硫磺,燃放出蓝色光焰,十分壮观,招引广大群众围观欣赏。有的地方,还把烧塔作为竞赛项目,塔建得高、烧得美和旺的,经群众评议后给予奖。

传说烧瓦窑始于元朝末年,当时中原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于是相约中秋夜燃烟堆作为起义信号。此后,中秋节烧瓦窑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有些地方还保留着烧烟堆的习俗。又因“瓦”与“蚁”在潮语里同音,又有“烧瓦窑”可以把各家各户的蚂蚁烧死,来年不再有蚂蚁为患之苦的说法。

此外,潮汕地区的中秋节,还有“游月娘”、“落阿姑”等习俗。现在,有些习俗已被淘汰,有些习俗也没旧时那么盛行,但设案赏月,把酒问月,遥祝远方亲人,共庆美好生活等习俗仍然流行。潮汕中秋习俗潮汕地区人民向往美好生活。举办各种具有特色习俗活动、饱蘸地区风情、赋予浓郁民俗特色活动,对于激发人们爱家乡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秋纪念征文篇13

今年的中秋又快到了,首先呢,是学校放假了,可以好好的玩几天了,当然学习也不能忘了。听妈妈说,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这天的月亮非常圆,象征着团圆,又称“团圆节”,还称为“女儿节”,因为都是围绕着“月”进行的。

快到中秋节了,这几天一直下雨,我本想好好赏一赏月亮,但老天不作美,连着下了几天的雨,晚上,乌云把月亮美丽的脸庞遮住了。每年到了中秋节这天,人们都兴致勃勃串亲戚,互相祝福,晚上,人们边吃各种各样的月饼边欣赏美丽的月亮,真是个极大的享受,每当这个时候,出门在外的人,都要回家和亲人团圆过中秋。

我看着绵绵不断的.雨水,就猜想,可能是美丽的嫦娥姐姐太伤心了,以往,嫦娥姐姐总是孤孤单单的住在月宫里,她站在桂花树下,抱着玉兔,望着人间,当她看到人们每年的八月十五都团团圆圆、快快乐乐的过中秋,她太想念她的亲人了,忍不住流下了伤心的泪水,这些雨就是她的眼泪啊!

中秋这天晚上,我和爸爸、妈妈开开心心的吃着美味的月饼时,就想到嫦娥姐姐,我觉得自己真是太幸福了,只要和亲人在一起,就一定能够过一个快乐的中秋节。

中秋纪念征文篇14

对我们来说,最有趣的就是过节了。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这一天,每家每户都要吃月饼,赏月亮过团圆节。

中秋节我和妈妈来到姥姥家,姥姥准备了一桌子丰盛的好菜和各种各样口味的月饼,有哈密瓜的,有菠萝的,有五仁的,有豆沙的,还有蛋黄的,有甜的,有咸的.,还有……看的我直流口水,我选了一块豆沙的吃了起来,真的好甜好美味啊!

吃完饭后,不知不觉天渐渐的暗了下来,我和姐姐弟弟们一起去门外马路边上赏月,黑色的天幕上繁星点点,皎洁的月亮像个巨大无比的玉盘,挂在夜空中。“啊,好美呀!”我们异口同声的发出了赞叹。此时此景用两句古诗来形容是最合适不过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有一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突然姐姐大声喊道:“月亮上有一位美丽的仙女,他不会就是嫦娥娥吧?”我和弟弟说:“是啊,是啊,还有一只小白兔。”我们真是太幸运了,和嫦娥玉兔一起过中秋节。

中秋节真是一个快乐团圆,充满幸福,有趣的节日啊!

中秋纪念征文篇15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诗人们或伤感,或喜悦的吟诵中,中秋,这个弥漫着浓浓喜悦和淡淡思念的节日又一次光临了人世。

晚上,吃过团圆饭,我便迫不及待地跑到阳台上。晚风凉丝丝的,却又夹杂着一些暖意,好似一只轻柔的`大手,轻轻抚过我的脸颊;又好像一个邮递员,捎来了人们的欢声笑语,听得我的心甜甜的。

这时妈妈为我送来了月饼和躺椅,我感激一笑,便一边品尝着美味的月饼,一边躺在椅子上仰望如黑色天鹅绒布的苍穹。只见天空中布满了一颗颗半明半昧的星星,它们散发着微小却清亮的光芒,好似一只只眼睛好奇地望着地面;又似一扇扇透着暖意的窗户,每一扇窗户后面都有着幸福快乐的人儿……

突然,一抹更为皎洁的光亮吸引了我,我侧头一望!啊!是大玉盘似的月亮!它静静地悬挂在天空中,宛如一位端庄贤淑的妇女,稳坐在天幕上,有恰似一位娇艳清丽的少女,舞者白色的纱裙,在天空中轻唱。那妩媚、优雅的光芒让人如痴如醉。

83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