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得文网 > 作文 > 作文大全 >

有关清明作文高中

时间: 新华 作文大全

写作文中,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避免出现语法错误、用词不当、逻辑混乱等问题。下面是一些有关清明作文高中免费阅读下载,希望对大家写有关清明作文高中有用。

有关清明作文高中篇1

清明将近,小姑来电话问爸爸计划哪天去给我爷爷奶奶上坟,我说我早就期待着呢!

上坟那天,我起得特别早。爷爷奶奶的墓地在卧龙岗,离我们家很远,墓地又在卧龙岗墓地山顶的十六区,说实在的上一次坟还是很辛苦的。我从三岁开始给爷爷奶奶上坟,已经五年了。

在坟上,我虔诚地给爷爷奶奶烧纸磕头。爷爷奶奶的墓碑上并没有我的名字,在我出生的前四年爷爷就去世了,奶奶在我出生三个月后也在病魔缠身多年后去世了,我出生时奶奶已经糊涂了。

虽然我对爷爷奶奶没什么印象,但经常听到爸爸提起爷爷奶奶,这让我知道爷爷奶奶都是非常善良可亲的老人。爷爷奶奶在世时,带大了七位我的表哥表姐,现在他们工作忙,有的来了,有的没来,我还要替那些没有来的哥哥姐姐献上一柱香。

记得我五岁时在去上坟的路上,我还对妈妈说:“如果你不在了,我每个清明都给你上坟。”这让妈妈感动了好一阵儿,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只有热泪盈眶紧紧抱着我亲了又亲。

我发现今年的坟地上与往年有些不同,很多墓地上都摆着鲜花,爷爷奶奶的墓地上也有表哥表姐献上的鲜花,而没有烧纸,这真是一大进步!大量的纸钱焚烧会造成空气污染,并且是对纸张的浪费。此外,在林木茂盛的地区烧纸钱还容易引起火灾。

一束鲜花一篇祭文,一样寄托无尽哀思,应该倡导健康、文明、环保、平安的祭奠形式。

清明节前,网上出现了不少网民在网上向逝去的亲人或是朋友表达哀思,为逝者“献花”、“敬酒”或是“点烛”。祭祀从简,不放鞭炮,也不烧纸钱,网上祭奠是一种文明祭奠方式的体现。

我认为:祭奠的方式不重要,心意最重要!

有关清明作文高中篇2

清明节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祀和扫墓的日子。很小的时候,我并不清楚清明节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只是觉得这一天没有国庆节、儿童节那样欢庆热闹。人们的脸上少了一份欢笑,多的却是一份沉重与忧伤。直到婆婆(爸爸的奶奶)去世以后,我才对清明节有所了解。婆婆三年前离开了我们,还记得婆婆的棺木被黄土掩埋的那一刻,我的眼泪情不自禁地哗哗直流。我也说不出当时是怎样的感受,只知道婆婆是我长这么大第一位亲眼目睹离去的亲人,我伤心,更多的是不舍。

今天是清明节,我们全家人像往年一样到乡下祭祀扫墓。穿过开满金黄色油菜花的农田,我放眼望去,山还是那座山,婆婆的坟孤零零地立在那儿,只是坟头又多了些杂草。首先,爸爸、伯伯在爷爷的带领下用锄头等工具把杂草清理干净,并把它们扫到一块空地用火烧,听说是为防止起山火才选择在空地的。我看见爸爸在角落烧一种黄色的纸,便好奇地问:“烧这个干什么呀?”爸爸回答说:“这是纸钱,烧给在天堂的婆婆用的。”“哦。”我点点头再也不愿多问,因为我知道,他们心里很难受,但是,婆婆真的能收到吗?爷爷点燃了香蜡,伯伯铺好了垫子,我们长幼有序的依次在婆婆坟前磕头。我跪了下来,望着随风摇曳的烛火, 仿佛看到了婆婆那张布满皱纹的脸和充满爱的眼神,回味着婆婆多年对我的爱护与念叨,也似乎听到了她用微弱的声音呼唤着我的小名。记忆中,婆婆是一位慈善的老人,听爷爷讲,她年轻时是位生意能手,那时她家因为做布匹生意成为当地的一户富裕人家。后来因日本侵略者的入侵,婆婆变得一无所有,并逃亡到桃源乡下定居,一家人靠着勤劳的双手坚强地生活。婆婆在我还没出生时就因为旧疾瘫痪了,从我有记忆开始,她几乎就没出过门。婆婆虽然手脚不方便,但还是很关心我们,听爷爷讲,她去世的那一刻,依然放不下子孙后代。灰蒙蒙的天依然下着细雨。烛火熄灭了,鞭炮声震耳欲聋。婆婆,清明节到了,我们又来看您啦!知道我们有多想念您吗?您听到我们正在向您问好吗?您一定也在天上关注着我们吧!这样您就不会寂寞了。站在坟前,我一边感受着四月春雨的那一丝寒意,一边胡思乱想,忽然记起了杜牧的那首《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不知不觉,我的脸颊湿湿的,分不清是雨还是泪。

有关清明作文高中篇3

我的老家在潮州。天刚蒙蒙亮,我们一家便赶路了。说来也怪,昨天还是阳光灿烂,暖洋洋的日子,今天却有一场突如其来的春雨夹杂着阵阵凉风,让人感受到了初春的寒意。我们的车子被笼罩在雨幕中。一路上,人流和车流交织在一起,行进变得十分困难,莫非真应了那句话:“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难道上天刻意安排了这样的天气,让人们在忧伤肃穆的氛围中去几百祖先,缅怀故去亲人?

我们来到乡间时,雨少了一些,我们开始步行上山。一路上,爷爷不时的在和似曾相识的路人打着招呼。或许他们正是儿时一起玩的伙伴?而我却被路旁的景致所吸引:红砖壁瓦的矮房,摇着尾巴的家狗,水井边搓着衣服的农妇,这些都是我在城里从未见过的景象。还有那葱郁碧绿的毛竹,鲜艳欲滴的映山红,整齐划一的田埂,汇成了一幅生活的农家山图

终于来到了墓地,家人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冥钱,供品和蜡烛,一边一齐动手,清除墓地四周的杂草,平整墓碑前后松土,准备停当后,接着,爷爷让我们在墓碑前三鞠躬,并许下自己的心愿我想我就祝愿爷爷奶奶身体健康,爸爸妈妈工作顺利,而我自己也学有所成把。“噼噼啪啪……”爸爸在一旁点燃了鞭炮,在升腾的烟雾中,我们结束了今天的扫墓活动。

走在下山的路上,雨越下越大。我忽然发现爷爷的脸上写满了忧伤,想必是在思念故去的亲人吧。我们都不忍打扰他,大家开始沉默不语。下山的路因为雨水而变得湿滑。爷爷一个踉跄像要滑倒,一旁的爸爸眼疾手快,搀住了爷爷的手臂,爷爷习惯性地拉住我,把我的手紧紧地抓在自己手中,我的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暖流,我知道爷爷爱我胜过爱自己。雨雾中的爷爷显得有些苍老,但他对亲人,对我们的疼爱是那样的分明,此时,我似乎能体会到他深深思念故人的感情夜理解了也理解了他带领我们前来扫墓的用心。想着这些,我的眼睛湿润了,我对爷爷说:“你放心吧,我会自己小心的。”说完,我撇过脸,拉紧爷爷的手,朝山下走去……

有关清明作文高中篇4

您还记得我吗?敬爱的爷爷啊。每夜望苍穹,只见得天尽黑,星汉灿。另一个世界的您呵,可想到,爱您的孙子,常常入梦都看到您的脸庞,见到您那瘦削的身影。

每次翻开您留给我的书,那张张泛黄的纸都映着您的面颜,那行行刚劲的字迹都回响着您的话语。“一别音容两渺茫”,您挚爱的孙子啊,时时刻刻都在吟诵那悲痛的长歌。奶奶说,无尽的深渊下是有黄泉的,但我却幻想不出那是怎样深远的泉水,您是否在那泉旁用自己的辛勤汗水浇灌着一株株幼苗……

依稀记得,那月夜,幽黄的灯光下,您正教我读书。跟随您经历了一世沧桑的眼镜,在灯光下闪着光亮,瘦削的脸庞随着书中的韵律轻轻地晃动,一句句古文便从口中,从书边,从指间缓缓地流淌出来:“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年幼的我是听不懂的,只认为这是极好的文章,否则您怎么会朗诵得如此入情?您的鬓发早已如雪,跟随了您一生的文字此时正悄然走进我的心扉。读书是您的嗜好,那些厚厚的书,有些内容我至今也不知晓,但我仍怀着少时的好奇,认为那是斑斓动人的诗篇。您的眼睛总是深陷在眼窝,很深邃,我并不了解它所蕴含的一切,遗憾一切正随着晚风潜入深深的地底。奔腾的泉水啊,是否能将我对您的思念送入到您的世界里去?敬爱的爷爷啊,我又何时能听到您那动情的朗诵?又何时能感受到那诗般的文字?纵然今生今世我已无法听闻您的话语了,但您昔日的教诲却无时无刻不引导着我的前行,您昔时的读书声也无时无刻不在我的耳畔响起,震撼着我的心灵。

爷爷,我还是以前的那个倔强的孙子,还是一样的短发,还是一样调皮,但是我遵从了您的教诲,您让我读的那不知多少卷的《资治通鉴》数年前就读完了,我阅读着、的书,我觉得我已经真正成为了像您一样爱书的人。再过几天就要清明了,我一定怀着无比的敬爱来看您,我相信墓前的青松一定又长高了。

离别数年,青松依旧,柏树仍在,逝去如烟似雾。仰望蓝天,道是白云苍狗,世事无常。您曾言道:“花落之时,枫树殷红之际,便秋至矣。”如今,秋已过数月,正当落雨之春,不知世界何处,方是逝物之秋,恐是天之碧落,地之黄泉。落日之下,明月之上,如雪鬓发,何处能寻?苍天之涯,大地之角,先人已去,独留悲怆。只愿魂魄如梦,幽幽生死何时别?今忆昔时至亲,不知至亲忆吾否?愿其忆,愿其忆,叶落之处,忆人之地。花雨纷飞,清明将至,秉烛以祭,持香当祀,入梦以忆,吾之至亲,于梦相见,伏地三叩,以诉相思。落笔此处,愿为故人相思。我将以我之行,成就学业,以慰九泉之下的您——我敬爱的爷爷!

有关清明作文高中篇5

夜里雨声,闲读宋词,听北宋词人晏殊浅吟:“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翻过几页,又听见晏殊第七子晏几道叹息:“舞烟眠雨过清明”。

心里蓦地一惊,春社已过,清明又至了。

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古时也叫三月节,有多年历史。“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后雨水增多,万物由阴转阳,吐故纳新,一派春和景明之象。

在现代人眼里,“清明”与扫墓祭奠的联系则更紧密。这是因为,清明节前一天是寒食节。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后来,唐玄宗被这个故事感动,于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且列为当时“五礼”之一。寒食与清明仅隔一天,为图方面,人们干脆决定在清明扫墓,到明清时,清明扫墓更为盛行。新中国成立后,人们也选择在这天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先辈。

“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历来有扫墓的习惯,每到“清明”,家家户户的后代子孙就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鞭炮等到祖坟墓地,将食物供祭在祖先墓前,再将纸钱焚化,鸣炮祈祷,为坟墓培上新土,栽几株鲜花或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还必须在墓前吃掉酒食才回家。

年年清明都逢雨,那雨像漫天飞舞的泪花!也习惯了在清明节看雨、淋雨;如果哪一年破例遇上个大睛天,心,总觉得这个节不圆满,有些残缺。也许,也只有这样的情与景,才能给逝去的灵魂一丝慰藉吧!

逝者已去不可追,请君珍惜眼前人。清明墓碑前,无限的感伤将被抒发,祭祀者的泪珠将串成一段段湿漉的回忆,暖春的微风抹不净伤感人的眼睛。人生漫长的旅途不会停歇,宗脉的延续是一串加粗的省略号,老人的白发便是清明节最醒目的问号,孝顺与赡养是正确的选择,是炎黄子孙对清明的诠释。让孝敬之心日日在,坚持善待自己的父母与老人,在暖春四月的某个清明,立于拂起万千愁绪的细风中,才不至于面对死气沉沉的墓碑,空余幽幽的哀叹和无边的自责,背负一团心冷在风里哀号盘旋。

有关清明作文高中篇6

“起床了,出发了!”爸爸打雷似的喊着。“今天是我的休息日,催什么!”我睁开蒙胧的睡眼,埋怨道。爸爸说:“今天是清明节,我们要下乡踏青,顺便给你爷爷上坟,你去不去?”这可是难得的机会,怎能不去?我翻身起床,收拾停当后,出发了。

走了一个多小时的山路,我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虽然遍地的油菜花令人陶醉,虽然花香沁人心脾,可还是抵挡不住我嘴里怨言:“早知道这么难走,我说什么也不会来的。”“怎么样?不行了吧?温室里花怎么能在大自然里生存?你还是在这儿等我们吧。”听着爸爸的话,我觉得特别刺耳,觉得他在嘲笑我。我不服气地看了他一眼,什么也没说,一个劲儿地朝前走,心想:我就是累死,也不能让你小瞧我。倔劲来了,力气也来了,走起路来觉得轻快多了。

我已经超过爸爸妈妈许多了,可还是不停地往前走。只听见爸爸在后面喊:“到了,到了,再走就要开倒车了。”我停下脚步,转过身,仰着脸看着爸爸妈妈,“哼!看你以后还敢小瞧我!”妈妈看着我骄傲的样子,小得合不拢口,说:“激将法真管用,要不然,有些人可要哭鼻子了。”这时,爸爸可神气啦,打着官腔说:“这就叫因材施教,学着点儿。”我刚才的神气劲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像个泄了气的皮球。虽然我中了“计”,可我明白了只要我努力去做,没有什么能难得倒我。

来到爷爷的坟前,爸爸栽的坟山树已经有碗口那么粗了,树叶儿像被冲洗过一样绿的发亮。坟上开满了嫩黄色的小花,它虽然没有菜花妩媚,却也娇小可爱。我正想摘一束带回家,被爸爸叫住了:“坟上的花草不能摘,花草茂盛,我们家才兴旺。还不快过来给你爷爷磕头,请爷爷保佑你健康成长,将来考大学!”

“爸爸,爷爷真的能保佑我吗?”我疑云满腹地问。

“傻孩子,这只不过是大人对你的期望。我们来上坟,你爷爷根本就看不见。上坟是我们这儿的风俗,是对死者的纪念。”爸爸笑着说。

爸爸把供果摆在爷爷坟前,点燃香,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才开始给爷爷烧纸钱,嘴里还不停地唠叨着。看着爸爸严肃的神情,我也学着给爷爷磕了三个头。仪式结束后,我们坐在坟前的空地上聊天,爸爸给我讲了爷爷的故事。爷爷是一个木匠,十五岁是跟着一位木工师傅学手艺,那时的师傅可不象现在的老师,他们手“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种思想的影响,只教徒弟一些基础知识。爷爷学了三年,什么也没学到,毅然离开了师傅,自立门户。爷爷凭着自己的努力,不断地摸索,大胆地尝试,没过几年,他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木匠。听了爷爷的故事,我更加坚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有关清明作文高中篇7

在回老家的路上,我的心情特别愉快。似乎连老天爷也开恩了,天气十分晴朗,阳光明媚,跟前几天的狂风暴雨的臭天气也有很大的反差。但一路上行人,车辆车水马龙,就好像“路上行人欲断魂”一样。我坐在车上期盼着,迫不及待地想立刻去到殡仪场。

过了一个小时后,终于来到了殡仪场了,随后,我们帮忙拿出了香、蜡烛等祭拜物品,爸爸就去把奶奶的骨灰拿了过来。看到那个装着亲人骨灰的盒子,我不禁流下了眼泪。然后,我们把奶奶的骨灰轻轻地放在石桌上,就开始扫墓了。

我和父母先拿出三根香,点着火后,站在奶奶的骨灰前面拜了三拜,之后就叨叨地念道:“奶奶,您在天之灵要过得好,保佑您的孙子钟瀚毅身体健康,学业进步,保佑您的儿子工作顺利。今天清明节,我……”说完后,大家就把香一一插在了泥土上。一根根香飘着淡淡的烟,慢慢地升上了天空……

开始烧纸了,爸爸妈妈拿出很多金纸、银纸,把它们烧了起来,火渐渐变大。爸爸妈妈又拿出很多“衣服、裤子、手表、烟、手链、手机”等东西来,而且全是纸质的。他们把这些东西也一一烧了起来,我很疑惑:“为什么要烧这些衣服、裤子啊?”妈妈说:“这是要给奶奶用的。”烧完的烟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浓,渐渐浮上天。火也越来越大,连我都感觉有些不大舒服了。我又不解地问:“妈妈,你说那些东西都烧成灰了,怎么给奶奶用啊?这骗人吧!”“你可以这样理解,烧完的烟浮上了天堂,又变回了原物,就可以奶奶用啦。”听完后,我又在那默默地想了一会儿,香也快烧完了。但烟也熏得我十分难受,连眼睛都睁不开。

突然,一个灵感涌进我心头:“现在扫一个墓都那么麻烦,既不环保,又有那么多烟,伤害人体。要是能进行海葬、树葬、土葬等方法不是就更好了吗?我把我的意见告诉了爸爸,爸爸也跟我讨论着,还给我讲了许多关于清明节的历史,还有清明节的文化传统等。

这一次清明节,我不仅亲身经历了整个扫墓过程,而且还了解到了许多关于清明节的知识,非常有意义!

有关清明作文高中篇8

“又是一年芳草绿”,伴随着春姑娘的脚步,清明节到了。只是今年我们家没时间去扫墓。

还记得,我六年级那年,学校组织了一次清明扫墓,目的地是雁荡烈士墓。

一路上,我不停地张望。三月的春日,田野里麦子正在吐绿。一畦畦一方方的麦田,如绿色的翠玉,铺排着伸向远方。远方是闪耀着淡蓝色光晕的太行山,层层叠叠的山峰相互交错,映入你眼帘的是起伏蜿蜒的轮廓。犬牙参互,气象峥嵘。让我遥想到六七十年以前的抗日战争,晋察冀军区的将士们在崇山峻岭间与敌人周旋着,号称“名将之花”的阿布规秀,就被八路军击毙在黄土岭上。田野里还有树木,土路边的杨树笔直挺拔,这时已吐出了亿万条芳香的小花穗。路边,可以看到杏园,成排的杏树上开满了雪白的小花,这些白色薄绢做成的小花朵,会让你想起一首浪漫的诗,一副古雅的画。田间有干活的人,他们沐浴在暖阳和风之中,有的翻地松土,有的浇水施肥,各忙着各的事情。

清明时节,田野间的土路上,时而会遇到走向亲人坟墓的人。他们有的步行,有的骑车,有的还开着小汽车从遥远的异乡颠簸而来,为的是在亲人的坟头,摆上聊表心意的供飨,燃起冥币,然后深深地长跪,磕几个响头,随着纸烟的飘荡,诉说对亲人的思念。

跟随着整齐的队伍,不知不觉中,我们就到了雁荡烈士墓。

望着眼前的烈士雕像,我思绪万千,无数革命烈士的鲜血染红了国旗,董存瑞、杨靖宇……,烈士的风采让我心潮澎湃。

这时,大队辅导员那高昂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随后,我们开始了祭扫活动。

随着音乐,我们缓缓的唱起了队歌。我们唱出了激昂,唱出了革命烈士那种坚贞不屈的精神。歌声缓缓而去,但我依然沉浸在那高昂的乐曲里。

这时,辅导员为我们讲起了革命故事。那一幕幕往事让我感到震撼,一位位革命先驱舍己救国,我怎能不为此感动呢?

随后,我们有怀着无比庄重的心情,为革命烈士献小花。我把自己精心做的小白小花弯腰放到地上,十分庄严肃穆。

踏上了回学校的路,同学们也没有来时的兴奋。一切,有些沉寂。

清明时节,杂小花生树,群莺乱飞。一只无名小鸟掠过松柏,叫声阵阵:

好好生活,好好生活……

84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