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得文网 > 作文 > 作文大全 >

家风作文记叙文

时间: 新华 作文大全

注重积累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平时要注重素材的积累,多观察、多思考、多记录。优秀的家风作文记叙文是怎么写的?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家风作文记叙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风作文记叙文篇1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我和妹妹馨元由于有了父母和爷爷奶奶严格而又良好的家风的熏陶和教育,受到了很多人的称赞。

曾记得有一天,爸爸请我的表大爷去酒店里吃饭,亲戚朋友们无不对我和妹妹竖起大拇指,交口称赞,说我们很中规中矩、文静而优雅。

那天恰逢妈妈给我们这个四口之家添了一个男丁——即我的弟弟这个胖儿子。我们非常高兴,请了很多亲戚好友来喝满月喜庆酒。在一个名叫丹霞大酒店那里,我和爸爸在楼下迎接客人。每每见到一个熟人,我都会向他们恭敬地一鞠躬,然后抬起头来向他们投以欢迎的微笑的目光,说道:“欢迎光临我弟弟的满月酒会,吃好来哦!”应邀来这儿喝喜酒的大人小孩们都很高兴,都夸我既文静又有礼貌,大方而又不失细致。爸爸连忙说:“哪有哇?女孩子家文静和礼貌是一定要有的。”

爸爸报了九台桌子,中午十二点半左右,客人们都到齐了。我们一家人坐在一号桌,吃饭时,我会帮忙给客人们拿碗筷,倒酒,盛汤喝,递餐巾纸等,也不会贪多,将好吃的&39;菜全往自己的碗里盛。爸爸的朋友说:“你的女儿可真懂规矩,而且热情好客,不贪吃”爸爸说道:“还行吧,我们家的家风可严格了。在家里谁不守规矩,就会挨衣架子大的哟,同时还会受到家庭里其他成员的奚落呢!”妈妈接着说道:“一个女孩子要有修养,要知荣耻。”妈妈说了很多关于我家“魔鬼式的”家法家规,一一讲给他们听。听谦虚的阿姨们说,他们的孩子吃饭时还看电视,吃一碗饭需要一个多小时呢,而我则是他们家孩子学习的榜样呢!

另一件让我终生难忘的一件事情就是:又一次,吃饭忘了端起碗来,两只小手靠在桌子上,妈妈们就把我关在房间里一个多小时,还要写200字的反思,字数不多,但不能有废话,还要在半小时内完成。天啊!自从这件事以后,我下次真的再也不敢了。什么见到长辈要问好,坐姿要端正呀等等,我也没有什么怨言,因为妈妈对我和妹妹的要求一样,无论是哪个违反了家规,就要接受严厉的惩罚,如挨衣架子或竹条子抽打,罚写保证书等。

正因为这样,我和妹妹事事都谨小慎微,尽量不出什么差错,并且还要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例如我的字就写得非常的工整,作业本也是非常干净整洁的。即使我们外出游玩,也很守规矩,不该做的事绝不做。在我幼小的脑海里还有一件事情让我记忆尤新。那是在有一年过年的时候,我们去乡下大姨家做客。她那儿有非常多的果树,如桃树、脐橙树、柚子树、金橘树,还有李子树等等。我和妹妹以及表弟坐在一棵李子树上。因为表弟很顽皮,他从树上摘一些未成熟的小李子来仍我和妹妹,我知道他是在和我逗着玩,可我又不敢“回敬”即扔回给他。因为妈妈可能会因此而惩罚我和妹妹的,于是我就胆小地问妈妈:“妈妈,现在可不可以有家风呀?”

事情已经过去几个月了,但我想俗话说得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是从小开始慢慢培养而成的,我和妹妹之所以能在众人面前(包括师长、同学们和亲戚朋友们)获得大家的一致认可和好评,这与我们日常行为规范的严格要求分不开的。是爷爷奶奶教会了我善良、友爱、享受生活;是爸爸妈妈教会了我如何“严于律己,宽于待人”,我真的从内心对他们非常感激和敬佩!

家风作文记叙文篇2

国有国风国规,校有校风校规,而我的家也有家风家规,下面就请听我一一道来吧。

说起我的家风家教,先要从“诚”开始说起。那是一个美好的节假日,我在家里安静地看电视,突然记起妈妈留下的任务,便赶紧跳起来飞速奔向便利店,气喘吁吁地冲着店里的高龄老板说道:“老板,我要一副五号电池。”“OK!”老板幽默地应道,找了我7元。我愣了一下:我给老板10元,可电池标牌上明明写的是5元呀,为什么要多找我2元呢?同时心里也暗自窃喜:多找的钱能买零食吃喽!

可是我的腿就像结了冰一样不听使唤,不敢迈出这艰难的一步,脑海里突然呈现出妈妈严厉如铜的面孔,语重心长地对我讲诚信的话语,我心中顿感愧疚,对老板充满歉意地说:“老板,您多找我钱了。”老板笑呵呵的接过钱夸我:“看我这个老糊涂,还好碰上你这个诚实懂事的好孩子!”我脸涨得通红,撒腿跑回了家。

接下来我要讲讲“严”。从小到大,妈妈对我都非常严格,要求我认真对待每一件事,且要有始有终,绝不能半途而废。从我记事起,只要犯了错,妈妈总会让我到小房间去面壁思过三分钟,并当面保证:以后不会再犯错了!到五岁时,会认字的我一旦犯错,妈妈便让我写检讨书,每天念一遍。虽然经常受到妈妈的严厉惩罚,但也正是在妈妈的严格要求下,我才成为了“三好学生”。

最后我来讲讲“节约”。节约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妈妈也从小教育我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平时我们尽量低碳出行,这样不仅能减少污染,还能强身健体,何乐而不为!

这就是我的家风家教。

家风作文记叙文篇3

今年春节期间,央视发起了一场以“你的家风是什么”为主题的采访活动,在全国各地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家风”是一个很中国化的词语,我国是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可以看到许许多多身体力行传承优良家风的典范。只是,近年来在商品经济大潮的猛烈冲击下,人们对“家风”的关注已经逐渐淡了。这次,我们随着央视记者的镜头,得以重温这个带着中华民族体温的词语。

我们看到了许多诸如张存浩、莫言、冯骥才、姚明等名人对于“家风”的理解和传承,也看到了很多普通老百姓那质朴而崇高的家风。当然,其中也不乏一些神回复,一位重庆的小朋友说,家风就是“爸爸每个星期天打我一次”;一位天津小朋友说,家风就是“不能泄露家里人的秘密”;一麻辣店主的家风是“钱必须全部交给老婆”??这些受访者五花八门,甚至有些叫人忍俊不禁的“家风”,其实就是咱们中华民族的“家风”。

热闹过后,我们该做的是重新审视和思考。有时候我就在想:如果我在大街上遇到央视记者的采访,又该怎么回答呢?我大概会哑口无言吧!因为我的家族没有厚实的人文积淀,父母又都是农民,没有足够的知识和时间来“提炼”所谓的“家风”,实在不知道该怎么用语言来表达。

我的家风是无言的,有时候只是一个眼神。我的父亲是一位老实巴交的农民,平时不苟言笑,总是给人一副难以接近的样子,因此我们兄弟几个都很惧怕他。父亲很少跟我们说话,很多时候我们只能从父亲的眼神里去揣测他的意思。只要我们做错了事情,父亲的眼神便晦暗无色,那眼神直透我们的心底,让我们不得不马上检讨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如果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父亲的眼睛便显得光彩照人,那眼神里溢出的除了自豪,还有赞赏和勉励,使我们不敢翘起尾巴;如果我们一家人关上门坐着聊天,父亲的眼神里便满是温柔的父爱,这时候是我们兄弟几个最放松的时候,甚至还可以在父亲面前撒撒娇,或者与他拌几句嘴。

父爱无言,从父亲的眼神中,我们可以读到很多很多,有对家庭的责任,有对家人的关爱,有对社会的奉献,有对家国的关切;有知错就改,有诚实守信,有戒骄戒躁,有宽容忍让。我想,天下的父亲都一样。只要读懂了父亲的眼神,也就读懂了社会和人生。

我的家风是无言的,有时候只是一个动作。母亲做事风风火火,是一个雷厉风行的农村妇女,我们兄弟几个随时都必须严阵以待,好跟上母亲的节奏。母亲从来不打骂我们,不管我们做错什么,母亲都只是高高扬起巴掌,又轻轻落在我们身上;母亲也从来不表扬我们,就是当年我考上大学,母亲也只是高兴地拍了拍我的肩膀,然后就下地干活去了;母亲也从来不指使我们做什么,或者亲手教我们些什么,她只是用她忙碌的身影告诉我们她正在做什么,我们又该学会什么,又该如何配合她。

母爱是细腻的,母亲从来不吝惜她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只是因为母亲太忙,她没有太多的时间用言语来教导我们,只能用自己的行动,身体力行地告诉我们她想要让我们学会的东西。看着母亲的举手投足,我们必须自己学会反省,学会谦虚,学会自力更生,学会团结互助。

我的家风是无言的,有时候只是一个物件。爷爷奶奶是过惯了苦日子的人,他们永远无法理解我们为什么要花上大几千块钱去健身房里跑步,也无法理解我们为什么衣柜里还有一大堆的衣服,又还要不断买新的。因此,我们每次回家给爷爷奶奶买东西,只要他们问起价格,我们都要打上五折,有时还得更低。

爷爷奶奶的每件衣服都要穿得领口起毛,每件衣服都洗得发白,鞋子也是破了就补,直到实在补不了了才换掉;爷爷奶奶房里的沙发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买的,早已没了当初的颜色和舒适度,可他们就是不肯换;爷爷奶奶吃完饭,碗里从来都是干干净净,他们说不说干净了,来年地里的粮食就会歉收。

当今社会,隔辈爱多是宠爱,甚至是溺爱。爷爷奶奶没念过什么书,不会讲大道理,他们不知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名言,也不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他们只能以他们身边的每一件物件,来告诫我们:何为勤劳致富,何为勤俭节约。

人说,当下的中国人是一群没有信仰的人。当然,家风或许只能说是一种风气,一种行为准则,谈不上信仰。但是,良好的家风是人生的一堂德育课,是扎根在每一个人心底的“信仰”。社会是大家,家庭是是大家的细胞,只有每一个小家都风正气顺,整个大家才能有满满的正能量。

我们家的家风——勤劳之风,愿它常驻我家。愿那勤劳之风,飘在中华民族的上空,飘进千家万户之中!

家风作文记叙文篇4

“校有校规,家有家风”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一问“家风是什么?你家有什么家风?”这些问题,很多人就会傻眼了。不用担心,今天我就想跟大家一起谈谈家风。

家风就是家规,是一家子的风气,这家风一旦败坏,这家人的思想品德也会跟着坏,这一家就再也难以培养优秀的后代了。这个坏名声会一下子在街坊邻居间传开,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没有人愿意和这家人交往。这时候再想改,就来不及了。可以说家风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它只是一个无形的概念,却能让这家的子孙后代延续得更长,让他们走得更远!

家风也可以代表一个国家的风气,国家就是人民的家,这家风就更为重要了。它要靠人民地努力,遵纪守法,互帮互助,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不仅仅是物资上的丰富,在我看来,更重要的是它的风气。一个国家、一个朝代的风气决定了它的衰与胜,只有社会风气好的国家,才能国富民强,才真正算得上是一个强国。

我家的家风是“孝”,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父母一直告诫我:百善孝为先!家风是一条应该牢记的座右铭。

从小爸爸妈妈就教我要有孝心,要尊老爱幼,他们自己也在身体力行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我们家是个大家庭,姥姥、姥爷和舅舅一家与我们十多年来一直其乐融融,从没有因为家庭琐事红过脸,争吵过,这在小区里传为佳话。爸爸是坝上人,不喜欢吃海鲜,但对姥姥做的红烧鱼从来不挑剔,总是装作很爱吃的样子。妈妈现在还经常讲起姥姥给爸爸吃红烧鱼的故事。那是爸爸第一次见丈母娘,姥姥盛情款待给爸爸做了一大条红烧鱼,放了很多糖,爸爸咬着牙吃下,姥姥以为爸爸喜欢吃,以后经常给他做,一吃就是两年多,直吃得爸爸哭笑不得。每次家里有重大事项需要讨论,开始大家叽叽喳喳发表意见,实在不能统一,最后大多是听姥姥姥爷的,用爸爸的话说,这就叫百孝顺为先。

姥姥姥爷年纪大了,有时会因为小事争吵起来,爸爸妈妈总是耐心劝说,从不顶撞他们,即使有时姥姥姥爷看上去很没有道理,爸爸妈妈也没有丝毫责怪他们的意思。爸爸总是说,孝顺孝敬,没有顺没有敬,哪来孝?对长辈首先是顺从,要让他们顺心,感觉到被人尊重,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大问题,尽可以由着他们来。爸爸还常说,孝敬无底线,就是说对大人尽孝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终点,只有起点。

“百善孝为先”,“孝敬无底线”,我要牢牢记住这几句话,把它作为我们的家风家训,从小做一个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家风是一种正能量,我们要从每个家庭做起,弘扬民族精神。

家风作文记叙文篇5

家风,是一个人成长环境的诠释。“所谓治国毕先齐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深刻地阐述了家风的重要性。

家风,是家的一本教科书,更是一个国家的方向标。良好的家风,如诚信、友善、宽容等都会对个人产生重大的影响;一个国家的“家风”,如富强、民主、和谐等都会树立起一个国家的良好的国际形象。反之,斤斤计较、不诚实等不好的品质都会对个人的发展起阻碍作用,不利于良好家风的传承和个人未来的发展;腐败、专制、强权等“家风”都会让一个大国的形象破灭且最终走向亡国之路。由此可见,家风的好坏决定着个人甚至国家的命运。

纵观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多少优秀的家风、家训、被流传下来得到赞颂、继承和弘扬。包拯是家喻户晓的一代清官,在包氏一族中流传着“包氏家训”期中最重要的就是为官清廉,包氏家训中曾提到过:“若是有贪官的,将会被逐出祖籍,死后不得葬入祖坟且名字也不能载入族谱。”正是包氏家训的教化和包氏几代人为官清廉正直的优秀品质代代相传才成就了这样一段佳话。

当今中国的科技领域,要数钱氏一族人才辈出,如钱学森、钱三强等。据相关调查,钱氏家族的成就与其《钱氏家训》息息相关,因为《钱氏家训》中作出了很多对钱氏一族个人的行为准则、为人处世的规范和要求,例如像“兄弟和睦,严谨认真,踏实苦干”等一系列代表科研精神的优秀品质都被列入其中。不得不说,家风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

良好的家风会发展个人身上潜在的能力,而不良的家风则会处处让人的发展受阻。司马家族就是典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是说明了司马昭生性多疑、善嫉的性格特点。司马昭几代人身上都有其性格特点,最终正是他们的家风不良最后造成了司马家族的衰败。

古往今来,许多优秀的家风、家训都被记录下来。如孔融让梨、叨陪鲤对、周公戒子等都是良好家风的典范。许许多多带人处世的名句也被现代人当做“家训”、如“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等等。由此观之,家风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继承和弘扬优秀的家风能够为我们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它能够在我们迷茫时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能够照亮我们通往光明的路,能够载我们驶向成功的彼岸。家风这本“教科书”不仅塑造了我们的精神世界,还赋予了我们成功的力量。我们要学好、用好这本“教科书”。

家风强,则人强;“家”风强,则国强。家风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更是一个国家的立根之本。用好这本教科书,让它助我们一臂之力迈向成功!

家风作文记叙文篇6

如果家是一处草地,家风就犹如滋润幼苗的雨丝;如果家是一座花园,家风就犹如吹开小花的微风;如果家是一片天空,家风就犹如点缀蓝天的云朵。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讲究品德教育、个人修养的民族,千百年来的文明礼仪传承至今。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现代人,就必须有良好的礼仪文明,而这些,则体现在家庭的整体风貌上,每个家庭独有的风尚,就是家风。

在我家里,爸爸妈妈从来没有明确过我家的家风家规是什么,可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体现着我们家的家风。

记得有一次,妈妈让我去超市买盐,给了我5元钱,我拿了盐,去付钱。收银员阿姨找给了我一角钱,我满不在乎的塞进口袋里。到了家,我摸了摸口袋,发现了这一角钱,便心想:反正这一角钱也买不到什么东西,扔了吧。我便来到垃圾桶边,拿出那一角钱,毫不在乎的扔进了垃圾桶。这时妈妈冲过来对我说:“为什么把钱扔了?”“一角钱而已,又不能买什么东西。”我说,“孩子“滴水能把石穿透”“积少成多”十个一角就是一元,一百个一角就是十元,你虽然现在只扔了一角钱,那你以后就有可能扔一元、两元、五元、十元等等!”妈妈语重心长的对我说,我羞愧的捡起了那一角钱。

记得那天天下午放学,走到小区门口时,我看到一个紫色的钱包,打开一看,还有几张百元大钞呢!我把它拿到家里,回房间赶紧关上门,生怕爸爸妈妈发现。我正苦恼这钱包的去留,脑海中响起了“小天使”的声音:“小主人,丢钱包的人一定很着急,把钱包还回去吧!”忽然又响起了“小恶魔”的声音里面有钱呢!可以买你喜欢的玩具,留下吧!”,他们的声音在我的脑海中回荡。忽然我又想起了妈妈曾经说过:“诚信是做人之根本,做亚之基。”于是我毅然的将钱包交给了妈妈,妈妈看到后说:“孩子你做得对,做人着做事都要讲究诚实。”听了妈妈的话后,我恍然大悟,以后再也不会犯这样的错了。……

这些文明家风一直伴随着我,并帮助我成长,它让我养成了好习惯、好品质,节俭、拾金不昧、诚实……这些都与长辈平时的教育有着密切关系。

在这里,不难看出家风是仁慈的、宽厚的,而家规往往是严厉的,家风和家规对一代又一代人的影响是十分久远的。

据说,在美国康乃狄克州有个叫加纳塞·爱德华的人,由于他建立的讲究道德、注重修养的家风,使得他的家族在长达两百年的时间里,八代人中没有一个人被关、被捕、,被判刑的。而同一时期,在纽约州的马克思·朱安家族,由于家风败坏,一百年的时间里,竟有三百多人成了乞丐,四百多人酗酒死亡,六十三人被判无期徒刑,七人被判死刑。这可见家风和家规具有一定的传承性,它可能影响到几代人,要想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不能不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家风和家规。

我一直在想,如果树立优良的家风,继承优秀的家规和家训,传递“正能量”,那么我们的社会风气才会更加纯洁,人民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国家的未来才会更加的繁荣昌盛。

历,很多有作为的名人都有自己的家风。譬如“勤奋、俭朴、求学、务实”这是晚清重臣曾国藩的家风,一直为曾家后人所传承;“做自立、诚实孝敬和正直的人”是刘少奇的家风;“仕官不可常,不仕则农,无可憾也。但切不可迫于衣食,为市井小人事耳,戒之戒之。”这是南宋诗人陆游的家训和家风;“不经商,不赚钱,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则是开国领袖的家风。……

读了这些大人物的家风,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个启示—家风的特征:家风必须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否则不能称作家风。

家风是一条我们应该时刻牢记的座右铭,有了它,我们才可以立足,有了它,我们才可以生长得更茂盛,有了它,我们才能让天空变得更加美丽让我们一起,铭记家风、弘扬家风、传承家风,为自己的人生踏出坚定的步伐,成为一个有素养的栋梁之才!要实现五十六个民族合为一股振兴中华的力量!要传承中华五千年来的优良品德!

85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