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元宵节的作文
好作文的表达方式通常多样化,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表现形式,能够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独特性和创意。那要怎么写啊元宵节的作文呢?这里提供一些啊元宵节的作文,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啊元宵节的作文篇1
我为什么那么喜欢过元宵节呢?答案就是——元宵节可以吃汤圆、看花灯、猜灯谜,可开心啦!
我喜欢吃汤圆,每次快到正月十五就馋得不行了。一看到白白胖胖的汤圆出锅,我就像饿了一天的小猴子看到了玉米棒一样眼睛放光,赶紧盯着,好象生怕别人把汤圆抢走了,一次能吃十几个呢!我最爱黑芝麻汤圆,轻轻一咬,又香又甜的黑芝麻就流了出来,有时候弄得满嘴都是,我就摇身一变,变成一只大花猫,逗得全家人都哈哈大笑。
我还喜欢看花灯、猜灯谜。元宵节的晚上,妈妈会带我出去参加元宵节游乐会。那里人很多很热闹,有各种好吃的好玩的,还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花灯:有兔子花灯、老虎花灯、蝴蝶花灯,有圆形的、椭圆形的、六角形的,远看就象一个个发光的彩球浮在夜空,漂亮极了。猜灯谜是非常有趣的事情,我还记得我曾经猜出的灯谜。一个谜题是:红公鸡,绿尾巴,身体钻到地底下,又甜又脆营养大,谜底——红萝卜;还有一个谜题是:白又方、嫩又香,能做菜,能煮汤,豆子是它爹和妈,它和爹妈不一样,谜底——豆腐。
每个元宵节都太开心太有趣了,我盼望着下一个元宵节快点到来!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我最喜欢过元宵节。这个节日到底是怎么来的呀?我很好奇。在妈妈的指引下,我到处查找资料,查到好几种说法。我倾向于其中最有意义的这种说法:汉文帝登基以后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为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啊元宵节的作文篇2
我们中国有一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大街上张灯结彩迎龙灯,晚上还要吃滑溜溜的汤圆。猜出来了吗?对,这节日就是元宵节。
每当元宵节到来那天,民间都会举行一项趣味活动——猜灯谜。人们会在街上挂满一盏盏大红的灯笼,灯笼上是一则则谜语。只要猜得出谜底,你就可以拿走这展灯笼。你可千万不要小看灯谜!这些谜面千奇百怪,有时可会 让你猜上半天消耗好几个脑细胞哦!
今年这个元宵节我们学校也要举行灯谜会。一大早老师们便忙碌开了。一根根细长的铁丝把整个操场围起,铁丝上挂着的是一张张红色方形的灯谜,乍一看去就像一条长龙在蜿蜒盘旋。看到这样壮观的场面,我们的心呐早已 从教室飞到操场上去了。
“我们猜灯谜去,祝大家成功!”班主任老师一声令下,我们就风驰电挚般跑到灯谜前,同学们一下子就把猜谜语的地方围得水泄不通。大家一个个仔细地浏览着灯谜,生怕漏下一张谜面,同时也担心身边的同学抢先知道谜 底而捷足先登。
我焦急地看着一张又一张谜面,这些谜面让我感到束手无策,真希望能得到高人指点瞬间变得智慧。突然我眼前一亮,发现了一张简单的灯谜——“石头旁边有块皮。”“嘻嘻,”破“!这不是小菜一碟吗?我心中顿时乐开了花 。瞧我身边的同学他们一个个喜形于色,看来他们页猜出了很多谜语吧。
猜谜活动过了15分钟,我已猜出了两张谜面,看着手上的奖品我心里美滋滋地。突然,”牛头马面两边靠,打一俗语。“一张谜面出现在眼前,”唉?牛头为什么不和马面在一起?牛头不对……马嘴!对牛头不对马嘴!“ 我急忙跑到兑奖的老师面前:”老师233号是牛头不对马嘴。“老师仔细地看了看说:”对了,去领奖吧!“我立马一蹦三尺高,心里高兴得无法形容。
猜谜活动结束了,我们回到了教室。
”你猜对了几个?“
”我猜对了四个,呵呵!“……
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节日的校园。
啊元宵节的作文篇3
又是崭新的一年!元宵节伴着新年的钟声悄悄来临,最受人欢迎的当然是猜灯谜了。
一进崇和门,花花绿绿的灯谜纸条映入我的眼帘,有打礼貌用语、电脑名词、金融储蓄名词、成语……一条条谜语让我眼花缭乱、绞尽脑汁。
“雨中道别”一条谜闪进我的脑海,雨中雨中,那就会被淋湿,淋与“临”同音,在雨中道别,那应该就是“临别”。我马上捧着答案高高兴兴地来到兑奖处,叔叔接过纸条,我期待着他嘴里吐出两个字眼:“正确。”没想到,叔叔却说:“对不起,小朋友,答错了!”我那兴奋劲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我扫兴地望着——叔叔把答案纸丢进了抽屉里。
但是,俗话说得好,“失败是成功之母”,我又燃起希望之火,许多都不是我们小学生的强项,我只得向成语方面努力。走马观花之后,终于发现了一个目标——五木,打一成语,五木五木是什么呢?到底是什么呢?我搜肠刮肚,在纸上比比画画一翻,却没有一个好的结果。我有些失望,眼睛余光在崇和门四周转来转去,忽然,目光落到了树上,树就是木、木就是树,五木五木,就是五个木,那不就是森林吗?森林加起来不就有五个木吗?我耐不住心中的激动,快速冲到兑奖处!“对的、正确!小朋友,你真厉害!”我高兴得手舞足蹈!
有了这次的鼓励,我更有信心了,继续“奋斗”!我又在谜海中发现了一个谜语,名叫“静夜”——打一礼貌用语。我的脑中在飞快地运转:静夜就应该是晚上,再加上一个静,是晚上好?不对不对!是晚安!我又一次让兑奖处的叔叔惊叹!
猜灯谜能启迪我们的智慧,又能增加我们学习兴趣,怎么不受我们的喜爱呢?
啊元宵节的作文篇4
一大早就被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吵醒,让人很不爽。我平时都得睡到午饭才醒,今天早饭时节就醒了,我在想待会儿要不睡个回笼觉。
我每年都要吐槽一回为什么大家非要放爆竹,一大早吵得人不能睡,尤其是春节那天,从凌晨就开始,没个消停。我不在乎这是不是污染空气,我只觉得它是噪音污染,严重糟蹋了我的睡眠。我觉得继承传统文化无可厚非,但是写春联什么的都很好,唯有过年就要放炮让我接受不了。我也不知道古人是怎么想的,也许是他们的日子里没有电视没有电脑,生活太无趣,因此非得用爆竹这种刺激人神经的东西,表达自己对新一年的欢迎。
我十分不解"正月十五闹元宵"的意义,新年刚过,又要一群人见面吃什么团圆饭。显然学校都不太重视这种日子,高中一般就选在正月十五开学。每每这种日子,学校就会被学生和家长唾骂,多放一天又怎么了!我不知道学校此行意欲何为,反正我挺不喜欢大家过节时我却去上学。我倒不是想过什么元宵节,只是当晚上所有人在教室里埋头自习时,外面的天幕黑漆漆一片,突然绽放出烟花,然后就是一会儿这里一朵,一会儿那里一朵,声音大的你不想听都不行,那种巨大落差的情绪难以言喻。
节日里依旧天气阴沉,让人心情不好,不过也有的人家很开心,上了年纪的尤其开心。因为弟弟上学,我妈在那陪读,家里只有我和我爹,我和他都不是爱过节的人,所以并没有去奶奶家吃饭。我这人对节日什么的并不感兴趣,日子很枯燥,年年都一样的日子,没必要很重视,坦白说我连过年也很不愿。
无聊的日子里只有躺在床上才是正理儿。
啊元宵节的作文篇5
正月十五,我从拥挤的公共汽车上下来,哼着小曲儿,走向姥姥家。
进了门,只见桌子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盆和碗。我边脱羽绒服边走过去:“姥姥,这是什么呀?”我指着一个盘里的黑乎乎的小圆球问道。姥姥凑过来,故作神秘地说:“今天不是元宵节吗?为了让你这小馋猫还能吃上香甜美味的元宵,姥姥今天就教你摇元宵!这是元宵馅儿,我昨天就准备好了!”“噢!这就是元宵馅儿呀!那,那咱就开干吧!”
就见姥姥从盘子里夹了十几个元宵馅儿,轻轻地放到笊篱里,又在盛有水的元宵粉的盆中,双手端起盆,摇了起来。
那些圆圆的馅儿在盆中滚动着,像滚雪球一样,把元宵粉裹在了自己的“身上”。随着盆的摇动,元宵越滚越大。当元宵如核桃般大小时,姥姥停住了:“行了!”十几个元宵被姥姥放在盘子,甚是喜人。
我看到盘里还剩五、六个馅儿时,连忙拦住了姥姥:“您歇会儿吧,剩下这几个我来摇,我要吃自己摇的元宵。”“乖子,那你来吧!”我挽起袖子,心想:如此简单的工作,谁不会呀,看我的!
我照着姥姥的样子摇起来。嗯,感觉还不错,有点儿像摇呼拉圈似的。摇着摇着,我有些热了,鼻尖上冒了点儿汗,胳膊也很酸,真想歇歇。突然,我冒出了个主意:元宵粉把馅儿裹上就看不见馅儿了,姥姥也不知道我摇了多少下。偷点儿懒吧,反正姥姥也不会发现。等摇完一看,比姥姥的小了好几圈。唉,没事儿。反正我人小,我吃的元宵小点儿没关系。我心里嘀咕着。“姥姥,开煮吧!”
姥姥看了看我的元宵,意味深长地笑笑,没说什么,进了厨房。
元宵下锅了!一颗颗“大珍珠”被姥姥赶进煮沸的锅里,我的“小珍珠”也争先恐后地跳了进去。
揭锅啦!元宵在锅里不停地翻滚着。姥姥的元宵盛了出来,我的却不翼而飞了!我拿着勺子扒拉了半天,仍然一无所获。姥姥把手一背,问道:“老实说,元宵你摇了几下?”“我,也就,60多下吧。”我吞吞吐吐地回答。姥姥笑着说:“我说的嘛,怪不得你的比姥姥的小了好多,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摇的工夫儿不够,当然就散架了!”
饭桌上,大家都津津有味地吃着姥姥“独自”摇的元宵。我尝着绵软香甜的元宵,心里还回味着姥姥的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