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得文网 > 作文 > 作文大全 >

清明游记作文优秀

时间: 新华 作文大全

写作文过程中,要注意细节描写和情感表达的准确性和适度性,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这里提供优秀的清明游记作文优秀,方便大家写清明游记作文优秀参考。

清明游记作文优秀

清明游记作文优秀篇1

绵绵细雨笼罩着翠色的人间,不经意间嗅到一丝春的味道。没错,是它——清明!

春寒料峭,这个节日与节气,散发着丝丝哀愁。携一束淡雅的白菊,踏上野草横生的山路,探访草丛林木深处的那方坟冢。

穿梭在幽深的记忆里,我的口中像是衔了一枚青橄榄,顿时苦涩流遍全身。两年前,爷爷慈祥的面孔被永远定格在了方方正正的遗像里,一阵阵凄怆的哭声回荡在爷爷的屋子里。我浑身木然,只觉得天旋地转,心在滴血……从那天开始,我尝到了离别的痛苦,变得愈发懂事。爸爸说,那是我人生中的一级台阶。

银铃般清脆的鸟啼打断了我的思绪。我在爷爷的墓前恭恭敬敬地拜了几拜,看着大人烧纸钱。四周氤氤氲氲,朦胧了整个天地。“爷爷,我们走了。”我默默地想着,随大人们离开这里。

太太爷爷和太太奶奶的墓在山上。大家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一路上,竹子、青草,鹅黄、嫩绿,在经过雨的洗礼后显得愈发精神。我们一行人像是在踏青。雨珠坠落,滑进嘴里,那么清甜,又透着几份寒意,我若有所思:“这是清明的味道吧!有春天的气息,也有哀愁的感觉。”大人们笑笑:“也许吧!”

在这里,除了满眼的绿,就只剩下天空的颜色了。我们和大自然进行亲密的接触,无忧无虑地畅享自然的美景。我沉醉了,这时的我,全然没有“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哀愁,只有满心对春天的向往了。

清明虽然没有其他节日时的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却独有一番清新的滋味。我们在这个节气中扫墓祭祖,细雨中透出淡淡的哀思,春光中映出对新一年的向往。

这就是清明,一个中国特有的节气!霏霏细雨,朦胧天地,又是一年清明时……

清明游记作文优秀篇2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我家乡的清明节更是让人回味无穷。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最重要的活动,当然是扫墓了。清明节这一天,我们会来到墓前,献上一束鲜花,烧上一些纸钱,借以表达我们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并在心里默默地为他们祈祷,祝福他们在天堂的那一边能够和我们一样,幸福和快乐地生活着。此时,我们不禁会回忆起他们曾经和我们共同度过的那些岁月,那些画面仿佛还历历在目,想到这些,我不禁潸然泪下。当然我们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更应该去瞻仰民族英雄,为共和国的烈士扫墓。如果没有这些民族英雄和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就不会有我们的美好未来。我们用这种方式寄托我们的哀思,继承先烈们的遗志,以高昂的精神面貌,投身到学习中去。青山肃立,绿水长歌,我们将永远铭记和颂扬革命先烈的事迹,继承先烈的遗志,将来更好地为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机。故有“清明前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农民伯伯在清明前后种下自己的希望,期待秋天会有好收成。人们也会纷纷栽下了一株株小树苗,美化自己的家园,使神州大地变得更加郁郁葱葱。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春天把五彩缤纷的颜料四处泼洒,万物复苏,万紫千红。我们趁着这美好时光,带着相机,去山上,田野踏青,寻找春天的足迹。

清明时节,风筝也耐不住寂寞,凌空而飞,翩翩起舞,绽放于蓝天,如鱼得水,俯仰漫游。小朋友们手里拿着风筝,一个个欢呼雀跃,放飞了童心,放飞了快乐,放飞了希望。

这就是家乡的清明节,我们用扫墓、踏青放风筝等各种活动来度过这个美好的节日!

清明游记作文优秀篇3

再过几天就是清明节了,每家每户都紧张的准备着。我的爷爷奶奶也买了很多东西,准备在清明节用。

清明节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始于周代,到现在大约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清明节一到,气温增高,降水增加,正是种植的好季节。可见清明节与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关系。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重要的祭祀节日。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但是清明节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日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侯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哀悼已逝的亲人习俗习俗仍很盛行。

清明节的其他习俗也是非常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等一系列体育活动。放风筝也是清明节的一个习俗。每逢清明节,天上就就出现大大小小的风筝,不仅白天放,晚上在风筝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

清明,又一年的清明,无尽的悲伤感动着大地,思念的心情,落向人间。

清明游记作文优秀篇4

清明节快到了,在这时候,细雨绵绵,更让我怀念起了为我们革命事业成功而献出了生命的英烈们。

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年代,有一位杰出的英雄——邱少云。记得在1952年10月,邱少云所在的部队接受了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就是消灭盘踞在平康和金化之间的三九一高低的美李匪军。在战士们出发之前,部队首长特地对志愿军战士们讲:“你们这次去潜伏,要靠巧妙的伪装,要沉着机智,随时做好一切潜伏,更重要的是要遵守潜伏纪律。哪怕被敌人子弹大众了,也不能暴露目标,待机歼灭敌人。

到了第二天凌晨,敌人盲目发射的一颗溅射在了邱少云旁边的草地上,立即燃起了大火。火苗一直往他的身上窜,一会儿时间,他的逸夫裤子都烧着了,在他的旁边旧有一条水沟,只要他稍一滚动,火就可以扑灭,可他没有这样做。稍一动就有可能暴露,使整个计划陷于被动。为了不暴露目标,为了战斗的胜利,他忍着剧痛,双手抓住泥土,整整烧了20分钟,邱少云被大火活活烧死了。

邱少云真是一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几十名战友的生米那个,为了抗美援朝的胜利,勇敢地面对大火,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为夺取整个战斗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无论是在为新中国的解放战争中,还是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都涌现了许许多多杰出的英雄。如:邱少云、黄继光、董存瑞、刘胡兰……是他们的热血和生命,才换来了今天的富强的新中国,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因此,我们绝不会忘记我们的英烈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有两的传统,每年的清明时节,正是我们悼念先烈们的最荣重的日子。让我们在清明时为这些英烈们献上一束红艳艳的鲜花,寄托着我们的哀思。同时,我们要努力学习,掌握好建设祖国应有的本领,为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美好,让我们的英烈们在九泉之下感到欣慰,让鲜艳的五星红旗永远高高的飘扬。祝福他们一路走好!

清明游记作文优秀篇5

早上,我早早的起床了,看见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妹妹都起床了,爷爷从菜市场买来了鱼、鸡和排骨,奶奶正在准备东西去扫墓,我和妈妈去买春条。

准备工作做好了。我们早早的吃完早饭,准备去扫墓。我们提着东西走在马路上,我看见路上的车子来来往往,路上的行人也来来往往。

我们匆匆忙忙地往山上走,终于来到了太婆坟前,爸爸和爷爷清理水沟,奶奶在拔草,我和妹妹在插春条,奶奶拔完草后,从袋子里面拿出蜡烛和香,点燃以后,然后再作揖。接着放鞭炮。我们告别了太婆,又来到了太公这边。

太公这边很干净,我和妹妹直接插春条,奶奶点燃蜡烛,上好香,接着作揖,我作揖时在心里默默地许了一个愿望:愿太公保佑我语文打80分以上,数学打90分以上。接着放鞭炮。我们告别了太公。

我们走在回家的路上,我边走边想:有了太公的保佑,再加上自己的刻苦努力,我一定会在学习上取得好的成绩。

清明游记作文优秀篇6

清明节又到了,章贡区组织全体同学到网上去祭扫那些英勇的革命烈士们。现在我们的生活和平安宁,幸福美好,那都是革命先烈们用自己的鲜血和性命所换来的。

江西文明网有一个专门祭扫先烈的窗口,我在那里献上了几朵花,并鞠了三次躬,还留下了几句话。

还记得雷锋叔叔吗?就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季节里,雷锋叔叔抱着一位迷路的小男孩,踏着长长带有荆棘的水泥路,把那个小男孩送回了家。这是一件小事,但雷锋的精神却告诉我们,哪怕是一点点小事,只要你能做到,就应该去做,而不应该在那里袖手旁观,坐视不管。

有人会说:“为什么一定要向先烈们学习?为什么一定要做那么多好事?”其实,学不学习先烈,做不做好事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珍惜现在幸福美好的生活,珍惜现在和平安宁的环境,珍惜革命烈士们付出的心血。

革命先烈们,放心的安息吧!这美好的世界,我们会珍惜,我们也会好好的学习,将来长大报效祖国,为我们的国家争添光彩。

同学们,让我们发扬革命传统,继承英雄业绩,为祖国美好的未来而努力拼搏吧!

清明游记作文优秀篇7

在清明节的饮食方面,各地有不同的节令食品。

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的关系,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在山东,即墨吃鸡蛋和冷饽饽,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据说不这样的话就会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饼卷生苦菜,据说吃了眼睛明亮。晋中一带还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习惯。

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仪式后,将祭祀食品分吃。晋南人过清明时,习惯用白面蒸大馍,中间夹有核桃、枣儿、豆子,外面盘成龙形,龙身中间扎一个鸡蛋,名为“子福”。要蒸一个很大的总“子福”,象征全家团圆幸福。上坟时,将总“子福”献给祖灵,扫墓完毕后全家分食之。上海旧俗,用柳条将祭祀用过的蒸糕饼团贯穿起来,晾干后存放着,到立夏那天,将之油煎,给小孩吃,据说吃了以后不得疰夏病。

上海清明节时有吃青团的风俗。将雀麦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后包上豆沙、枣泥等馅料,用芦叶垫底,放到蒸笼内。蒸熟出笼的青团色泽鲜绿,香气扑鼻,是本地清明节最有特色的节令食品。上海也有的人家清明节爱吃桃花粥,在扫墓和家宴上爱用刀鱼。

清明游记作文优秀篇8

“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节这一天,细雨绵绵下个不停,我和妈妈因为思念爸爸、思念家乡,便一起回到美丽的家乡——郎溪踏青。

一路上,春意盎然,让我倍受感染,我不禁低吟老师才教我们的一首诗:“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春的山村,千里大地花红柳绿,莺歌燕舞,郁郁葱葱的树林绿遍了山陵和原野,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呈现出一片白色。山间到处鸣响着鸟儿欢快清脆的叫声。蒙蒙的细雨如烟似云,轻轻地飘洒着,这真是“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啊!我们欣赏着一路上的美景前进着。

让我体会到了农村简朴而富有乐趣的生活,农村是多么的美好,四月的乡村,到处呈现着别样的风景。这次回来,我的心情与以往不同,我缅怀的是爸爸,因为他几年的卧床不起,爷爷奶奶看护着他,他纯粹是靠药物支撑着。每次妈妈带我回家看他,他对我一点反应都没有。我看到他的眼睛是在看我,可能想讲什么,但没有交流,我喊他,也没有回应。这就是植物人的原因吧!

去年,爸爸走了,妈妈带着年幼的我在外面受了许多的苦,回家踏青就是扫墓祭奠。我跪在爸爸的墓前,看见光秃秃的坟,想想受了许多苦难的爸爸和艰难生活着的妈妈,我大声痛哭着。

爸爸,我好想您,我好想向别的小朋友一样,一手牵着爸爸,一手拉着妈妈。爸爸,以后我会每年回来看您的,您的女儿一定会懂事听话,一定会努力学习的,不会辜负你的期望!

清明游记作文优秀篇9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晚唐诗人杜牧这首脍炙人口的《清明》,诉说着思念与哀伤。清明节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扫墓和祭奠、追思已故亲人的日子。

清明节前后流传着很多传统的风俗活动。如寒食赐火、清明扫墓、踏青郊游、放风筝、荡秋千、斗鸡、拔河等,这些习俗随着岁月交替和社会变迁,有些已经逐渐被遗忘,连一丝记忆都不复存在,有些仍遗留至今并赋予了新的内涵。

在旧时的青岛,清明节也被看作是一个大节气。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每家都要断火,吃冷食。冬至后105天谓之寒食,从前的这一天禁火,冷食,故又称“冷节”、“禁烟节”。人们在清明前两天就开时断火,即天不亮就把饭做好,直到落日后再烧火,以示对亲人的怀念,由于人们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逐渐将寒食与清明合二为一。

在清明节扫墓的风俗比较盛行,扫墓俗称“上坟”。这一天要去祖坟上填土整坟,扫除沙尘杂草,上香、烧纸,举行祭礼。有的人家要利用这一机会修整坟墓,大多数是象征性地给坟头上添添土,还要在上边压些纸钱,让别人看了,知道此坟尚有后人,所以说,无论家里多穷,清明节都是要去上坟的。人们祭祀完毕,都要进行野餐,将上供的食品吃掉,也就是吃福根,以向先人表示节俭之意。

许多人家都要吃大葱和蛋饼,寓意聪明伶俐,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有的人家还要捏面花,称作“蒸小燕”,吃白面小鸡和鸡蛋。寓意小燕子来了,真正的春天到来了。清明这天早晨全家人一定要吃鸡蛋和小鸡,心明眼亮不得病,很多学生要带鸡蛋给老师以表敬仰。另外,清明节时将印有蝎子图案的纸贴在家里,家中不招蝎子、蜈蚣,尤其是在农村特别盛行。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这是一句流传广泛的民间谚语。清末民初,农村一带开始合理安排农时,清明节这天,好多农家给牲口吃高粱米饭,俗语:“打一千,骂一万,不忘清明节一顿高粱米饭。”吃高粮米粥、麦子粥、玉米粥,表示日子步步高,这一天用粥要让牛、驴等饱餐一顿,以犒赏它们一年的辛劳。

清明游记作文优秀篇10

在清明节前几天,我校组织了徒步到朱家岗扫墓的活动。

在听到这个消息时,同学们的脸上洋溢着兴奋与不可思议。好几十里的路程,要“走”过来可是不容易的啊!大家从没走过这么远的路,正因此,对于这项“远足”大家都满怀期待。

那天阳光明媚,伴随着阳光我们踏上了征程。刚开始挺high的,毕竟从未有过此类经历,然而,才走了十几里路就没有了之前的那种兴奋劲。步子迈得越来越小,每一步都很沉重。脚也不看重任,每走一步都伴随着疼痛。随着时光的流逝,汗的挥洒,我们在车辆不多的路上一步一步的艰难地走着。此刻真的有放弃的冲动。但我没有放弃,因为我相信自己能行。几十里路算什么?正是因有了这次远足,才让我活的磨练意志的好机会,我怎能轻言放弃?心里这样想的,行动上也是这么做的。于是背着包跑了起来,好舒服!

在此之前,我从未觉得走路是这么辛苦的事情。虽然我们每天都在走,但从未因走路而觉得累。也许是从来没有走过这么长的路就不知道艰辛,所以认为没问题,不就是几个小时的事吗?

来回的欢笑与疼痛不必多说。通过这次活动让我感触很多。或许,对于我们来说,没尝试过就认为它很简单。然而,但当我们真正去做事才发现它并非易事。古人云:“每一个成功者的背后都有着无数的汗水和泪水。”

这次的远足将是我一辈子的精神财富,是我一个美丽的回忆。即使回忆中带有苦涩的味道,夹杂着汗水与泪水,但他认识我一个重要的回忆。一个永远值得去品尝与回味的一段经历。

通过这次远足,我深有感触:无论我们深信多么疲惫,坚持到底就是胜利,脚踏实地一步一脚印。阳光总在风雨后,总有一天会到达成功的彼岸,见到我的“太阳”。

清明游记作文优秀篇11

4月1日晚,老爷爷(爸爸的爷爷)去世了,按照农村风俗,三天后出殡。

4月4日—清明放假的第一天,早晨6点30分,亲戚们齐聚在老爷爷的灵堂前。大家身穿孝服,腰间系一根稻草绳,手拿竹棍。女的头戴白巾,男的头上则多了一个三角帽。出殡仪式正式开始,灵柩被抬出了屋外,我们便按辈份依次跪好。村里的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辈,开始念悼文,讲述了老爷爷一到八十六岁的生平事迹。几分钟后,我的膝盖疼痛起来,便一屁股坐在地上。十几分钟后,大部分的人由双膝变成单膝跪地,老爷爷的儿女还在弯着腰,低着头,规规距距地跪着。爸爸跪在爷爷后面,豆大的汗珠顺着他的脸颊流下来,头上的白巾和衣服湿透了,也顾不上擦。半个小时后,悼文念完了。我迫不

及待地站起来,一条白布从队伍的前头传到后头,大家左手拿着白布,缓缓地往前走。手拿花圈的走在前面,舞龙、舞狮队在后面。在一块空地上,老爷爷的灵柩被放下来,爷爷奶奶们便又跪着。舞狮队开始表演啦!两只“狮子”一会儿跳得比树还高,一会儿又趴在地上嬉戏,行人都纷纷停下脚步观看。有些亲戚将零钱扔到空地上,“狮子”马上张开“血盆大口|”,把钱吞了进去。七爷爷手拿百元大钞在头顶摇晃,“狮子们”反应迅速,一口就“吃掉了”。舞龙队出场了,它们使劲摆头甩尾,看得我眼花瞭乱。表演结束后,队伍继续前行。

走了大约一半的路程,我们被告知取下腰间的稻草绳,丢掉手中的竹棍。十点左右,终于来到了目的地—一座小山。灵柩停放在一个长方形的大坑旁,里面放满了稻草和纸钱。一位叔叔点燃了稻草和纸钱。我们在老爷爷的坟前烧纸钱,做揖。这时,一位老态龙钟的老奶奶提着一小桶米饭,给每人舀了一小勺。刚开始,我还不想吃,奶奶说:“这是风俗。”我就一口把米饭吃了。我们又来到老奶奶的坟前,烧纸钱,做揖。这时,奶奶递给我一根樟树枝,再三叮嘱回去以后,要把樟树枝放在老爷爷的厨房里。我和妈妈、姑姑们往回走,爸爸和爷爷们留下来安葬老爷爷。中午一点半,老爷爷门前的空地上摆满了桌子,到处都是人。听奶奶说,有78桌呢!吃饭的时候好不热闹!

今年的清明节,让我感受到了农村那不一样的风俗!

清明游记作文优秀篇12

今天是星期六,我爸爸一大早说:“清明节到了,祭祖坟了,这是我们中华的风俗。”我得意地说:“谁不知道啊!好像就你知道一样。”妈妈和我一唱一合害得爸爸一个字都不敢说了。

我们一家三口人来到祖坟前面,我们先拿出打火机,然后拿了几串小鞭炮放放,刚开始放,我就躲到了爸爸妈妈的怀里,连头都不敢升到外面看一下,爸爸说:“孩子别怕,放鞭炮没什么好怕的。”妈妈说:“是啊,放鞭炮不要怕。”我说:“我就怕,我害怕得很啊!”我原本是个喜欢放鞭炮的人,可现在为什么这么怕了呢?这都怪一个小鞭炮若的祸,那是我六岁的时候,我再玩的时候检到一个小鞭炮,我把它给放了,可是它爆炸的速度太快了,只听啪的一声,我的手被炸

出了血,当时我痛的哇哇大哭,我家的邻居看见了我这副得性,马上告诉了我爸爸妈妈,我爸爸妈妈听了害怕极了,连忙把我送到医院里包扎伤口,从那时我就不敢玩鞭炮了,而且有时候听到鞭炮声就怕了。我们放完鞭炮点了几根香,我学着爸爸妈妈的样子,先鞠躬,再说些什么话,我的爸爸妈妈在说什么我听不到,但我口中在说:“我要好好学习,以后考上大学,这样才对的起父母。”我知道我这样只说说不做是没有用的,而是要实际行动起来。最后,我爸爸拿出一些吃的东西和酒,他把酒倒到小茶杯里,然后倒倒墓碑前面的土地上。在回家的路上,我说:“你们这样祭祖坟不怕旁边那些野草着火吗?”他们说:“当然怕啊!但只要小心点就行了。”

回到家中,爸爸拿出几个他第一次做的“清明果”,他说:“我从来没做过”清明果“,所以,这次”清明果“可能比以前奶奶做的难吃很多。”我尝了一口,我觉得不好吃,可是我还是吃了下去,因为我相信爸爸下次一定做得更好吃!因为没个人都有自己的落点和高处。

清明游记作文优秀篇13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我家乡的清明节更是让人回味无穷。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最重要的活动,当然是扫墓了。清明节这一天,我们会来到墓前,献上一束鲜花,烧上一些纸钱,借以表达我们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并在心里默默地为他们祈祷,祝福他们在天堂的那一边能够和我们一样,幸福和快乐地生活着。此时,我们不禁会回忆起他们曾经和我们共同度过的那些岁月,那些画面仿佛还历历在目,想到这些,我不禁潸然泪下。当然我们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更应该去瞻仰民族英雄,为共和国的烈士扫墓。如果没有这些民族英雄和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就不会有我们的美好未来。我们用这种方式寄托我们的哀思,继承先烈们的遗志,以高昂的精神面貌,投身到学习中去。青山肃立,绿水长歌,我们将永远铭记和颂扬革命先烈的事迹,继承先烈的遗志,将来更好地为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机。故有“清明前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农民伯伯在清明前后种下自己的希望,期待秋天会有好收成。人们也会纷纷栽下了一株株小树苗,美化自己的家园,使神州大地变得更加郁郁葱葱。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春天把五彩缤纷的颜料四处泼洒,万物复苏,万紫千红。我们趁着这美好时光,带着相机,去山上,田野踏青,寻找春天的足迹。

清明时节,风筝也耐不住寂寞,凌空而飞,翩翩起舞,绽放于蓝天,如鱼得水,俯仰漫游。小朋友们手里拿着风筝,一个个欢呼雀跃,放飞了童心,放飞了快乐,放飞了希望。

这就是家乡的清明节,我们用扫墓、踏青,放风筝等各种活动来度过这个美好的节日!

89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