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端午节作文
在写作过程中,要时刻紧扣题目,围绕主题展开论述和表达,确保文章的方向和范围准确无误。小编给大家分享满分端午节作文参考,方便大家参考满分端午节作文怎么写。

满分端午节作文篇1
又是一年五月初五端午节,一个美丽的中国传统节日。
这“端午节”有个来历,传说从前有一个叫屈原的伟大爱国诗人,因为反对妥协,主张联齐抗秦,受到楚国权臣的打击和陷害,先后遭到杯王和顷襄王的贬谪和放逐。屈原离开郢都以后,沿长江东下,踽踽独行,颜色憔悴,披着长发,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他不知道为什么世界会是这样黑白混淆,忠奸颠倒,美丑不分。他禁不住内心的愤怒,一面大声呵斥吟诵,一面提起笔来,洋洋洒洒在石壁上写下一篇奇绝千古的《天问》。他深知自已无法同现实调和,最后自投于汩罗江,结束了他悲壮的一生。
当地老百性都非常尊敬和爱戴屈原,生怕他的尸体被鱼吃掉,就投下一种用棕叶包米的东西—棕子喂鱼,好让鱼不去吃屈原。以后,每年都以此方法来纪念屈原。
今天正是纪念屈原的日子,我一大早就闻到浓浓的棕子清香,于是赶紧洗濑,急不可待地坐到餐床边津津有味地吃起了棕子。我想:为什么象屈原这样的忠臣要被放逐,还要遭到坏人的打击和陷害,那些奸臣为什么不会考虑国家会不会被人家吞并掉,总有一天,国家肯定要栽在他们的手里,还有那个笨大王,怎么也不知道屈原是个忠臣呢,真是笨。虽然心中替屈原打不平,但一点不影响我吃棕子的好胃口。
真是一个有趣的端午节,还有好吃的粽子。
满分端午节作文篇2
据说:古代诗人屈原五月五投汨罗江,人们到江上打捞他的尸时体却找不到,人们为了让鱼虾不伤害他,而把粽子投到江里喂鱼虾。现在人们已经不把粽子投到汨罗江里,但是粽子却成了每年端午节不可缺少的习俗。
昨天下课,李老师给我们发一个粽子,让我们品尝品尝,李老师说:“明天,把粽子叶带过来,回家洗一洗就不沾了,把绳子准备好了。晚上把米浸泡好,明天把准备好的材料带过来。”晚上,我按照老师说的去做,把粽子叶洗了一遍,又把绳子放进书包里,我又拿了一勺米,放在小碗里,又把水放在小碗里。第二天,我高高兴兴的来到学校,只见老师走上讲台高兴地说:“有哪位同学会包粽子那?”只见王少航高高兴兴地举起手来,李老师说:“那就有请王少航王老师教我们吧!大家热烈欢迎。”王少航兴奋地走上讲台,举起粽子叶说:“先把粽子叶做成漏斗形,然后再放三分之一的米,再放一些陷,然后再用米把陷给埋住,接着用漏形的上方往下折,最后用绳子把它缠结实,这就ok了。”咦,我的粽子怎么会漏米哪?这使我大惑不解,老师让我继续做。
我包的第一个粽子漏米,又是一个三角形的,我看着第一个粽子,心里又一个个不愿意,我怎么这么笨呀!连一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一道题,却不会做。看着眼前的这个小小的粽子,我有点想放弃了。当我在放弃时,我想到了妈妈对我说过的话,她说:“你不能在你不知道这道题是怎么做时,或是某件事时你都要坚持下去,绝不能向不会的题或事情低头。我相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加油!我决不向困难低头,我要战胜困难。
我不放弃又坚持包第二个粽子,包的根本就不像,我又接着包第三个,第四个……发现越来越不像了,我生气极了,我转念又想,我王少航怎能包那么好,而我却包的什么也不是,我要和他比试比试不可,我给自己打满了气。
我很想放弃,妈妈的话再在我的耳边响起:“遇事一定不要退缩,要去面对困难,人生路上甜苦和喜忧,你一定要把这句话记住,记在心里,这样有困难就想想我对你说的话。”我又鼓足了勇气,又包了一个,呀,我成功了,我终于包的像了,虽然不是特别的像吧,但是已经学会了。就像一个打了气的小气球又重新在天空中飞翔。
满分端午节作文篇3
端午节到了,我们一家人去了金山岭长城。这个长城在河北省承德市,离北京好远呢,我们早上五点多就出发了。
到了景区,我看见一座人像,介绍说,这是明朝的戚继光将军,我萧然起敬。爬了一会儿,我又看见一座戚继光将军骑马的塑像,旁边还有五门大炮,好威风!再往上爬一会儿,终于看到长城啦!我看见一排短墙,可以躲猫猫,真好玩。妈妈看了介绍,告诉我这个叫障墙,敌人攻下马道时,可以躲在障墙后面进行反击。到了将军楼,我们看到了一座座城楼。城楼的出枪口分上、中、下三种,士兵们可以用站着、蹲着、跪着三种动作射击敌人。
我想在长城上建造一座屈原的塑像。因为屈原和戚继光一样,是爱国主义者。屈原忧国忧民,戚继光打败倭寇,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怀念和敬仰!
满分端午节作文篇4
端午节来临,我们全家团圆,品尝粽子。青青的粽叶、香甜可口的糯米、诱人美味的肉馅,空气中弥漫着棕香味,也弥漫着端午的气息。
盘中的粽子经过机器的精心加工包装,看起来十分可爱诱人,入口也很美味,可我的心中总是空落落的,望着桌旁空着的座位,口中的粽子便似嚼蜡一般,我的思绪便飘向故乡,飘向儿时姥姥亲手给我包的粽子,飘向远在故乡病床上的姥姥。
从我有记忆起,家中就有一个习俗,每至端午节便全家团圆,由姥姥亲自当主厨给我们包香喷喷的粽子吃,而其他人便给姥姥打下手。姥姥包的粽子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反而在我认为还没有外面买的粽子包的精细好看,可就是这样,不知为何,我只喜爱姥姥包的粽子,并觉得买的粽子总比姥姥自己包的少些什么,只是知道爱吃,便要缠着姥姥多包些。
姥姥总是很宠我,无论我提什么要求,她总是由着我,尽自己的一切努力做到。那时的我是那样的任性与天真,我不爱吃包有枣子或者肉的粽子,觉得那样太腻,却惟独偏爱那晶莹可口的糯米,于是我便求着姥姥给我端午节包只有糯米的粽子,姥姥有些为难的答应了,可年幼无知的我并不知道这只有糯米的粽子有多么难包,因为没馅或枣子在粽子底部挡着,糯米很容易漏出来。终于端午节来临了,在我期盼的眼神中,姥姥端出了一盘独属于我的白糯米粽子,我急切的剥开粽叶,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姥姥连忙劝止道:“慢点吃、慢点吃,别烫着了!”在我吃粽子的时候,我感到姥姥的目光一直注视着我,是那样的温暖、慈祥。待我吃完后满意的说道:“真好吃!”姥姥脸上的笑容就更加浓郁了,她竟像孩子一般高兴地说“喜欢就好,我下次再给你包”,这时,姥姥发髻间渗出的小水珠终于汇集成大滴的汗珠流了下来,她不在意地擦了擦,此时我的心中却只有感动。
时光荏苒,我与父母搬到了北京,可姥姥还是独自一人呆在老家,渐渐地,我们回家团圆的时间越来越少,我也再没有与姥姥在端午节一同粽子。就这样一年年过去,岁月在姥姥脸上留下一道道不可消除的痕迹,我长大了,可是姥姥却一天天老去,身体一点一点不如从前,直到如今,卧在了病床上,回到家乡,看到儿时那一直健康慈祥的姥姥,如今变的如此消瘦苍老,我心中的酸涩便蔓延开来,眼泪夺眶而出。这时,长大的我已经懂得了姥姥包的粽子的奇特之处---那里满含着姥姥对家人的爱与祝福。
一阵铃声响起,将我思绪拉回到了现实中,我接起电话,原来是姥姥,我们祖孙俩聊了起来,聊到了粽子、端午、故乡,也聊到了那儿时美好的回忆……
在这里愿姥姥可以早日康复,您的孙女在端午节最诚挚的祝愿!
满分端午节作文篇5
端午习俗真是多。包粽子,划龙舟,穿新衣。要说那个最热闹?当然是划龙舟。
划龙舟这个习俗,可是个“大明星”家喻户晓。在端午,河道旁,挤满了人。人群里气氛可不热闹—闲谈,聊事,更有的人带个粽子来看比赛,都讨论着谁输谁赢。
龙舟选手准备着,随枪声一响,砰的一声,几条“龙”活跃起来,带着轻快的步伐,拨开河上的水。从远处看,各色的龙舟就像龙在赛跑。舟上共有十名桨手,握着桨,划开那前推的水,顺着那推着的力向前。风也在呼啸着,也在给他们加油助威。一位位桨手咬牙切齿,好似拼了命的划桨,头上的汗珠都可以装满一个大盆。在前端的鼓手呐喊着;“左!右!下腰,蹬腿!”把嗓子都快喊破了,于是那龙舟好像被一股神秘力量推进着,越来越快。自己怎么肯让别人超前呢?不,所有人都在拼命。那个一冲,这个又追过来,那个一越,这个又赶了上来。自己好不容易拿个第一,别人又想抢,观众和啦啦队也激动起来,喊着加油,就如桨手一样累,最后十米,在这最紧要的关头,每支队伍都用尽全身的力气,冲了上去,第一第二已经见了分晓,第三第四也急着赶上,结果出来了。群众们欢呼起来,比赛结束了。人们伴着阳光都散开了,消失在河岸两旁。
端午龙舟的习俗真是妙!在这美好的端午中,中国文化不可少。
平常的赛龙舟激烈,假期的赛龙舟热闹,而端午的赛龙舟,豪气冲天,厚重如中国的千年文化。
满分端午节作文篇6
五月初一便拉开了端午节的序幕。从初一开始,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起来,准备端午节的用品,虽然不是很多,其中最让人眼馋的自然要属端午中的美食了。
一提端午节,最先想到的应该就是粽子了。粽子长得玲珑可爱,有咸味的和甜味的。我对于肉粽子不感兴趣,却对糯米粽情有独钟,尤其是里面大大的枣子,家里自己做的总是包的大大的。
糯米的浓香夹杂着缕缕蛋草叶子的清香沁人心脾,咬一口,含在嘴里,越嚼越有滋味。逢过端午,奶奶动要包上许多个粽子让我这只馋猫大饱口服。街上也有到处吆喝的,不过卖的粽子比家里的要小很多,却很贵,糯米粽里的枣子也不大,貌似插俩花生大的就了事了。有时嘴馋了,就道街边买一个解馋,却再也没有那种余香了。
除了香喷喷的粽子外,穿新衣也是一大美景。用五味草煮上一大锅热水沐浴,然后再换上新衣,显得格外清爽。虽然我穿的依旧是穿过许多次的衣服,不过香味仍然无法抵挡。
我们这儿瞧不见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大遗憾。不过我们很快又找到了新的乐子——举办砸蛋大赛。端午节的蛋不再是拿来吃的,而是拿来砸的,或两两相碰比谁的更硬,有或者拿来当子弹,瞄准射击。当砸蛋大赛落下帷幕时,只留下满地疮痍,一股腥臭,确实其乐无穷。
端午节那天,妈妈都会用根根细绳细致地编成筐,按以往的习俗,编8个层,奶奶煮好蛋后就拿出3个最光滑的。底层放一个,接着是桃子。每种都是3个,用了6层。第2层就是一个步老虎,是看护这些东西的。最后挂在门口,按照长辈说的,纪念屈原。取下来时,就把筐整理好,放在一个盒子里,与比她早出生的姐妹团聚。
而就在初五吃一天的享受中,端午节就顺利闭幕了。
满分端午节作文篇7
端午佳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听老辈讲,端午佳节的来历是这样的。
传说,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位爱国功臣,叫做屈原。屈原不仅是重臣,还是有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诗人。当时,七国鼎立,数秦国,也数秦国野心,要一统天下。当时楚国国君制国无道,防御不行,很容易被打败,自然成了首选。这一点,才思敏捷的屈原早察觉到了,便上书楚王,希望国君加强防御,不让秦国的阴谋得逞,楚国国君不知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道理,认为屈原瞧不起自己制国,把屈原调到汨罗去,屈原很伤心,很委屈,自己好言相劝国君加强防御,国君不但不听取意见,还当成恶意。终于,屈原忍不住了,在6月22日跳江自尽了。水火无情,屈原一下子被滔滔江水吞没了,百姓知道屈原是个好官,于是下江开船,纷纷抢救屈原,可这怎么捞的到?当时人们说水里有蛟龙,会吃了屈原的尸体,蛟龙吃饱了就不吃尸体了。以后,百姓把屈原自尽的日子叫端午佳节,每年的这一天,人们要包粽子,划龙船,祭奠屈原。端午佳节就是这样来的。
记得小时侯,端午佳节,我随父母去外婆家,当时外婆家那里端午佳节比较昌盛,几乎每年都要划龙船。今年也不例外。
当时,我家大舅舅身强力壮,也参加了划龙船比赛。
天下着小雨,我吃着黄澄澄香喷喷的糯米粽子,坐在老爸肩上,放眼一看,才知道我们夹在人群里。那大大小小成千上万把五颜六色的雨伞,成了一道奇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时,我才知道,观众是有多少,——数不清;并把大江两岸围了个水泄不通。
江上,远远的只见八条三丈多长一米宽的龙舟,停在江中,每条龙船上各有十八人,一人在龙头擂鼓指挥,一人在船尾掌舵,中间十六人,分列龙舟两侧。每条龙舟就是一个独立团队,每个团队着装整齐,队员个个生龙活虎。比赛开始了,八条龙舟,象离弦之箭,队员们跟着鼓点的节奏,挥舞着船浆,喊着整齐雄壮号子,“一二、一二、一二……”龙舟越来越快,八条龙舟齐头并进,争先恐后,象八条鲛龙争夺东海明珠。一转眼,一条黄龙飞跃过终点,比赛结束。所有观众一齐鼓掌。比赛真精彩呀!
我爱划龙舟,我爱端午佳节!
满分端午节作文篇8
今天是端午节了,已经习惯了在早上看新闻的我,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电视,今天新闻节目上的互动话题就是"端午节",主持人也是微笑着回忆了自己小时候在家乡里过端午节时候的事情。
说到端午节,其实自己并不怎么熟悉,而且我总觉得北方对这种节日好象并不象中秋节那样隆重,反而是南方比较重视一些,也会举办一些活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这么说来,这个节日反而是多了一些怀旧的色彩,这么多的传统节日中,好象端午节是唯一的一个纪念古人的节日?看来,中国人确实是对古人很是尊重,或许这就是中国人的传统吧。
早上,下起了雨,好象今天全国很多地方都是有雨,雨水很舒服,尽管没有带任何的雨具,想想难得在这种天气里感受到这么清凉的空气,不禁抬头深呼吸了几下,真是舒服,雨天的空气就是最纯净的,手机上早上收到了朋友发来的祝愿,也为自己的心情上添加了一抹美丽,今天一出门就是这种温馨,想想一天都是美好的心情吧。印象中,以前是写过很多关于雨天的文章,很喜欢雨天的感觉,雨水轻轻飘落下来,仅仅打湿了自己的头发,反而体会到了一种春风的感觉。
今天在一个朋友的博客中看到了一幅漫画,雨天中的风景,看到这个时候,第一的印象就是一个安静的心情,因为在雨天中不是任何人都能够欣赏到风景的,雨天中的风景需要自己用心去感受,不仅要去接受这雨水中的朦胧还要接受这雨水中的泥泞,而这些一旦进退到自己的视线中成为了风景时,就会忘记所有的泥泞,就好象是端午节的粽子一样,想想,都已经好象闻到了扑面的香味了。
端午节的雨水中,祝愿每一个人都温暖。
满分端午节作文篇9
和去年一样,这个端午和平常日子没什么区别,只是家门口插了一把艾草,我连粽子都没吃。对端午节的期待,只不过是多了一天假而已。
记得小时候,一到端午节,外婆、姑姑、阿姨都来了,家里搬出一张大桌子,上面摆满了食材与器具,大家围着一起包粽子。我也兴致勃勃地参与其中,可我包不好,米总是从尖角缝里漏出来,好不容易包起来了,外婆又说,米没压实,线没扎紧,煮起来不好吃。最后,总算包成了一个,样子丑得很滑稽,大家一边欣赏我的“杰作”,一边笑:“这个粽子,等会就留着你自己吃吧。”“我才不愿给你们吃呢,自己包的更好吃。”我也不恼,跑进厨房,亲自把这个粽子放进了大蒸箱的最上层。
等大家包好了粽子,就拿到大蒸箱里煮,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般用慢火,粽子要在锅里煮几个小时,接着还需要捂好长时间,这样蒸出来的粽子才又糯又有粘性。而这煮的当儿,我们就会一整天在家里窝着,难得有这样的时间一家人聚在一起聊聊天儿。
其实,粽子的味道真的不怎么样,吃粽子,也就吃的一种情怀。当然,粽子里飘出来的清香倒是实实在在的,家人在一起包粽子时的欢声笑语也是久久散不去的。
可是现在,大家都吃买来的粽子,毕竟是买来的,吃起来肯定没自家包的好吃,而且馅儿也少,这也是我现在不喜欢吃粽子的原因吧。更重要的是,再也没有了家人围在一起包粽子的温馨了。
虽说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可现在大家过这个节也就是走过场,还没有人家的万圣节、圣诞节隆重呢。
何时重“拾”属于我们的端午呢?
满分端午节作文篇10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是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
那天,我高高兴兴地去奶奶家过端午节。
一进门,我就看见奶奶为我准备了许多包粽子用的红豆、糯米、粽叶和绳子。奶奶高兴的对我说:“孩子,端午节要包粽子吃,今天,我就来教你包粽子!”只见她先拿起两片洗干净的粽叶,把它们叠起来,再捏住粽叶的一边,把粽叶的一端转一个圈,往里面倒一些红豆和糯米,最后用粽叶的另一端把口包起来,用绳子三下两下就扎紧了。看着奶奶那娴熟的手艺,我都又羡慕又佩服,不禁跃跃欲试了。可是看着简单做起来就有难度了,手忙脚乱最后还是包了个四不像,有的粽子甚至散了架了呢!
奶奶把我包的粽子都拿去煮了。趁煮的间隙,奶奶给我讲了端午节的由来--------以前有一个非常爱国的人叫屈原,许多奸臣妒忌他的才能,就在楚王面前说尽了他的坏话。怀王死后,屈原被赶到了黄河以南,看着国家日益衰弱,屈原决定在汩罗河自尽。老百姓为了不让屈原的尸体被鱼吃掉,就发明了粽子来喂鱼。
今年的端午节我过得真高兴!因为我不仅吃到了我的劳动成果 ,而且也了解了端午节的由来。
满分端午节作文篇11
今天又是端午节了,我们一家人买了粽子准备去外婆家过节。
到了外婆家,妈妈拿出了粽子,在高压锅里蒸了一会儿,那香喷喷的味道迎面飘来,馋得我直流口水。妈妈看了,微笑着说:“看你这只‘小馋猫’,还没吃粽子,就馋涎欲滴了!”
开始吃粽子了,我迫不及待地剥开粽叶,然后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不一会儿,我就吃了整整三只大肉粽。由于我吃得太急,样子特别狼狈,嘴角和手上粘满了粘乎乎的糯米饭粒。我看到爸爸、妈妈、外婆、外公都在津津有味地品尝着嘉兴肉粽,我又伸手去拿第四只肉粽。
啊!这个端午节给了我一片幸福的享受。
满分端午节作文篇12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你们知道它的来历吗?让我给你们讲一讲。
从前,有一个爱国诗人屈原,有一次,他进京去办事,看到国家变的非常衰败,就投汩罗江自杀了。临死前,他还写了一首诗。人们为了纪念这个爱国诗人,就把每年的农历五月初设成端午节。
端午节主要内容就是划龙舟、包粽子。赛龙舟的场面很热闹,河岸边被挤的水泄不通。只听枪声一响,船上的人拼命的向前划,而河岸边满是加油声。包粽子,就是用竹叶包,用糯米作馅。包的时候很粘手,不是专业人员可是包不好的哦!
在端午节,人们还要把房子打扫干净,在厨房里洒上雄黄水,用来杀死毒虫孳生。相传龙舟竞赛是为了打捞投汩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河里,是让鱼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
满分端午节作文篇13
我家乡是在景色优美的广东梅州。又快到盼望已久的端午节。
农历五月五日就是端午节了,我们家乡过端午节很有特色的,我和我妈妈去山上摘艾叶,我闻到了浓浓的清香。妈妈亲切地说:“艾叶泡澡,以后会平平安安,还可以辟邪的呢!”
我们家乡的粽子也很有特色也很好吃。有的粽子是三角型的,有的是正方型的。有一人包粽子是用荷叶来包的,有的是用香蕉叶包的,放在大锅里蒸五到六分钟就可已了。有人吃粽子是放盐的,有一些人吃粽子是放白糖的,一口气吃下去香喷喷的,可真好吃啊。
端午节很快就要过了,好想明年的端午节快点到来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