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一千字作文
作文是一种用文字表达思想、感情和情感的方式,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好冬至一千字作文要注意什么?小编给大家分享冬至一千字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冬至一千字作文篇1
在冬至这一天,太阳刚好直射在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上,因此使得北半球的白天最短,黑夜最长,我国的位置就是在北半球上。
冬至过后,太阳又慢慢地向北回归线转移,北半球的白昼又慢慢加长,而夜晚渐渐缩短,正因为如此,冬至便成为历法上重要的节气之一。所以古人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意思是说从冬至开始,阳气就要回升了。在古代,冬节曾是一个隆重的日子,在周朝,因为周历的正月是夏历的十一月,因此,周代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一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元旦和冬至分开,因此,也可以说:过"冬节"是自汉代才有的。汉代甚至在冬至前后,从皇帝到百官都停止办公,全部休假,就像现在的过年。富人都喜欢过节,于是又有"有者冬至夜,无者过一夜"、"富人吃一夜,穷人冻一夜"的俗谚。冬至要吃美食是人们过节的传统习惯,中国大地冬至的食俗南北不同。
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浙江等地每逢冬至这天,全家男女老少都要集齐,嫁出去的女儿也要赶回婆家。家家户户要做荞麦面吃。习俗认为,冬至吃了荞麦,可以清除肠胃中的猪毛、鸡毛。杭州人在冬至都喜吃年糕。在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风味的年糕,早上吃的是芝麻粉拌白糖的年糕,中午是油墩儿菜、冬笋、肉丝炒年糕,晚餐是雪里蕻、肉丝、笋丝汤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长高,图个吉利。
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冬至进补,养生益寿,既可治病,又可防病,经医学家们证实,冬天调养得好,春夏发病就少。正是基于这个观点,冬补应以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为宜。可用各种鱼类及牛、羊、狗肉,加放中药人参、黄芪、桂圆、红枣等,或做汤、或为膳。只要脾胃吸收好,进补后定会使人储备更多的能量,从而增强免疫抗病能力。
总之,凡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久病体虚,劳力过度,劳神内耗,产后,术后及亏虚早衰者,均为冬至进补的对象。
冬至一千字作文篇2
冬至来到了,这是24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气。这一天是一年当中白天最短,晚上最长的一天。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的驱寒娇耳汤之恩流传下来的习俗,至今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谚语。
第一节课,班主任杨老师给同学们讲解了有关冬至的谚语、古诗和庆祝方式等内容,让同学们了解了冬至在我国传统节日中的地位,古人对冬至的文字表达方式,冬至包饺子传统的来历。接着郭老师进行了冬至来历的天文知识分享,从天文学角度给同学们讲解了二十四节气的定义和划分、冬至的地理意义和影响。
在同学们上冬至知识课的同时,家长自愿者们已经开始在劳动时间课的主场地——学校活动室里忙碌着:拼桌子、铺台布、准备炊具,揉面团、分饺馅。分组行动,分工明确,有说有笑,忙的不亦乐乎,齐心为同学们创造一处处劳动实践的小舞台。等面团和饺子馅摆上桌的那一刻,大家都又笑了,面团有胡萝卜黄的、甘蓝紫的、菠菜绿的、原面白的;馅料是第一组的香菇猪肉馅、第二组的猪肉芹菜、第三组的猪肉韭菜馅、第四组的猪肉萝卜馅、第五组的猪肉蘑菇馅,各种颜色面皮搭配不同味道的馅料,看着就很眼馋。
瞧,杨老师正在给我们第二组的同学讲解着包饺子的技巧,老师教的仔细,同学们学的认真。好多同学看了杨老师包的,很快就能独立包饺子,边包边乐:这好像也不难么!、好多家长他们用自己娴熟的技术教授同学们揉面、擀皮和包饺子。同学们也是互帮互学,相互介绍经验,很快也都学会了,非常棒!从量变到质变,同学们包饺子的技术也是越来越娴熟,饺子成品的外型质量也是越来越高。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所有的面团终于都变成了饺子,圆的、方的、三角的、混色的饺子一大堆,非常漂亮。
所有的面团全部变成饺子后,各组又对自己所包的饺子进行了创意摆盘,参加创意评选。经过裁判组杨昕雨爸爸、王晨阳爸爸、周航旭爸爸认真观察评比,最终第二组,第五组获得最佳创意奖,第一组,第三组,第四组获得最佳爱心奖。
现在,就是享受劳动果实了,饺子下锅,紫的,绿的,白的,……多彩饺子,看着就有食欲。在等待煮饺子的时间里,彩色饺子在锅里翻滚着,同学们那个馋啊,个个都像饿狼一样馋涎欲滴。饺子终于出锅了,同学们品尝着自己亲手包的香喷喷的饺子,回味着劳动过程中的乐趣,那种成就感和自豪感,溢于言表。惹得其他班的同学驻足扒窗,馋虫涌动。
通过这次“迎冬至,包饺子”劳动实践课的开展,既让同学们认知了传统文化,感受到冬至的节气,又能感受到自己动手包饺子的气氛和乐趣,不但锻炼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还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增强了自豪感、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再次感谢老师们给我们提供的这次机会。
冬至一千字作文篇3
清晨六点,寒风带着令人为之一颤的阴冷钻进领口、袖口,但这并未阻止人们出行的脚步。在巷口,伴着熹微的阳光,一个阿姨正帮一位老人围紧围巾、拉紧手套,搀扶着她走向菜市场。
今天是冬至,一个分外忙碌的日子,每家每户按照习俗都要做时来运转——这是个繁琐复杂的“大工程”。买回新鲜的地瓜后,要洗净、削皮放入锅内煮烂,在其冷却之后加入地瓜粉放在石臼内捶打。时来运转的馅料一般有虾仁、包菜、肉丁、萝卜块和紫菜等各种材料,紫菜可以吸收馅料里的水分,防止时来运转蒸煮时因水分过多而破裂。把这些材料放入锅中爆炒,直到它们完全入味,再倒进篮子中将水份沥干备用,最后把馅包入皮中,时来运转才大功告成。
奶奶是家中包时来运转的主力,每年的这个时候她都是家里最忙的人。今年不同,她有了许多帮手,而不是独自忙碌。妈妈是奶奶后援军团的一名大将。我还没起床时就听见妈妈陪着奶奶去买菜下楼时轻轻的“咚咚”声,虽扰人却悦耳。包时来运转时家中的每个人都参与其中,连平时最不爱做家务的爸爸也不例外。爸爸帮奶奶在石臼里捶打地瓜和地瓜粉,等它们完全融合且有劲道的时候,时来运转的皮就完工了。我帮奶奶捏时来运转的皮,奶奶说得先取出一小块做好的皮放入手中搓成圆球,再捏成边缘薄底部稍厚的碗状,这样包馅时不会破掉而且口感更好。妈妈帮着奶奶包馅,在皮中放入适量馅料,再用手轻轻往中间按,从边沿慢慢捏紧封口,避免破裂。家中的表弟表妹也来帮忙,有的择菜,有的捏皮,全家人都凑在一起有说有笑地干活,奶奶的负担减轻了许多。
蒸了十分钟之后,热腾腾的时来运转出锅了。大家围成一桌热热闹闹地享用着一家人一个早上的劳动成果,品尝真正的家的味道,景象一片其乐融融。
费心费力了一个上午,奶奶早已筋疲力尽。妈妈主动帮奶奶洗了碗,爸爸把厨房扫的干干净净,小孩子们簇拥着围在奶奶的身边,你帮她捶捶背,我替她捏捏肩,奶奶笑的很开心、很满足。
家人的帮助使奶奶的冬至不再那样紧张、忙碌,一块压迫已久的巨大的心头石在奶奶的心中骤然消失,使她拥有更为开阔的空地来安放家人的爱,也更有力的去爱家人。在炽热的爱的鼓动之下,去推翻心中的那块巨石吧,不论你的心变得多么坚硬、多么冰冷,在它的背后,仍有温暖可寻。
冬至一千字作文篇4
老家南方冬至有三大风俗:做汤圆,扫墓,放鞭炮。
1、做汤圆
我们南方这边,冬至前夜要回老家一起做汤圆。汤圆可是一门精细的学问,讲究技巧,圆滑和精美,其内涵更是至关重要,“汤圆,汤圆,团团圆圆”,汤圆内涵不就是这样吗?在我眼里,汤圆可是不错的“橡皮泥”。(捏动物)
今年,踏着冷月的气息,带着满怀的欣喜回来家去了。吃过一盏有一盏的“盛宴”,重头戏“汤圆”总算登场了。一座“面粉山”,一盆清水。我在一旁看着大人们将水调入糯米粉中一揉一推,和了起来,看着看着,我的手也不知不觉痒痒了,恨不得上前去试试身手。回忆起去年和堂兄一起搓汤圆的情形真是回味无穷:那时我们做小猪,小狗,真是不亦悦乎。堂兄的叫声打破了我的梦,我急忙“飞”了过去。当我再次“飞”回来时汤圆已经做完了,满桌子,米筛上,一颗一颗圆滚滚汤圆,圆润剔透,闭了眼,好像一碗热腾腾,香飘扑鼻的汤圆就在眼前。but,这些我都没参与,真可惜。委屈了我这个“汤圆大师傅”。
2、扫墓
冬至清晨,吃过一碗热腾腾的汤圆,紧接着就是第二大风俗――扫墓了。
冬至那天,准备了成千上万盘好吃的。呵呵,我看了都垂涎欲滴,更何况远在地下的祖先呢。山路十八弯,果真名不虚传,阡陌纵横的羊肠小道太多了,转得不知在哪了。(幸好有大人带路,不然,我们可能要好几天才能到)山头山都是人,人挤人,人挨人。不管是生人,还是熟人,大家殊途同归,同时山上扫墓者,互相打招呼,互相问好。扫墓,当然是扫除祖先墓前的杂草了,在我认为。用耙子一耙,一大堆一大堆的,这些都是大人要干的。而我和堂兄一起登高临远,“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雄壮景象;“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惊险景象。“陈勰,潇越,快来跪拜祖先,求平安!”大人们喊我们了。我们学大人的:“同上。”,闹得大家欢笑连绵。喊完了,我们又跑了,疯玩去了。“清明时节雨纷纷”,可今天没下雨,看看先人的墓,陡生凄凉,倒几分似“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感觉。
3、放鞭炮
新年放鞭炮,冬至也不例外。大人们常说:“冬至过后就到了元旦。”这大概就是元旦的前奏吧!不知爆竹是哪位高人发明的,妙趣横生。想当年,我和堂兄买了好几盒,自然高兴了很久。我们点着香,用颤颤巍巍的手去引爆,火花喷溅时,我们吓得屁滚尿流,捂着耳朵飞快地跑走了,站在屋里以那颗活蹦乱跳的心去看“戏”:“噼噼啪啪”,爆竹声,狗叫声交织在一起,我们乐得不可开支。
后记
每一年冬至,这“三重奏”总是这样地演绎着,一切是那么有趣,让我回味无穷……
冬至一千字作文篇5
冬至,萧瑟的寒风凛冽地刮削着一切,路上成池的落叶盘旋在脚下,发出响亮的沙沙声——到处都弥漫着萧条的感触。大片大片的树叶打在我身上,如同暮春樱花惨烈的凋零和飘逝。
耳边传来轻轻的哼唱声,空濛而让人心悸,来不及阻止内心的涌动,鼻腔忽的泛起一阵酸意。我转过身试图寻找那声音的源头。我看到了那个人的面容,有些苍老却很精神也很明朗,棱角分明,以及他那望着阴霾的天空清澈的瞳眸里面闪耀着的一汪柔情。时间也似乎定格在那一刻,一个少女恬静地望着板凳上哼唱着的男子,安静得像一幅年代久远的画。
音乐蓦然停滞了,我愣了一下,不解地望向男子,然后我发现他的目光同样地投向了我。在这短暂的沉默中,我恍然大悟,尴尬且歉疚地看着他,正欲开口。
“对不起!”他问是不是打扰了我。我怔忪了一下,惶恐地摇了摇头,说:“打扰的人是我才对。”毕竟我才是窥探者。我正踌躇着该不该立马就转身离开,对方却已经开口说话了。
“刚才的调儿是我妻子作的,她曾唱过几次。”她说这是首夫妻的歌儿,平平淡淡,如水长流。”
“没有普通情歌那样的热烈和矫情,很清净的一首歌,我很喜欢。”我不知道当时哪来的勇敢很冷静地说出这番话来。他愣了一愣,随即给了我一个温儒的笑容,他说谢谢。
临走前,他递给我一张纸。我至今都忘不了他那满腔柔情的眼眸,我低下头浏览了一遍——是一份歌词。歌词的背后写着一段漂亮的字:“一份简单的爱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同享受每天清晨的阳光、微风、雨露、黄昏。这样的愿望算不算贪心?我想爱情就是相濡以沫的过一生。接纳与磨合,让爱经得起流年。平平淡淡之中的携手与幸福,才更珍贵。”我在鼻腔浓重的酸意中泛红了眼眶,他没有跟我说再见,他在迟暮中踽踽独行,瘦削的背影最终像雾霭般在风中消散……
曾经我以为每一段回忆都会慢慢搁浅,化作泡沫,消失在海的边陲,但是当一段回忆烙印得太过于深沉,我会明白什么叫永垂不朽。到最后,我依然不明白男子为什么会有那么柔情的表情,但我想那是因为爱。
清晨,阳光透过窗帘的罅隙照在我身上,空气中弥漫着干净的歌词。桌上摆着一张白纸,密密麻麻的文字上边打印着两个偌大的楷体字:柔霙。温柔的雪花的意思。微凉的指尖开始有了暖的温度,我想春天真的已经来了。
冬至一千字作文篇6
冬至吃饺子是传统的习俗之一。一大早,我还在梦里吃着美味的饺子,妈妈就用她那“河东狮吼”的大嗓门把我给叫了起来。我一起床便嚷着要吃饺子,却从爸爸口中得知家里只有肉馅和面粉,并没有现成的饺子。要想吃饺子,必须得自己做。“天下没有白吃的早餐”,我还是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包饺子吧!爸爸开始和面,妈妈讲了一个笑话:有一日,孩儿他娘在炕上缝棉被,边缝边指导闺女和面。结果不一会儿,闺女喊道:“娘,面多了,怎么办?”“加水。”又过了一会儿,闺女又喊道:“水加了,又稀了!”“傻丫头,再加点面嘛!”于是闺女就去加面,不料面又加多了,于是娘又教导加水,结果闺女喊:“娘,还是不行,水又多啦!”娘骂道:“那你不会加面,笨蛋!”闺女分辩道:“我知道!可是盆盛不下了!”娘大怒:“怎么生了你这么个傻丫头,要不是老娘把棉被和裤子缝到一起了,下不了坑,我非抽死你不可!”
听完了之后,一家人笑得前仰后合,爸爸学着笑话中的女儿问:“水多了,怎么办?”我拿起一把面粉撒在了爸爸头上,说道:“加面!”顿时,爸爸的头发、眉毛全白了,成了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儿,我“咯咯”直笑,爸爸想抓住我好好教训我一下,却因为眼镜上的面粉看不清楚,他只好去浴室清洗。妈妈接过爸爸的班,把面和好,搓成长条状,再用刀切成小块,用手按扁。现在只差最后一道工序擀饺子皮了。妈妈正准备去拿擀面杖却被爸爸抢先一步拿走了。接着爸爸便用擀面杖在我头上敲了几下。“哎哟!”我用手揉着头,心想“此仇不报非君子。”我又准备给爸爸送去我的面粉大礼,可肚子却不争气地叫了起来,正巧被妈妈听见了,她便说:“你们父女俩就别闹了。”“妈妈!”“你的肚子饿得在叫诶,你再闹它可能连叫的力气都没了。”我噘着嘴,气呼呼地站在一边看爸爸擀饺子皮。
饺子皮擀好了,下面就要包饺子了。我拿起一张饺子皮,放在手心,用筷子夹了一些肉馅,放在饺子皮中央,在学着妈妈的样子把它包起来。弄了半天,一个“四不像”终于包好了。再看看爸爸妈妈,他们都已经包了十几个了,每一个都是那么美,上面有些小褶皱,就像芭蕾舞演员的天鹅裙裙摆。我要爸爸教我包,可他仍对我给他撒面粉一事“怀恨在心”,不愿意教我,还不让妈妈教我。我只好继续去包我的“四不像”。
饺子终于包好了,下面就可以入锅了。饺子熟了以后,爸爸把我的“四不像”全都给了我。这明摆着是欺负我嘛,我得想个好办法把我的饺子和爸爸的换一下。有了!“爸爸,请你把醋拿来!”这次爸爸没有和我对着干,而是乖乖地起身去拿醋。我趁机吧爸爸的那碗饺子换了过来并紧紧地用双手捧着。拿来醋的爸爸见了无奈地摇了摇头,只好吃了女儿为他包的“四不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