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左右作文
写好开头和结尾是作文成功的关键,开头需要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结尾则需要总结全文。如何才能写出优秀的元宵节左右作文?这里给大家分享元宵节左右作文供大家参考。
元宵节左右作文篇1
元宵节是在正月十五举行的。
在这一天的晚上人们都会放很多烟花炮竹。天空中被烟花照耀的犹如白宣一样。礼花喷射出的花炮天空中像下着金色的雨一般,还有很多种的礼花,比如喷射到天空然后又徐徐落下。还有很多很多。
小朋友们都在放各种各样的小的烟花炮竹,比如黑旋风、羽蝶、响旋花、飞天鼠。
我们高高兴兴的度过了这次欢乐地元宵节。
元宵节左右作文篇2
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我们要吃汤圆,看花灯,看月圆。
我盼呀盼呀,终于盼来了。晚上,我吃完晚饭,便催促爸爸妈妈快点领我去观灯,到了县城滨河路,几声“喷喷”的声带来了欢笑的气氛。
焰火开始了,焰火好美呀,有的像仙女散花,有的像金凤展翅,有的像孔雀开屏,还有的像圣菊、、、、、、
看完焰火,我又和爸爸妈妈去看灯,远处看上去像一条巨龙卧在滨海路上,走近看灯各式各样,有年年有余,有中国一条心,还有莲花灯等,当我看见环保局栩栩如生的灯画,看两只小老虎举着绿色环保标志说:“大家要一定保护临泽环境呀!”中间画着临泽未来美景,祝临泽环境更加美好。旅游局的灯讲述了临泽六大圣境,有香古晨钟,双泉映月,峡谷奇观,黑河烟林。昭武神韵,祁连丰碑。这还是我第一次知道临泽六大圣境,我想旅游局的叔叔阿姨们还是希望家乡的景点更加突出,才给她们起了这么好听的名字。
人们脚碰脚,肩并肩,川流不息,有人的叔叔抱着孩子照相,有的领着老奶奶赏花灯,还有的小孩子不顾大人的警告像小鱼儿钻在人群里跑来跑去,真开心。
希望明年的正月十五灯展办得更好!
元宵节左右作文篇3
一大早,我被一阵阵震天动地的锣鼓声吵醒,趁早催妈妈做了早饭,胡乱扒拉了几口,迫不及待的穿上衣服向广场窜去,想一看究竟。
到了广场,到处洋溢着元宵节的气氛。来观看秧歌表演的人人山人海,不计其数。你看,那个小孩竟然骑在大人的肩膀上,我费劲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挤到了人群的前头。
看!从横山中学参加完汇演的秧歌队伍过来了。每个秧歌表演的队员面带微笑,动作异常有力,充满了力量。特别是那些上了年纪的老爷爷、老奶奶,手舞足蹈,表演非常认真、专注,动作夸张,引得观众哈哈大笑。整个大街的氛围马上沸腾了,驱走了严寒的冬天。秧歌队共有十九支队伍,每支队伍前面都有一辆大彩车,彩车上载着锣鼓手、唢呐手、歌手。你看,锣鼓手一色的服装,双手拿着鼓锤上下翻飞,捶击着不同的节奏。
晚上,中心广场的灯会更加迷人,五彩缤纷的灯笼高高挂在架子上,最中心是一个达到极致的腰鼓,“横山老腰鼓”五个大字异常醒目。周围是呈圆形的灯笼阵,节日的氛围被渲染的多姿多彩。
看完了灯会,爸爸买回了我最爱吃的汤圆,一家子围坐在沙发上看了元宵晚会,所有的幸福都包在甜甜的汤圆里。远处不时有烟花绽放,整个夜晚被五彩的烟花照得像白天一样。
今年的元宵节过得很快乐,希望明年的元宵节活动更加精彩,期待明年的元宵节快快到来。
元宵节左右作文篇4
有位哲人说过:无法回味的感觉才是最美妙的感觉。对于军训,有些感受真的不能言传,只能在淙淙的意会中回味。那味道、就如品一味很浓郁的茶,只有尝过的人才知晓其中的蕴味,然后才能和有同样经历的人相对一笑,让美妙的感受在彼此之间传递。就如有多少个读者就有多少个哈姆雷特一样,军训,对于每个人,都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而对于我,军训,在某种程度上,已 经超越了其本身的单纯上的意义,它已经成为一种宝贵的难得的一种经历,写进我的记忆中,而成为不可抹杀的一部分,它已经成为一种力量,一种在困难时给我的动力,一种生命的支持力,支撑着人生旅途的各种风雨中动摇的心灵。而军训给我最美好的记忆,是同学们和教官之间纯洁淳朴充满人情味的关系。这些年,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已经很少见,很令人怀念和留恋,向往啊!
军训,就让它成为人生的一段丰满的记忆,在岁月中酝酿,然后在几个亲友聚杂一起的时候再把珍藏着的那些温馨的片段捧出来,沉醉其中,享受感动吧!
元宵节左右作文篇5
说到元宵节,宋代大词人欧阳修曾在《生查字·元夕》中写道:“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从简短的词中,我们就可以感受到元宵节是多么的热闹。
当然,我们也免不了举行一个元宵节猜谜会了。下午,大家就把自己五花八门,形态各异的灯笼都带来了,有的是买的,有的是自己做的,还有的是一些半成品。大家拿着自己灯笼上的谜语和别的同学议论纷纷,仿佛讨论着一些厉害的攻略。一时间班级里就像炸开了锅似的,喧闹声,笑声,议论声响成了一片。
终于,老师过来宣布:让我们把自己的灯笼挂在班级里。我的灯笼是用家里的红包做成的,经过折叠成六个同等大小的小船,再将他们拼接在一起,这样一个灯笼的雏形就好了,然后将一根红绳子穿进几个事先打好的红包孔里面,最后再把几个谜语挂在垂下来的红绳上。为了美观,我就把一个中国结上的留须剪下来绑在了谜语的下面,这样一个美观又简洁的灯笼就制成了。
我把自己的灯笼挂了上去,又将谜语和礼物准备好,一切就绪,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那就是前来猜谜语的同学啦!
自己挂好灯笼以后,我也去猜别的同学出的谜语了。突然我发现了一个特别有趣的谜语:孔雀收羽(打一个历史人物),我一开始想了半天都没有想出来,当我再次把目光注视到“收羽”两个字的时候,忽然恍然大悟,原来收羽就是关羽啊!太巧妙了,我不由得佩服起那个出谜语的人。
我拿着谜底问是不是关羽的时候,同学顿时用惊讶的眼神看着我,好像在说:“你怎么这么快就猜出来了?”然后很不情愿地将自己准备的礼物递给了我,真开心!
通过这一次元宵节的猜灯谜活动,让我增长了许多的新知识,也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只要忆及这欢快的笑声,我的心境和梦境就会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元宵节左右作文篇6
咱们南通有句俗语叫做"上灯圆子,落灯面",于是,我便等待着,盼望着,终于捱到到正月十四--上灯日了!吃完元宵,就迫不及待地拉着爸爸妈妈一起去城隍庙看灯会。
欢快地走在人来人往的濠东绿苑里,猛一抬头,只见一盏盏火红的孔明灯犹如一叶叶扁舟,在深蓝的天空中荡漾着;一阵阵的欢笑声回荡在绿地中,似乎赶走了早春的冷。
一进大门,"三毛乐队"便敲锣的敲锣,打鼓的打鼓,乐呵呵地欢迎我们的到来,嘿!那架势还真是有模有样!
咦?那边的人怎么黑压压的一片,什么东西那么吸引人?我拉着爸爸妈妈挤进人群,嗬!原来是八仙祝寿啊!曹国舅、铁拐李、吕洞滨、何仙姑、韩湘子、张果老、汉钟离、蓝采和,个个栩栩如生,神采飞扬,仿佛专挑着元宵这个好日子,从天而降,将美好的祝福和愿望带给人间!盘旋飞舞在灯台顶端的两条金色巨龙也欢快地摆动着身姿,抑制不住地喜笑颜开着呐!
看啊!前面的花灯好有创意呢!一个大大的萝卜,老爷爷来拔,拔不动,还有老奶奶、小白兔、小猫、小狗来帮助!对啦!这可是我从小就听过的歌,从小就看过的童话--"拔萝卜"哩!虽然这些灯是假的,但透过老爷爷微微颤动的胡须、小白兔可爱前倾的长耳朵,仿佛看见了从他们脸上滑下的汗珠,仿佛听见了"嘿咻,嘿咻,嘿咻......"的助威声,好一副其乐融融的场面!
随着拥挤的人流,我还看到了"麒麟送子"、" 年年有余"、" 恭喜发财"......,真是惟妙惟肖、形态各异呢!
虽然我是一个小学快毕业的人了,可还是抵挡不了我对花灯的喜爱,对美好佳节的喜爱!所以,走出庙门,可爱的老妈还给我买了一盏大大亮亮的兔子灯呢!
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一手牵着妈妈温暖的手,一手拉着大大的兔儿灯,乐颠颠地跑在爸爸的身后,心里满是元宵节的快乐和无比的幸福!
元宵节左右作文篇7
元宵节这天,我起的很早,因为我要学习包汤圆。
我先拿出汤圆粉,把汤圆粉倒进小盆里,再放一些热水,把汤圆粉搅拌均匀,然后用手大力地揉捏汤圆粉,揉呀揉,捏呀捏,我的手都酸疼了才捏揉好;接着在汤圆面团中揪出一个小面团,放在手掌上搓圆,用大拇指在中间按一个小窝;然后把芝麻,花生和糖做的馅放进窝里,再包起来;我因为把馅放得太多,馅都露出来了,我再轻轻地把馅拿走一些,再把面皮补上;妈妈说:你真粗心,包汤圆时馅不能放太多,也不能太少,太多的话馅会流出来,太少的话就没味道。我觉得妈妈说得有道理。第一个汤圆做出来了,胖敦敦的,我看了笑起来。又开始包第二个汤圆。这次有经验了,我把汤圆面团搓成一个圆形,再按个窝,把芝麻,花生和糖放进窝里,这次放的馅不多不少,刚好合适。我用均匀的'力把汤圆粘好搓圆。这个汤圆比上一个漂亮多了。我又抓了一小块汤圆面团做起来,真是熟能生巧,反复几次,我终于学会了包汤圆。
汤圆包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把汤圆放进烧沸的锅里煮。妈妈说:汤圆浮上水面来就熟了。我心里一直想,做汤圆并不是一件小事,认真做才能做得成功。过了几分钟后,汤圆熟了,全部浮出水面。我舀了两碗给爸爸妈妈吃,我也舀了半碗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吃着自己包的汤圆,感觉比外面买的还要好吃,心里也美滋滋的。
元宵节左右作文篇8
每个人的家乡应该都有一些特别的风俗。
我的家乡——华港,是江苏泰州的一个小镇。没错,这里有白墙红瓦,有小桥池塘,可所谓诗情画意。
我们这春节前最热闹的一天就是除夕了,在那一天我们都会去买糖果等一些过年期间要用的东西,而晚上我们则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并喝守岁酒,看春节联欢晚会。
每次除夕,我都激动得睡不着觉。
大年初一,早上我们会吃汤圆,寓意一家人团团圆圆,平平安安。并且我们里华人过节日最离不开的就是鞭炮了,在春节期间我醒来都是被鞭炮叫醒的。一吃完早餐,我们小孩子都会不约而同的排成几个小分队出去拜年,而我们回来会收获满满,会有许多五彩缤纷的糖果,有巧克力……
春节过后就是元宵节了,我们大家都知道,元宵节就应该吃元宵(汤圆)。我曾经在一次包元宵中问过爸爸:“元宵节为什么是吃元宵?”爸爸这样跟我说道:“吃元宵是从古至今留下来的规矩,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那你知道元宵为什么是圆的吗?”我说不知道,他又说:“元宵之所以是圆的,那是因他他寓意一家人团团圆圆,平平安安,知道了吗?”我恍然大悟,说着说着奶奶已经将煮好的汤圆盛出了锅。因为有自己包的,所以感觉这汤圆格外的圆,也格外的甜。
这就是我家乡的风俗,还有很多,我都非常喜欢。经典永流传,让我们把这种习俗传承下去吧。